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

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6:57:19

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2014年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财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編制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堅持産教融合發展”是推動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的基本原則産教融合是我國職業教育順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出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對“産學研”人才培養的一種深化和升華2017年1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意見》就深化産教融合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更為具體、明确的部署安排産教融合成為全國各地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活動的指揮棒,各放異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淺析産教融合背景下的精準育人策略)1

産教融合教學條件建設

2014年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财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編制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堅持産教融合發展”是推動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的基本原則。産教融合是我國職業教育順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出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對“産學研”人才培養的一種深化和升華。2017年1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意見》就深化産教融合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更為具體、明确的部署安排。産教融合成為全國各地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活動的指揮棒,各放異彩。

一、産教融合人才培養内涵

(一)産教融合

産教融合是在産學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基于“産”和“教”兩者的人才培養模式。“産”指的是帶動社會經濟提升的相關單位所從事的生産活動,以企業、單位為代表;“教”指的是從事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的培養人才的所有的相關活動。産教融合是人才培養單位與用人單位“融合”在一起,打破彼此的界限,将兩種不同的産業形态融合成以産業發展為需求、校内學習、産業實習的人才培養組織活動。在産教融合中,雙方以人才培養為共同目标,深度參與,形成緊密合作的人才培養共同體。

(二)産教融合的發展

改革開放40餘年,産業和教育部門在人才培養的合作方面經曆了以各從結合到融合的過程。在2010年以前,職業教育是以“産教結合”為主的人才培養時代,在此時期,人才培養以職業教育院校為主體,産教結合,通過産業的加入讓學生有了參與到社會生産和實踐的機會。在此階段,産學結合是以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為代表性的人才培養時代。經過産教結合的發展時期和多樣化的創新時期,在2010年後,職業教育就明确了産教融合的深化發展戰略,将深化産教融合作為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在2017年的《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指出了校企協同育人的宗旨和目标,為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做出了明确的規範。同時建立了企業、行業和産業融入到職業教育中的參與機制。同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需要根據産業需求做動态的調整。

二、産教融合人才培養的現狀

好的政策需要精準的政策執行來實現好的實踐效果,我國職業教育高校中大部分院校都有産教融合的合作教育模式,但是在合作模式開展過程中還存在着雙方融合程度不夠深入、人才培養質量與市場不相适應、雙師型教師缺乏等問題。

(一)校企融合不深入

在産交融和政策實踐中開展的校企合作,雙方存在着融合程度不夠深入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職業院校為主動方,企業、行業和産業相對被動。職業教育通過人才培養展現出來的經濟功能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地方産業和職業教育并沒有形成共生概念和良好溝通平台,在各個層面的溝通上銜接并不融洽。産教深度融合要求企業和學校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度,根據實際所需提出意見,雙方參與生産和教學全過程,指導,并給出合理評價。但是在現實執行中,企業并不能深度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中,一方面是人才培養模式停留在簡單的學校出“人”,企業出“職位”,但是職業院校和用人單位沒有長效穩定的溝通機制,依靠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企業單位、高職院校之間在合作中沒有參與感,也體現不了教育價值。所以,企業參與的融合的熱忱度不高,簡單追求用工的“廉價”,不但不利于人才的培養,還會對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形成隔閡。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主力軍,并未真正意義的深入企業,了解地方經濟産業機構,結合産業發展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和調整,沒有真正的将懷抱敞開,與企業共融共生。這些都是産教融合實施過程中校企融合不深入的表現。

(二)人才培養質量與市場不相适應

産教融合的本質就是要将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産業所需人才進行無縫銜接,人才素質的匹配度是聯結高校與企業深度融合的最佳橋梁。目前而言,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綜合實踐技能差,熟練簡單機械勞動,探究性不足,核心素養和創新力缺乏。高職院校的學生對自我的認同感較差,不能辯證看待自身的社會地位,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低,嚴重缺乏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不具備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意識和能力。另外,“專業擁擠”現象也頗為嚴重,職業院校對專業設置的認知和定位不精準,不是根據自身辦學條件和辦學實際進行特色化專業辦學,而是以一時的市場需求為專業設置标準。簡單的跟風市場,某專業好就業,就大量開設某專業,造成大批量的該專業畢業生集體就業,卻面對市場并未設置大量該專業對口工作崗位而難就業的尴尬局面。部分院校面對此局面就簡單的采取“斷招”的形式,緩解該專業的人才擁擠,簡單粗暴。同時,職業教育院校之間也存在大量的專業雷同,追逐一樣的專業市場熱,形成更為嚴重的“專業擁擠”和“專業斷層”現象。

