京東超市公布全渠道業務,加速布局即時零售
在2017年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提出“無界零售”的概念。
在他眼中,無界零售就是通過一體化供應鍊滿足消費者随時随地的消費需求,潤物細無聲地潛入消費者生活的每個角落。
五年後,這種“滿足消費者随時随地消費需求”的零售模式,正在成為京東的關鍵戰略。
9月27日,京東超市公布其全渠道業務最新進展,數據顯示,目前京東超市聯合京東小時購已覆蓋超8.7萬家商超類實體門店,超2.9萬個商超快消品牌,可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消費者提供即時消費服務。
據介紹,京東超市聯合京東小時購、京東到家打造同城零售業務品牌心智,采用與商超合作、社會化倉、前置倉、自營兜底 社會化倉網覆蓋的履約網絡等多種模式打造同城零售倉網。
而京東的即時零售服務,已覆蓋超市生鮮、手機家電、醫藥健康、美妝護膚、居家、服飾、運動戶外、鮮花、烘焙、母嬰等衆多品類。
熟悉京東戰略的夥伴應該知道,從去年9月,京東聯合達達發布即時零售品牌“小時購”開始,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即時零售,不斷被京東提及,頻率越來越高。我們來倒推一下時間線,回顧即時零售對京東的重要性。
9月5日,京東超市首次披露部分核心經營數據。
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超市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品牌超50個,同比增長30%;年銷售額超1億元的品牌近500個,同比增長35%。而即時零售為主的小時購業務,截至今年8月底,小時購GMV同比增長超6倍。
8月23日,京東發布2022年Q2财報,同樣大書特書了即時零售的成績。
“雙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77%,通過京東小時購下單的用戶數同比增長超400%”,“沃爾瑪、華潤萬家、永輝等部分商家在京東618周年慶活動期間全渠道業務成交額合共同比增長超660%”。
同日,達達集團董事會大換血,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成為達達董事長,何輝劍升任達達總裁,這表明日後包括“小時購”在内的即時零售業務要和達達的即時配送業務,将由京東全權掌控。
再往前數,在7月初的那場京東集團戰略會上,劉強東承認了京喜的失敗,而京東集團CEO徐雷和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則表現出了即時零售的更高期待,并定下了發力同城零售和布局外賣、到店綜合服務、家政領域的戰略目标…..
回溯先暫告一段落,在最近兩個月時間裡,京東不斷為即時零售業務造勢,集合這些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即時零售正成為京東零售體系中的關鍵戰略。
可以說,面對即時零售這盤萬億蛋糕,京東勢在必得。
根據京東披露的戰報顯示,今年618,京東小時購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400%,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雙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77%。截至今年8月底,京東小時購,成交用戶數同比增長超300%,平台新用戶數更是同比增長近60倍。
在京東的全力扶持下,即時零售正在爆發出無窮的潛力。
京東即時零售,猛攻行業痛點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整個社會面上,對即時零售的讨論越來越多。
7月份,商務部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明确提及了“即時零售”的概念。
8月份,央視新聞頻道用近10分鐘的專題報道,全面解讀了即時零售。案例中的90後老闆借助即時零售實現了月銷100萬的逆襲。
圖源:央視新聞頻道
而從本質上來說,即時零售是一種基于配送能力,将即時消費需求與本地供給進行匹配的業務模式。
相較前兩年爆火的社區團購來說,即使零售的爆發,實際上是對現有資源的重組和分配。
因為在“送萬物”時代之前,原本的送外賣,就是典型的即時零售平台。而在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平台擴充本地供給的商品品類,更需要用戶跟随供給的擴張,而擴充消費需求。
所以在這個新的賽道中,美團、餓了麼這類外賣平台的競争力是肉眼可見的。與此同時,京東即時零售的痛點也随之暴露出來。
肉眼可見的短闆主要有二,其一,相較于外賣平台,京東“半小時到家”業務模式還不夠深入人心;其二,在即時配送運力上,京東相對薄弱。
作為對比,2022年第二季度,美團閃購業務保持了快速增長,訂單數達到3.9億單,同比增長42%,日均單量為430萬單。此外,美團的即時配送訂單數量也增長至41億筆。
