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野花開無時

野花開無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14:31:36

野花盈手不知名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

春天來了,桃花紅梨花白。杜鵑、牡丹各色缤紛的花兒,開了又謝,又有很多的不知名的野花在熱烈的綻放着,或是在路邊花叢中,或是在無人的野外,或是在溪頭橋邊......綻放放自己的美麗,即使無人欣賞,也要展示自己最美麗的一面。或許你——親愛的讀者,就是其中一朵!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

野花

唐-羅邺(一作羅隐詩)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

拂露叢開血色殷,枉無名字對空山。

憶平泉雜詠-憶野花(餘未嘗春到故園)

唐-李德裕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4

雖遊洛陽道,未識故園花。

曉憶東谿雪,晴思冠嶺霞。

谷深蘭色秀,村迥柳陰斜。

怅望龍門晚,誰知小隐家。

注: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複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後,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鹘、内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後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5

遣意其一

唐-杜甫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6

啭枝黃鳥近,泛渚白鷗輕。

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釀黍,細雨更移橙。

漸喜交遊絕,幽居不用名。

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7

春思

唐-韋應物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8

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阊阖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鹭聽流莺。

注: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隐逸生活著稱。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9

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0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注: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尚未取得功名,也未得琴家之名的文人所彈的具有藝術性的琴曲,詩人也從趙秀才的演奏中,欣賞了多彩多姿的音樂形象。

詩中所寫的古琴音樂時而清雅,時而豔美。或如蜂吟,或如蟬鳴。起伏顯著,對比鮮明,野花高柳,欣然愉悅。詩人又引巫山雨、湘江水,既寫琴之音樂,又寫神女湘妃之情。因之詩末更風趣的寫出不必彈「幽蘭」也會引動卓文君之琴心而來奔。對趙秀才之琴的感人之藝術魅力,有着充份的欣賞和稱道。他未對所奏之曲為何曲加諸筆墨,也正是文人琴中藝術類的常規,而自别於藝術琴之音樂思想。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1

月夜

唐-華山老人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2

澗水泠泠聲不絕,溪流茫茫野花發。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

注:詞一開始“繞樹”兩句,寫所見爛漫春光。詞人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村莊的周遭,層層綠樹環繞;村子裡的池塘,水已漲得滿滿的與池岸齊平了,顯然這是春到農村的标志。接着“倚東風”兩句,是描寫詞人乘着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遊村莊,欣賞着春天的風光,表現了詞人喜愛農村景色的神态。“小園”二句,寫詞人在漫遊中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園所吸引。看上去園子才那麼一點點大,但卻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麼,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紅”三句,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正是這些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才構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

詞的下片(下阙)“遠遠”四句,詞人移步小園轉向遠處一帶的圍牆,在牆内隐現出茅草小堂。在牆外小橋流水不遠,飄揚着一面青色酒旗,顯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這幾句頗似辛棄疾《鹧鸪天》詞中:“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寫詞人突然萌發了酒意,賞春也須酒佐興,然後乘着一時的興緻,再步行着翻過東邊的小山崗。詞的歇拍“正莺兒啼”三句,承上兩句意脈,即翻過小山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們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園來,是别一種春光。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3

睹野花思京師舊遊

唐末朝士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4

曾過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謝便心闌。

如今變作村園眼,鼓子花開也喜歡。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5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五代-佚名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6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隻隻鴛鴦語。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皎皎绮羅光,青青雲粉狀。

注:上片描寫雨中池塘景色,中心在“雙雙隻隻鴛鴦語”。起句的霏霏細雨及歇拍的“灼野花”、“依依金柳”,全在于烘托那戲遊池塘的“雙雙隻隻鴛鴦”,而上片景物的描寫,目的是映襯下片“盈盈江上女”的美麗。她們體态婀娜,舞姿輕盈;羅衣飄逸,光彩閃耀;面施薄粉,豔若雲霞。在這裡,大自然的美與少女們的美和諧地融為一體,而且相互映發——明媚的春景,把少女們烘托得格外妖娆;少女們的嬌姿豔态,又為春天增添了無限光彩。上片的繪景,為下片的寫人烘托氣氛,景愈豔則人愈麗。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每句都用疊字開頭,不僅摹景寫人細緻生動,而且聲調抑揚諧婉,極富音樂性。這一借鑒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開了五代兩宋之後文人詞運用疊字的先河。在宋人詞裡,句句用疊字與此首相近者,有葛立方的《蔔算子》:“袅袅水芝紅,脈脈蒹葭浦。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對此盈盈女。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周密《草窗詞評》贊此首《蔔算子》“用十八疊字,妙手無痕,堪與李清照《聲聲慢》并絕千古”。其實,“堪與李清照《聲聲慢》并絕千古”的豈隻葛氏之《蔔算子》,這首《菩薩蠻》每句句頭用疊字,且用得如此貼切自然,亦堪稱千古并絕。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7

