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本書,曾被譯為250多種語言和方言,發行量超過五億冊,閱讀量僅次于《聖經》。
這本世界上最暢銷的圖書之一,就是《小王子》。
《小王子》出版至今,感動了全世界的人。它是一本童話,不過不是寫給孩子的,而是送給成人的童話。
《小王子》插圖
飛行員、小王子、玫瑰、狐狸,他們在蒼涼的宇宙裡,演繹的關于愛的主題,直抵每一顆孤獨的心,令人動容讓人垂淚。
而本書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更是用傳奇的飛行生涯,和失蹤在遙遠海域的結局,留給了世人一個未解之謎。
讓人慨歎的是,《小王子》的結局,竟預言了聖·埃克絮佩裡的人生。
聖·埃克絮佩裡
聖·埃克絮佩裡從小就是個向往天空和自由的孩子。
他在1900年出生于法國裡昂,身上流淌着沒落貴族的血液。
小聖4歲時,父親因病溘然離世。懷孕的母親隻好帶着4個孩子,投奔住在故鄉的姐姐。
坐在火車上的聖·埃克絮佩裡,還不明白這是颠沛人生的開始,他隻有第一次坐火車的興奮。他愛上了這種風馳電掣,如飛翔般奔馳的機械。
聖·埃克絮佩裡
小聖的妹妹出生了,母親要拉扯5個孩子,經濟變得十分拮據。
可聖·埃克絮佩裡的童年,卻因姐弟、妹妹的陪伴,因故鄉莊園的庇護,而塗滿了缤紛的色彩。
充滿自由氣息的鄉野,法國湛藍高遠的天空,讓聖·埃克絮佩裡有了一顆天真自由之心。他多希望長大後,能像鳥兒一樣翺翔,離那些星星近些,再近些。
巧合的是,聖·埃克絮佩裡的學校,就建在一座機場附近。放學後,他時常徘徊在機場,癡癡地望着那些飛往藍天的巨鳥。
當時著名的飛行員魏德林,注意到了這個有一雙夢幻般眼睛的男孩,他被小聖對飛翔的熱情所感動,于是帶着他第一次飛向了天空!
聖·埃克絮佩裡
那年,12歲的小聖一下子愛上了飛翔的感覺。那寂寥廣闊的天空,成了他夢想的田園、靈魂深處的渴望、生命之火的執着。
對高遠天宇的向往,也為靈魂插上了翅膀。聖·埃克絮佩裡從6歲就開始寫作了,14歲時因《一頂瓜皮帽的奧德賽》,獲得了當年的編輯獎。
理想和文字,是他的一雙羽翼,讓他不囿于肉體的束縛,翺翔在精神的天際。
然而,17歲時,唯一的弟弟因風濕病死去,讓他第一次懂得了責任。
悲傷之後,小聖成了家裡唯一的男子漢,開始懂得照顧媽媽和姐妹們,也從此明白了人生無常,生命終要歸于浩瀚的宇宙。
1921年,聖·埃克絮佩裡應征入伍,次年獲得飛機駕駛員證書。
他對浩渺天空的熱愛,給了他非凡的勇氣——雖然首次駕駛飛機就出現故障,他差點兒喪生,可這并沒有吓退他飛翔的執着。
聖·埃克絮佩裡(右)
1925年,他再次遭遇飛行事故,頭部遭受創傷并因此退役。此後,他從事過推銷員等職業,但一有機會仍會嘗試飛行。
在他看來,天空已經成為他的故鄉。他說他“尤其喜歡這種孤獨寂寥的感受,隻有上升到四千米的高空,與隆隆作響的發動機單獨作伴時才會有這種感受。”
後來經人介紹,他來到拉泰科埃爾航空公司,如願以償地再次成為一名飛行員。他與志同道合的同事們,開辟了從法國圖盧茲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等地的郵政航線。
在長達一千多個日子裡,他開着布雷蓋14飛機穿越撒哈拉沙漠運送航空郵件。寂寥的天空和廣袤的沙漠,對常人是一種心理的煎熬。然而對聖·埃克絮佩裡來說,這一切卻是讓他癡迷的。
對一個屬于天空的孩子來說,城市的喧嚣反而讓他寂寞空虛。他安享在撒哈拉最偏遠角落的時光。那裡的一所簡陋闆房,是他冥想和創作的殿堂,他在這裡寫下了《南線郵航》等作品,世人開始關注這個雲端上的作者。
