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勝迹
由于唐、宋、明、清各代增建、擴建,太昊伏羲陵的規模廣達375畝,分内城、外城、紫禁城。城垣高9尺,上有城垛。陵園内,殿宇流丹,樓閣掩翠,錯落有緻,華彩璀璨。從南到北,依次建有九龍壁、午朝門、玉帶橋、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鐘鼓樓、統天殿、顯仁殿、太始門(寝殿)、八卦台、陵垣門、伏羲陵、蓍草園。古柏蒼松,夾道峙立,方磚古石,斑駁陸離,一木一石無不具有蒼古之趣。宋代文學家張耒在《谒太昊祠》一詩中是這樣描繪太昊陵的:
千裡垂精帝道尊,
神祠近正國西門。
風搖廣殿松杉老,
雨入修廓羽衛昏。
日落狐狸号草莽,
年豐父老薦雞豚。
舊遊零落今誰在?
塵壁蒼茫字半存。
午朝門
午朝門,又叫棂星門或應門。三間三門,青磚灰瓦,畫棟雕梁。正中懸“午朝門”三字。東西各有角門,東叫“東天門”,西叫“西天門”。傍門各有石坊,石坊豎有匾額,東為“繼天立極”,西為“開物成務”。午朝門前原有九龍照壁,緊臨蔡河。照壁上九條蟠龍光彩灼目,栩栩如生,仿佛要騰過蔡水,飛越大湖,翺翔于空。遺憾的是,這個照壁現已不存。
統天殿
過午朝門、穿玉帶橋、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和鐘鼓二樓,便是統天殿,又叫大殿、前殿。這是太昊陵的主體建築,面積390多平方米,高17米。統天殿設計高超,結構嚴謹,紅牆黃瓦,巨柱高擎,翚飛挑角,鬥拱奇麗,琉璃獸頭,龍風大脊。大殿正中匾額上書“統天殿”三個蒼勁大字。殿内匾額很多,其中有光緒十一年翰林院丁善艮書寫的橫匾,上寫“伏羲蒼精,初造王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内”。鑄鐵楹聯有“後天地而生朱圉猶堪尋聖迹;立帝王之極白雲常此護靈墟”、“洩造化之機緘萬世文章開易象;規山川之形勝千秋陵寝奠淮陽”、“剖造物之精永垂爻象;開生民之利共樂敗漁”。殿内九方青石浮雕壁畫镌刻着太昊伏羲的主要聖迹。這些浮雕圖案為:都宛丘、結網罟、養犧牲、作甲曆、畫八卦、定嫁娶、龍紀官、造琴瑟、葬于陳。
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高1丈5尺。身披黃色獸皮,加着綠色樹葉,蓬頭跣足,袒胸露乳,目光和善,神情安詳,手托八卦,口若有詞。兩旁配享有朱襄、昊英、金提、句芒的塑像(相傳四人都是伏羲的輔佐,其中“金提”,相傳為“主化俗”之官,其他三人,前邊已有說明),穿着與伏羲略同,隻是身體小得多。
殿前有7級月台,可容納千人同時跪拜。台上原置有鐵塔、鐵獅、鐵磬。磬體上鑄有八卦圖和卦文。大殿兩側有廊庑、嶽王觀、貞武觀、太清觀、女娲觀、玉皇觀、三仙觀等附屬建築。
太始門(寝殿)
過統天殿到顯仁殿,顯仁殿是個雙檐挑角的建築。經顯仁殿十餘步,便是太始門。此門是磚砌券門,上築高台,台上建寝殿,層檐淩空,氣勢莊嚴。兩廂各有台階28級,可以繞樓環遊。寝殿内塑伏羲像,形态與統天殿内伏羲塑像相仿佛。殿内藏镌有明太祖朱元璋太昊陵祭文的禦祭碑。
太昊伏羲墓
出太始門,經八卦台、陵垣門,便到了太昊伏羲的陵墓。陵高二十多米,周長一百五十多米,上圓下方,象征地方天圓。陵前有青石碑一通,寬三尺,高丈五。碑上镌刻的“太昊伏羲氏之陵”7個大字,上3字還依稀可辨,下面4字由于長年風雨剝蝕,已不能辨認了。陵上白檀繁茂,蒼松翳日。登上大墓,淮陽城的全貌可盡收眼底。南望,湖光水色,潋滟奇麗,綠樹紅樓,相映成趣。北眺,田連阡陌,如錦似繡,十裡村社,一覽無餘。所以,此陵素有“羲陵嶽峙”的美譽。清歲貢雷繼祖到此即興賦詩說:
孤峻陵如峙,巍巍近接雲。
河圖鐘瑞地,古聖有庖墳。
碑剝留殘字,松高挂晚曛。
至今瞻望處,靈氣尚氤氲。
詩的大意是說:
羲陵像座峭拔的山峰在天空高聳,
那巍峨的氣勢簡直快要插入雲層,
當初龍馬呈祥的好地方啊,
如今坐落着聖王庖羲的墳茔。
墓碑雖經風雨剝蝕卻仍然留有殘字,
夕陽的餘輝映照着陵上的勁松。
直到如今,人們瞻仰古聖的地方,
那聖靈之氣還在袅袅升騰。
清人雷方曉《羲陵嶽峙》裡,也描寫了這座古墓的位置、氣勢,歌頌了伏羲的功德。詩裡說:
宛丘龍蟠面碧湖,巋然嶽峙一陵孤。
功開天地規模大,道冠皇王氣象殊。
官阙雲霞生棟牖,河濆煙霧隐龜圖。
千霄桧柏淩高峤,園寝争看壯舊都。
蓍草園
蓍草園在陵後,方廣80步。蓍草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葉脈,互生,形狀與艾相似。莖高一米左右,春天開白色或粉紅色小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因善草園中蓍草茂盛,且有一些來曆,所以,此園列為準陽八景之一,叫“蓍草春榮”。《埤雅》在解釋“蓍”字時說:“草之多壽者,故字從者。”《博物志》說:“蓍千歲而三百莖,故知吉兇。”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孔子的話說:“蓍草言其耆也。”老人年歲高,閱曆多,當然也懂得多。伏羲就是采來蓍草畫八卦的,稱“揲蓍畫卦”,蓍草被稱為“神蓍”,說用蓍草占蔔可以預測吉兇。又傳,蓍草天下少有,隻有這裡和山東曲阜孔廟生長,每次皇帝遣官來此緻祭,都以取回蓍草為憑證。由于人為地鼓吹,此草神乎其神,身價百倍。明代參政王概以蓍草為題寫詩:
高台突兀接荒城,風雨年年著草生。
鳳尾飄蕭雲氣濕,龍頭夭嬌露華清。
重瞳此日升雙阙,一本何時滿百莖?
安得神龜常守護,靈根直拟獻承明。
詩的大概意思是,畫卦台緊接着“紫禁城”,龍頭風尾的蓍草,年年在春風春雨中複生,在這升平的年華,怎能使白龜守護着蓍草快快生長,當一根生出百莖的時候,應該把這象征長壽的神草獻給朝廷。
(未完待續……)
文/節選自樊奇峰著《水城風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