最關鍵的是,2021年,共有527萬騎手在美團平台獲得收入,這500萬騎手大軍,是美團即時零售的底氣。
所以,對于京東即時零售來說,提升用戶心智、深化配送實力,是兩個關鍵的方向。而京東不斷為即時零售造勢,就是在搶占用戶心智。
7月27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達達集團、京東消費以及産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即時零售行業首份針對平台模式的白皮書。其中指出,預計到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台模式将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2萬億元。
此外,京東對達達集團的不斷深入布局,就是在不斷提升對運力的掌控能力。據據浙商證券研究所統計,京東到家 達達的騎手數量已經達到百萬量級。
但是從履約能力上來看,達達平台憑借70萬人的騎手數量,在2020年實現了11億單全年單量,配送效率很高。
從最近半年京東全力扶持來看,上述難題正在一一破解中。除了兩個核心痛點之外,京東還擁有獨特的優勢:供應鍊。
在京東對一體化供應鍊的十餘年深耕過程中,豐富的商品供給,成為京東做即時零售的最大優勢。
目前,京東到家業務已經覆蓋全國1700多個縣市區,接入15萬家全品類線下實體門店,僅超市品類已合作全國百強超市中的85家。
對于京東的供應鍊優勢來說,如何将更多服務傳統電商的線上供應鍊,與即時零售所需的本地供應鍊體系進行融合,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難題。
發揮優勢,補足短闆,京東即時零售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斷前行,而對于京東來說,補足短闆、與外賣平台抗衡隻是短期目标。
因為,在即時零售這一戰中,做平台、全開放,比做自營更重要。
即時零售要實現大規模發展,需要讓利給更多第三方商家,尋找更多一體化供應鍊合作夥伴。在這個過程中,京東也逐漸從零售平台,逐漸轉化為更有技術、能切實解決難題的供應鍊服務商,
京東做即時零售正在将其自營業務為主的電商模式打破。未來,服務費将成為京東即時零售的重要收入來源。
即時零售迎來大爆發,行業格局正在重構
當我們跳出京東的視角,從整個行業來看,平台、實體商家、消費者,正在集體迎接即時零售帶來的紅利。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新型便利店的誕生。據新華社報道,在京東、美團等平台的助推下,很多24小時營業的線上便利店開始穩妥起步。
這類專注于服務外賣訂單、24小時營業的新型便利店,依托于即時零售平台,用戶可在線上下單,而商品在30分鐘左右就可以送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全國的100多個城市已有1000多家類似的新型便利店。
與大型連鎖商超、便利店不同,這些新型便利店可以服務周圍5公裡範圍内的用戶,一般可容納4000-5000個sku,即使是以往隻能在電商平台購買的小衆商品,也可以提供。
并且不需要開在流量更大的街邊門店,使得開店成本也相對更低,服務能力卻更強,用戶可以獲得更優勢全面的消費體驗。
除了這類新型便利店之外,對于傳統商超、實體店,即時零售模式也正在帶來更多增量和可能性。
8月初,在中國擁有5000家門店的羅森便利店表示,外賣給實體門店帶來了很大增量,這一部分的銷售額占整體比重約為10%。因為線上與線下消費者的重疊度很低,并且線上的客單價至少是線下的兩倍。
開店2.8萬家的便利店7-Eleven,其中國新任掌門人嚴茜此前也曾表示,未來将在外賣等即時零售戰略上重點發力,宣布擁抱即時零售新業态。
這些案例表明,對于線下實體店形态來說,即時零售都帶來了新的增量。在整個過程中,零售行業的競争格局正在重新構建。
因為即時零售的爆發,正在打破零售行業中的多方平衡。
品牌會利用不同渠道的特性,以實現總體銷量的最大化;平台則會匹配更多供應與用戶需求,以實現規模效應的最大化;零售渠道商也會接入不同平台,獲得需求和供給匹配的最大化;用戶更是在不同平台之間決策,尋找消費體驗的最大化。
而對于京東來說,如何更高效地整合現有資源,為品牌和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其中的核心。
在京東零售CEO辛利軍的理解中,京東零售的未來不止于零售,更不會局限于消費領域,在保持高質量增長的同時,還要将自身的價值努力擴展至産業端,乃至智能雲計算,推動從消費端到産業端整個價值鍊各個環節的效率提升。
目前來看,已經覆蓋超8.7萬家商超類實體門店的京東即時零售業務,正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斷前行。
在這個過程中,劉強東的無界零售夢,正在被京東實現。
作者 | 老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