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探花榜眼狀元誰是第一名

探花榜眼狀元誰是第一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2:16:46

探花榜眼狀元誰是第一名(年少俊美探花郎)1

中國古代科舉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因而得名,它前後經曆一千三百餘年,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而它也經曆了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則是天子分封天下;東周時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漢朝,采用察舉制和征辟制提拔民間人才;魏文帝時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隋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607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一介書生想要登頂成為狀元郎,着實不易,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

童子試亦稱童試,是古代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在唐、宋時稱州縣試,明、清則稱郡試,這場資格考試的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合格之後才能進入下一輪,而這些考試不管年齡大小,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為童生或儒童。

趣曆史官方qulilshi_v5

之後,他們将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院試,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為廪生,廪生可獲官府廪米津貼,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秀才們可進入官學和正式參加科舉考試,也算是有了“功名”,升級了一小步。

接下來的考試則是鄉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所以又稱“秋闱”。這場考試隻有獲得秀才資格才可以參加,所有通過鄉試的叫舉人,意思是被薦舉之人。其中鄉試裡邊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的舉人原則上即獲得選官的資格。

有舉人功名的人則可以參加會試,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意即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裡邊的第一名叫會元。

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則是殿試,又稱:“禦試”、廷試”、“廷對”,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它由唐高宗創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為常制。通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裡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

第一名為什麼叫狀元?

探花榜眼狀元誰是第一名(年少俊美探花郎)2

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确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在唐代,科舉考試結束後,主考官會将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當朝皇帝恩準,這份狀子裡的頭名當時叫“狀頭”,後來覺得“狀頭”不雅,于是改稱“狀元”;還有種說法是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都須投狀,因而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中狀元因為是殿試第一名,又别稱“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稱鼎元。

“榜眼”這個詞的出現要晚于“狀元”,在唐朝并未發現有這個稱謂。“榜眼”這個名稱始于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剛開始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這麼叫是因為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中曾考證:“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

“探花”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唐朝,但是當時它和科考名次還沒有聯系。唐朝的放榜時間是春天,這時的長安正是春花浪漫,新科進士為了慶祝自己中第,會在曲江舉辦盛大宴遊活動,稱為“杏園宴”,一般以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而探花被作為進士第三名來稱呼并沒有準确的時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