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終于開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去看了,我一個不是粉絲的朋友,也找我說道,選大褂那趴簡直不要太好笑,你覺得最好笑的是哪個部分呢?言歸真傳,這周的花絮出了一期“專業知識”,由德雲社的演員們為大家詳細講解相聲行業的專業術語,快來補課!
第一個栾隊的知識點:“包袱”,包袱不完全等于笑料,相聲裡面的笑料才是包袱;包袱又分為“抖包袱”和“翻包袱”,笑料在包袱裡面,先把包袱疊好系好,不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包袱,然後再解開,抖起來。捧哏的再加上一手,就叫做翻包袱,效果也會更好。
第二個是燒雲餅老師科普的行話“撂地”,在過去舊社會,演員沒有劇場,所以每一個城市都有天橋一帶類似的集散地,民間藝人在這表演,謀取生計。在人多熱鬧的地段,擺攤說相聲,俗稱叫“撂地”。也會有一定的儀式,先拿白沙撒字,在人群中畫出一個圓圈,然後藝人就在圈裡說相聲。先是開場小唱,把四面八方的人群都吸引過來,人圍的越來越多之後,開始表演自己的才藝。
接下來是孟哥的解答時間“刨活”,刨活就是在相聲演員要抖包袱的時候,台下的觀衆或者捧哏先給說出來了,導緻相聲演員就沒有辦法抖這個包袱。(小貼士:建議大家在聽相聲的時候,不要有刨活的舉動)
張鶴倫解釋的是“貫口”,由大量的羅列名詞組合成的一個段落,一氣呵成、一貫到底,有說羅列名詞的,也有說人物故事的,比如說:“報菜名”、“八扇屏”,主要是為了鍛煉演員的口齒,基本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張九齡老師的小課堂講的是“三翻四抖”,在過去的傳統相聲當中,一個包袱要想抖的響,前面要給多鋪平墊穩幾番,一定要是“一個台階、兩個台階、三個台階”叫做三翻,到第四個台階,來一個陷阱,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讓觀衆慢慢地“掉入”包袱之中。
王九龍的科普小知識“砸挂”,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兩三個人坐在一起,閑聊天,開玩笑,侃大山,叫做相聲中的砸挂。
小先生周九良科普的相聲術語是“入活”,入是進入的意思,活是要表演的相聲作品,入活就是要進入我們今天要講的相聲。
然後就是尚九熙小朋友的相聲知識點“腿子活”,像《汾河灣》、《黃鶴樓》等一些刻畫人物、關于舞台的調度之類的節目,直白來說搬桌子大多都是腿子活。
最後是秦霄賢的小科普“現挂”,每場演出都會有正常的、規定必須要說的文本,但是在當時突然發生某些事情的情況下,也會說出一個當時說出來的話。
當然還有,營業總比師兄弟們晚一步的九郎帶來的“封箱”和“開箱”。封箱就是,一年的演出結束了,差不多在臘月底、小年前後,會舉行一個特别奉獻的演出。把相聲演員平時演出用的箱子打開,把大褂和用到的服裝裝到箱子裡,然後蓋上箱子,用封條封上,就封箱了,代表一年的演出結束了。開箱就是把封條撕下來,把箱子開開,把大褂拿出來,開始新一年的演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