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22:42:31

摘要:近來一段時間,韓國對華貿易連續三個月逆差,這個話題上了韓國媒體的熱搜榜。韓國對華貿易逆差被熱議,既反映出了中韓兩國在國際産業鍊上地位的變化,又隐含着韓國人對華心态的變化。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1

最近一段時間,在韓國媒體上,關于的幾家主流媒體都對韓國連續三個月對華貿易出現逆差這個話題進行了報道。這些報道的标題都非常驚悚,什麼被中國市場抛棄,韓國制造成回憶,對華近30年貿易順差結束,中國制造把韓國企業擠出市場,這些标題都用上了,非常具有煽動性。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2

從今年的5月開始,5、6、7連續三個月,韓國的對華貿易都是逆差。之前咱們講過,今年上半年,很多傳統的貿易強國,出口大國都出現了罕見的貿易逆差,日本已經連續十多個月貿易逆差了,甚至德國這個歐洲的頭号工業強國,出口強國都出現了單月的貿易逆差,您可能會說了,這個韓國才三個月對華貿易逆差,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至于這樣去大肆炒作嗎?其實,我們不必去責怪韓國人,這件事情對韓國人來說确實非比尋常,因為從1993年到2021年,這整整28年,韓國的對華貿易一直保持着順差。中國早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我們今年上半年的對外貿易實現了3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我們有着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我們對世界上各主要經濟體幾乎都是貿易順差,可唯獨對韓國是貿易逆差,整整28年都是如此。韓國人已經習慣了中國做為自己的貿易順差對象。然而,從今年5月開始,韓國對華貿易出現了10.9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6月份逆差擴大到12.14億美元,到了7月份,僅僅前20天就已經出現逆差15.39億美元。如果單月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出現了逆差還不奇怪,但是從韓國今年上半年的整體逆差到對華逆差連續三個月擴大趨勢明顯來看,韓國人感到驚恐就不意外了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3

韓國之所以對華貿易能夠連續28年順差,是因為韓國制造在中國市場擁有很高的占有率。我們知道,韓國這個亞洲四小龍國家,雖然我們很多人從心裡看不上它,但我們必須承認韓國的制造業水平在世界都居于前列,無論是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家用電器、汽車、日化用品、服裝鞋帽,還是電子零部件、化工産品,在中國市場都有着很高的人氣,市場占有率很高。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想每一個經曆過的中國人對此應該都深有體會。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4

就是在今天,很多高檔電器,高檔消費品中,韓國制造仍然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份額。然而,這一切都在不經意間悄悄發生着改變。從韓國的對華貿易就不難發現,現在韓國制造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在下降。韓國媒體報道,著名的韓國企業LG電子是世界第二大電視機制造商,但是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09年最高時候的5.6%逐漸萎縮到了今天的0.1%,中國的消費市場對于LG電視來說幾乎完全消失了。對于為啥萎縮得如此嚴重的原因,韓國媒體認為并非是LG電子不重視中國市場,相反LG一直在努力擴大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的營銷工作投入巨大,但實際效果卻非常糟糕,歸根結底是同類水平的中國國産電視機競争力太強,性價比超過LG,LG的市場被一點一點蠶食掉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三星身上,三星做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2021年,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隻有可憐了4.1%,在中國市場的排名僅有第9位。如果說三星和LG的電視機,一直想走高端路線,市場占有率本來就不高的話,那三星手機的慘敗就更說明問題了。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5

三星手機在智能機時代曾經在中國混得是風生水起,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曾經高居第一,在2013年頂峰的時候市場占有率近20%,可到了2021年,市場占有率下降到了隻有區區0.6%,排名第十。在韓國人看來,之前中國人總是把韓國電器視為是高端貨,但現在還有這種想法的中國人恐怕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在韓國的傳統強項家用電器和消費電子産品上況且如此,在汽車這個優勢并不大的領域,韓國企業在中國的處境就更悲慘了,韓國的現代、起亞早都被擠出了市場前十名,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這幾年已經快消聲覓迹了。

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走到這一步,固然有着市場策略上的失誤,但這些技術上的問題隻怕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中國本土制造業的騰飛,上世紀九十年代韓國企業剛剛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正值中國改革經濟騰飛前的助跑階段,對于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先進管理經驗,中國企業還不具備,中國制造從技術到品質跟世界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仍然處于全球價值鍊的低端位置。這時候,已經在全球市場摸爬滾打幾十年,從全球價值鍊低端逐漸走向高端的韓國企業,相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優勢巨大,再加上緊鄰中國市場,交通運輸成本低,從文化上更了解中國市場等等這些優勢,韓國企業很快就打開了中國市場,而且獲得了迅速的成長。但随着中國制造業的騰飛,中國的超大規模優勢就逐漸顯現了出來,中國擁有的龐大的市場,擁有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的龐大的高素質工業勞動力,這些優勢綜合起來,讓中國制造擁有了韓國企業無法比拟的競争力,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中國已經追平了韓國的搶跑優勢。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6

現在,中國制造不僅是在國内市場把韓國制造擠了出去,事實上之所以韓國對華貿易會出現逆差,是因為中國出口韓國的産品在增加。前些年,中國出口給韓國的一般都是很初級的産品,泡菜、服裝、低端原材料,而且這裡面有很多都是韓國人開在中國的工廠生産的,用中國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賣回韓國市場賺差價,那個階段是韓國企業在中國活得最舒服的日子,按照韓國媒體的話講,是韓國企業在中國賺錢的時代。但是,那個階段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在中國制造已經開始反向向韓國出口高端零配件,比如芯片,汽車零部件,這些來自中國的技術含量高的配件在韓國市場的占有率越來越高,據統計在韓國的高技術零部件進口方面,中國制造的份額已經從1996年的不足3%上升到了2021年的近40%。這種狀況就像一直以來的日韓貿易,韓國對中國一直是順差,但對日本卻一直是逆差,因為韓國先進的制造業其實很大程度上依賴來自日本的零部件,前兩年的芯片生産原材料禁運問題,就是日本利用韓國的軟肋制裁它。

韓國8月貿易對華逆差創紀錄(韓國對華貿易連續3月逆差)7

現在韓國人很難接受,自己一向看不起的中國制造,也逐漸跟日本一樣開始具備卡自己脖子的能力。其實,真想告訴韓國人,中國跟日本不一樣,中國制造一旦崛起,不但在終端消費市場會打敗韓國制造,而且在高端零部件領域也會戰勝韓國,因為中國擁有着韓國不可能具備的超大規模優勢,從消費市場到全産業鍊,都是韓國無法比拟的,對此,韓國應該放平心态,把自己置于跟中國制造全面競争的位置上,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