聖·埃克絮佩裡
飛行總是伴随着性命之危,卻也因此讓他對人生有更多參悟。
1935年,他試圖以70小時完成巴黎到西貢的航程,卻因發動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中。
他與機械師普列夫在荒漠中跋涉了三天三夜。他極度脫水,處于瀕死狀态,機械師也因疲憊産生幻覺。幸運的是,他們最終被駱駝商隊救出。
聖·埃克絮佩裡曾描寫過那一刻的絕望: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筆直朝前方走去,以為人是自由的……我們沒看見把我們拴在井上的繩索,它像臍帶一樣,把我們和大地肚子連在一起。誰多走了一步,誰就得死。”
是啊,雖然他一直在追求自由,但當大限來臨時,他才發現肉體的脆弱,人類的渺小。該如何獲得永恒的自由呢?
他隐約地意識到,唯有超越生死,才能達到真正自由的境界。他在獲救前曾告訴自己:“不管怎麼說,我都是死得其所。”
聖·埃克絮佩裡
或許在沙漠中瀕死之時,他已設計好自己的人生歸途。此後,他雖又經曆過一次墜機,身負重傷,八處骨折,留下身體一側僵硬的後遺症,可他仍在二戰時入伍,成為一名“超齡”飛行員。
那時,他早已意識到:人生就是不斷失去的過程。
1936年,他的摯友、飛行員梅默茲,因飛機失事遇難身亡。他懷着傷痛寫道:“梅默茲和他的事業留在了一起,就像一位收割者,捆紮好稻束之後,躺在了自己的田地裡。”
1940年,他最後一位摯友紀堯梅,在地中海上空被敵軍擊落。
聖·埃克絮佩裡無限傷感地說:“紀堯梅死了,這天晚上我覺得我再也沒有朋友了……飛過這條航線的所有人都死了,地球上,我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一塊分享回憶……”
“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奢望,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珍貴的聯系。”他曾這樣說。
聖·埃克絮佩裡準備出發
雖然他那麼熱愛天空與荒漠的寂寥,但在他内心深處仍保持着一顆赤子之心,一腔單純的真摯的愛。
尤其在愛情上,他更像一個純潔的孩子,不願受世俗的羁絆。
他曾愛上一個患有結核性關節炎,隻能躺在病榻上的美麗姑娘路易斯。對他來說,兩顆相愛的心就可以合成一雙翅膀。他們甚至訂了婚,最後卻因父母的反對被迫分手。
幾年滄桑之後,他遇到了康素愛蘿。她是一個年輕的寡婦,有一種放蕩不羁的精神和“毒蛇的舌頭”。
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這個女人,說她是“一個古怪、任性的小個子女人,但很有幽默感,她繪畫、寫作、雕塑,另外她相當漂亮。”
聖·埃克絮佩裡的妻子康素愛蘿
他們相識幾個小時後就決定結婚。然而,聚少離多的婚姻布滿荊棘,他們相互折磨又相互依賴,她有了婚外情,成了他焦慮的源頭……
之後,他又結識了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女人——奈莉。不過,兩人都處在各自的婚姻中,隻能做戀人未滿的摯友。與妻子相比,奈莉更加理智,讓他懂得了愛情的真谛。
他曾看過山川大海,穿越大漠星空。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浩渺宇宙中的一絲慰藉。然而,他也發現這種情感雖然珍貴,卻不足以消弭内心深處的孤獨。
