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3:07:48

A.玉器幾乎都有沁色,即使沁色不明顯,也會整體出現變色,比如白玉産生發灰,發青或發黃等現象。

玉器在古代墓室環境下幾乎都會具備形成沁色的條件,所以出土玉器幾乎都有沁色,鮮有例外。宋元時期開始興起的未被破壞的沙包墳除外,這也是我們常見宋元、明清玉器上有玉裂,而沒有沁色的原因。

當然,受沁的速度還要視玉質本身的質地以及坑内環境而定。玉質好的,受沁就慢;玉質差的,受沁就快;幹坑、濕坑(潮濕無水)受沁較慢,水坑、坑内物品腐爛嚴重的,受沁較快,也較嚴重。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

漢代玉環

徐州博物館藏,山洞墓,幾乎沒有受沁和發生其他變化。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2

漢玉衣片

徐州博物館藏,同一坑口,玉衣片因位置不同而産生不同的變化特征。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3

大汶口文化玉組佩

土坑墓,同坑而受沁和變化不同的玉佩組。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4

圖一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5

圖二

圖一、圖二,徐州博物館藏,漢玉杯,白色玉器入土後發黃現象。

B.沁色變化豐富,過渡自然,深入肌理,并伴有土蝕、縫裂(通常說的出土玉器“十玉九裂”)、灰皮等現象,用水把外表泥土沖掉後,玉器表面會很幹淨,絕不會髒兮兮。

變化豐富、過渡自然,是指長時間在環境的影響下,沁色不是單一的,頭幾百年可能是土沁,後幾百年衣物、棺木爛掉碳化,可能是黑沁,不同時間的沁色是疊加在一起的,是豐富的、自然的。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6

圖三 上海博物館藏 漢代玉劍飾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7

圖四 上海博物館藏 漢代玉杯

圖三、圖四,兩件館藏品的沁色,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到,“變化豐富,過渡自然,深入肌理”的特征。

深入肌理,由于墓室環境複雜,玉質内部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沁色随疏松部位而侵入玉質内部,會伴随時間的增長,侵入會加深。而目前作僞,除了玉料上帶裂或玉質疏松,都浮在表面,并且達不到變化豐富和過渡自然。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8

圖五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9

圖六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0

圖七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1

徐州博物館藏玉璧局部圖有明顯的土蝕現象

僞品外表故意沾上些雜物、泥土、爛鐵塊、爛銅渣等,弄得髒乎乎,貌似土鏽。不管是館藏還是民間,類似瓷器上那種無法清理的土鏽現象是很少見的,因為玉質緻密細膩,表面光滑,附着物無法依附在玉質内部。所以,隻要碰到玉器上黏附厚厚的泥巴和雜物很難清理的,都要懷疑。出現這個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将真品放進水裡,輕輕晃動,所有粘附的東西會馬上脫落掉,作僞反而不會輕易脫落。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2

戰國蒲紋玉璧(自藏)

戰國,直徑29cm。沁色自然,變化豐富,同時伴有土蝕、裂、灰皮等現象。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3

戰國獸面蒲紋玉璧

台北故宮藏 ,既有鈣化,又有沁色、灰皮,還有绺裂。一般情況,隻要三個以上特征同時具備,基本可斷定其為真品,然後再結合工藝進一步确定。

沁色古玉的鑒别方法(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14

漢代螭紋劍格

台北故宮藏。既有黑色棺木或衣物沁,又有土沁。由于玉質好,沁色主要從沁門绺裂處沁入。

“沁色變化豐富,過渡自然,深入肌理。”這句話,一定要有一個時間的空間概念去思考,沁色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形成的,所以才會出現有這種特征。

下期繼續講解古玉沁色的鑒定要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