(三)雙師型教師缺乏

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職業教育師資隊伍中最為關鍵的是“雙師型”師資。“雙師型”教師是既能夠在學校中為學生上課,教書育人,又具有進行職業指導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實現産教融合的重要途徑,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到自主發揮的水平需要大量的雙師型教師,但是職業院校并不能實現雙師型教師的全覆蓋。首先,在教師統計過程中,出現了雙師型教師挂名現象,學校的師資隊伍介紹中有雙師型教師,但是卻從未給學生上過課,沒有真正接觸過學生。其次,雙師型教師是需要有真材實料的,需要有産業實踐經驗,但是在雙師型隊伍中實踐經驗存在着部分的挂職鍛煉,甚至有部分教師從未上過一線,隻是接受過實踐培訓,屬于名不副實的“雙師型”。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不僅需要在師資結構上保證雙師型教師的數量,更要從師資質量上保證雙師型教師的“名副其實”。

三、産教融合背景下的精準育人策略

精準育人作為産教融合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具體類型,其策略是産教融合與院校内涵相互作用的産物,在實施精準育人策略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貫徹落實産教融合政策,一方面要對院校人才培養目标進行精準定位,完善雙師型實質隊伍建設,打造特色化人才培養模式。

(一)重塑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标

産教融合背景下的精準育人需要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标的制定上緊密契合當地的産業發展需求,針對性的融入企業對招收人員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合于職業教育院校學生發展的培養模式,與企業一起培養出能夠為經濟産業所用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标的制定上,前期需要做好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開展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的知識學習。尤其是對于某些具有共通性的職場問題,比如人際關系處理技能、專業适應技能等,在實踐課程上要注重對學生的經驗總結和實際問題應對能力的考核。另外,個性化技能培養也非常重要,因人而異的根據個人特色制定具有個性化的個人發展計劃。共同素質培養用大班教學,個性化技能培養用校辦教學,形成自由度高、靈活性強的培養方式,以提升職業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為過程性目的,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适應能力為最終目的。

(二)完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精準育人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在專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中,可以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首先,在教師授課方面緊抓“雙證”上崗,授課教師需要雙證齊備才能站上講台,雙證分别指的是教師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雙證是“雙師型”教師的基本要求。其次,鼓勵在校教師到企業中頂崗進修,增強教師的企業工作經曆,增強頂崗實習能力。另外,在雙師型教師團隊的質量維護上可以推行“雙崗互聘”制度,在“雙導師”隊伍中的教師既要滿足企業導師又要滿足學校導師資格,也就是在企業是業務骨幹,在學校是教師骨幹,如此,才能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師資質量。因地制宜,因校設崗,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廣“雙導師制”,如重慶市D校采用的“雙導師制”的訂單培養的精準育人模式,“雙導師”是指一個班兩個導師,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兩者共同負責。學校導師負責學生實習中的日常行為管理和心理疏導,企業師傅負責帶領學生推進實訓項目,組織團隊開展企業任務。

(三)打造特色化的産教融合教學模式

以産教融合為背景的精準育人策略要服務與教學實踐,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把“産教融合”核心的元素融入到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在具體實施中,也即是實現“生産性與教育性的融合”。從産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創新角度來看,要善于利用先進教育理念和技術。首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完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和教學組織框架,以課程組為單位,以“工作室”、“孵化基地”為教學平台,實現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課程組 孵化基地 學生”或是“生産學院 學生 課程組”的教學模式。其次,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以“專業 企業 網絡”為信息化學習載體,建立智能化的無邊界網絡學習空間。如重慶市某校的智能“雲課堂”。最後,還可以以學習力提升為核心,組建互幫互助學習組,通過“講座 讨論 引導”或“講授 師範 模仿”等模式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如某職業院校的“翻轉課堂”實踐。

産教融合是職業教育不斷摸索、不斷創新的成果,是經受住實踐考驗的職業教育模式,在倡議“工匠精神”的職業時代,培育具有職業精神的核心素養需要更精準的與人策略,需要更現代的培養目标,需要更科學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更需要特色化的産教融合教學模式。産教融合下的職業教育未來可期。

基金項目:重慶市2019年度“職教集團”專項科研項目,新時代職教集團産教融合精準育人路徑研究,編号:2019ZJJT007

(秦光銀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