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季節輾轉,光陰悠然而過,我們告别了盛夏七月,走進初秋八月。
夏去秋來,時光無言,淡淡的思緒,灑落一季的迷離。
有的人,走散了,有的事,看淡了,有的情,風幹了,至于流光去了哪裡,夢裡夢外,了無痕迹。
莫問前路長,莫起風塵歎,時光深處有詩意,随遇而安覓清歡。
七月再見,八月你好!讀讀蘇轼這三首詞,做一個快樂的人。
1.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說到蘇轼,就一定不能不提黃州,這個地方見證了他從蘇轼變成蘇東坡,也不能不提《定風波》,這首詞是他一生超然豁達的最佳寫照。
1082年,也就是他被貶黃州的第三年,他與友人外出遊玩,衆人行至沙湖道上時,風雨突至,所有人都沒有準備雨具,在其他人狼狽避雨時,蘇轼卻在風雨中吟嘯徐行。
穿着草鞋,披着蓑衣,倚着竹杖,迎着風雨,他卻走出了連騎馬都難以超越的潇灑之态。
風停了,雨歇了,太陽很快又出來了,他回頭再看一眼曾被風雨侵襲的竹林,心中一片甯靜。
對他而言,風雨也罷,晴天也罷,他自巋然不動。
就像人生中的種種遭遇,不喜亦不懼。
行走在煙雨紅塵中,總難免沾染上時光的薄涼。
我們都是光陰裡的過客,悲歡離合,跌宕起伏,不過是流動的風景。
雨落紅塵雲歸處,淡墨流年心自安。
流光寂寂,若水穿塵,回眸處,歲月靜好;向前看,陽光依舊。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自古多情傷離别,那時車馬很慢,書信很遠,轉身即天涯,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令人斷腸的離别之作。
但蘇轼這首詞不一樣,全無送别詞的傷感,反而呈現出了一種極其豁達潇灑的境界,千百年來安慰了無數人。
他和友人錢穆父人這一别便是三年,三年時間裡,錢穆父輾轉天涯,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赴瀛州。
令他欣慰的是,即使天涯漂泊,飽經風霜,再次相見,友人臉上的笑容依然如春風般溫暖。
他在友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縱然仕途失意,卻不改初心,堅持操守。
正因兩人惺惺相惜,肝膽相照,所以在當再次離别時,雖然傷感,但更多的卻是釋懷。
他明白,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隻要兩人不忘初心,那麼又何必計較一時的離别呢?
歲月無言,天涯路遠,人生路上,有不期而遇的溫暖,也有命中注定的離别。
那些被雨水打濕的諾言,那些散落天涯的背影,都不過是流年裡的淡月微雲。
花開花謝,緣起緣落,離合悲歡,情長意短,時光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将釋懷。
茫茫人世,你我皆是過客,且行且珍惜。
3.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這首詞寫于“烏台詩案”之前,彼時的蘇轼在山東密州任知州。
在此之前,他因為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而遭到新黨的排擠,無奈之下,自請外調。
仕途失意,懷才不遇,去國懷鄉,但他卻始終樂觀向上,豁達潇灑。
到密州的第二年,他派人修葺了城北的一座舊台,并采用了其弟蘇轍的建議,題名“超然台”。
春日裡,煙雨霏霏,清風斜斜,楊柳依依,登上超然台,隻見城外護城河中,春水蕩漾,城内,到處都是盛放的春花。
望着煙雨籠罩下的千家萬戶,他想起了遠方的家鄉,又是在清明寒食這樣的季節裡,心中的愁苦自是倍增。
但他卻沒有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煮茶品茗,飲酒賦詩,進入了一種超然的境界。
寄意茶和酒,無心春與秋。
将那些放不下的執念,填不了的缺憾,以及忘不了的煩惱,都寄去天涯。
細嗅光陰,淡飲年華,看浮雲吹作雪,品世味煮成茶。
不困于心,不亂于情,詩酒趁年華。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人生的道路上,有暖陽,也有風雨,有繁花,也有枯葉。
休問天涯路遠,莫憾浮生如夢。
做一個快樂的人,閑時聽雨落,醉裡看花飛,風塵彈冠笑,蕩橹水雲間。
八月裡,讀讀蘇轼的詞,走過山重水複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
願你,曆盡世事風霜,臉上依然有笑;看盡人間冷暖,眼底依然有光。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