在他内心最深處,是一片星光般純淨的領地。在那裡,他仍是一個純真的孩子,有大人看不懂的世界。
聖·埃克絮佩裡(左)與朋友
他将這些感悟,凝聚成了一本《小王子》。這裡有荒漠、有星空,他成了那個從B612号星球迷失在地球的小王子,而康素愛蘿化身為玫瑰,奈莉則是指點迷津的狐狸……
最後,小王子因為沒法帶走軀殼,在毒蛇的幫助下離開了地球,回到浩渺的星空……
1943年,《小王子》出版,震驚了評論界。他們很少看到,一部童話故事,是講給大人聽的。
《小王子》插圖是聖·埃克絮佩裡親手繪制的,質樸而童真
1944年7月31日上午,聖·埃克絮佩裡登上了他的萊特甯飛機“閃電”,執行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據朋友回憶,前一晚他曾通宵飲酒,仿佛在進行最後的狂歡。
登機前,他将自己放手稿的提箱,轉交給同事勒内,就像是在立遺囑。
聖·埃克絮佩裡與勒内,雖同樣是曆經生死的軍人,可那天卻都在分别的時刻少有地哭了。
8點45分,聖·埃克絮佩裡駕駛着“閃電”沖入了10000米的高空。
然而,直到下午三點,他仍沒有回來,而這個時間,飛機的燃油應該耗盡了。
就像逝去的那幾位摯友一樣,他也如同一顆流星,悄然劃過天空,便消失了痕迹……
聖·埃克絮佩裡
在他失蹤的數十年間,法國當局從未放棄尋找,卻一無所獲。
而他留下的那些作品,尤其是《小王子》,成了他豐厚的精神遺産。
為了紀念這位傳奇的飛行員,法國政府将他的頭像印在50法郎的紙币上,還出版了他的紀念郵票。
聖·埃克絮佩裡的頭像被印在紙币上
在他失蹤54年後,突尼斯漁民在卡西斯的海上,打撈到一塊發亮的東西,上面刻着一串名字——他們找到了聖·埃克蘇佩裡的手镯!
兩年後,一名潛水員在馬賽附近海底70米處,發現了一架飛機殘骸。專家根據飛機編号判定,這正是聖·埃克絮佩裡駕駛的飛機。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機身上沒有彈孔,螺旋槳也沒有變形。飛機上留下的折痕,隻有在時速超過800公裡,并筆直地朝大海墜落時才會造成……
1998年漁民打撈出的聖·埃克絮佩裡的手镯
2008年,前納粹飛行員裡佩特出版了《聖埃克絮佩裡:最後的秘密》一書,揭露自己曾在1944年7月31日下午,擊落了一架法國飛機。
他不明白的是,這種本該在高空飛行的偵察機,此時為何降到了2000米的高度。他猛烈開火,擊中了那架飛機,對方卻沒有跳傘。
他認為他擊落的,或許正是聖·埃克絮佩裡的飛機。
然而,裡佩特的猜測卻被許多人質疑,聖·埃克絮佩裡的死亡終究成為懸而未決的謎團。
聖·埃克絮佩裡駕駛過的飛機殘骸
或許,他隻是為了回歸真正的自由,回到那浩瀚的宇宙的家園。他曾預言過自己的死亡:“我将雙手合十安息在地中海。”
而在他的書中,小王子也在經曆孤獨與痛苦後,脫離軀殼回到了B216星球。
或許,他已成為了無垠夜空中的一顆星星。他曾以小王子的語氣告訴大家:
“當你在夜裡望着天空時,既然我就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既然我在其中一顆星星上笑着,那麼對你來說,就好像滿天的星星都在笑……”
想快速了解聖·埃克絮佩裡的《小王子》,請關注頭條号“半杯咖啡讀好書”,閱讀——
五分鐘混熟來自星星的《小王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