浣溪沙-日射平溪玉宇中

宋-米芾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8

日射平溪玉宇中。雲橫遠渚岫重重。

野花猶向澗邊紅。

靜看沙頭魚入網,閑支藜杖醉吟風。

小春天氣惱人濃。

注: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号襄陽居士、海嶽山人等。祖籍太原,後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勳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輔,官至武衛将年。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後高氏的乳娘。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緻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轼、黃庭堅、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雲山,富有創造性。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迹有《向太後挽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嶽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無繪畫作品傳世。著《山林集》,已佚。其書畫理論見于所著《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書中。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19

觀化十五首

宋-黃庭堅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0

山回路轉水深深,欲問津頭谷鳥吟。

隔岸野花随意發,小蹊猶憶去年尋。

注: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曆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别駕、黔州安置等。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1

秋興

宋-陸遊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2

世事何曾挂齒牙,隻将放浪作生涯。

有時掬米引馴鹿,到處入林求野花。

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閑一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暮鴉。

注: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号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曆任福州甯德縣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诏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讨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甯宗诏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饬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3

菩薩蠻·曉煙籠日浮山翠

宋-程垓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4

曉煙籠日浮山翠。春風著水回川媚。

遠近碧重重。人家山色中。

野花香自度。似識幽人處。

安得著三間。與山終日閑。

注:程垓 南宋詞人。字正伯,号書舟。眉山(今屬四川)人。生卒年不詳。孝宗淳熙間曾遊臨安。光宗時尚未仕宦。楊慎《詞品》稱程垓為東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時,東坡卒已久,其誤甚明。毛晉《書舟詞跋》及《四庫全書總目》亦沿楊慎之誤。近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四考辨甚詳。程垓詞今存157首。其詞作反映生活面較窄,多寫羁旅行役、離愁别緒,情意凄婉。如〔滿庭芳〕問故鄉何日,重見吾廬;〔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墜。不過他的長調很工麗潇灑,如〔摸魚兒〕掩凄涼黃昏庭院。在臨安所寫的〔鳳栖梧〕蜀客望鄉歸不去,憂國丹心曾獨許,表現了作者的憂國之情與鄉思,語淺情深。其詞風深受柳永詞的影響,所以馮煦《蒿庵論詞》稱其詞凄婉綿麗,與草窗(周密)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程垓《書舟詞》1卷,有《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汲古閣本,《四部備要》排印本。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5

南歌子

宋-李光

(民先兄寄野花數枝,狀似蓼而叢生。夜置幾案幽香襲人戲成一阕)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6

南圃秋香過,東籬菊未英。

蓼花無數滿寒汀。

中有一枝纖軟、吐微馨。

被冷沈煙細,燈青夢水成。

皎如明月入窗棂。

天女維摩相對、兩忘情。

注: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一作字泰定,号轉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詞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陽王李琎之後。徽宗崇甯五年(1106年)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累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桧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紹興十一年(1141年),貶藤州安置,後更貶至昌化軍。秦桧死,内遷郴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複左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緻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後,贈資政殿學士,賜谥莊簡。有前後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莊簡集》等。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7

浣溪沙

宋-陳允平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8

六幅蒲帆曉渡平。一江星鬥漸西傾。

離家才是兩三程。

浦外野花如喚客,樹頭春鳥自呼名。

五雲深處錦官城。

注: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甯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甯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後,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29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宋-艾性夫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0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蕩搖春風。

遊絲落絮鬥飛舞,野花芳草争青紅。

南園北園桑柘綠,村前村後啼布谷。

蠶姑把葉祝絲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注: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江西東鄉(今屬江西撫州)人。元朝講學家、詩人。與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齊名,人稱“臨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後在世。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1

村居-其一

元-王冕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2

英雄在何處?氣概屬山家。

蟻布出入陣,蜂排早晚衙;

野花團部伍,溪村擁旗牙。

抱膝長吟罷,天邊日又斜。

注:王冕,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隐居九裡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别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3

山坡羊·道情

元-宋方壺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4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

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一茅齋,野花開。

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箪瓢亦樂哉。

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注:宋方壺,生卒年不詳,名子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築室于華亭莺湖,名之曰“方壺”,遂以為号。約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寫入明之後。現存套數五套、小令13首。

此是一首言志曲。它表達出了作者的一片浩然之氣,真正達到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境界。不管誰人成敗(無力改變,并非消極避世),誰興帝業,我絕不依附,永葆自由之身。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5

花降圖

-唐寅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6

春色撩人不自由,野花滿地不忘憂。

多情為惜郎君力,暫借風流占上頭。

注: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曆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态優美,造型準确;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纨扇圖》、《枯槎鸜鹆圖》等繪畫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7

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清-鄭文焯

野花開無時(野花盈手不知名)38

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岚浮翠帶湖明,

閑雲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

煙巒直是畫中行。

注:鄭文焯(1856~1918)晚清官員、詞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問,晚号鶴、鶴公、鶴翁、鶴道人,别署冷紅詞客,嘗夢遊石芝崦,見素鶴翔于雲間,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屬遼甯)人,隸正黃旗漢軍籍,而托為鄭康成裔,自稱高密鄭氏。光緒舉人,曾任内閣中書,後旅居蘇州。工詩詞,通音律,擅書畫,懂醫道,長于金石古器之鑒,而以詞人著稱于世,其詞多表現對清王朝覆滅的悲痛,所著有《大鶴山房全集》。

此詞上片詠梅子半黃,乍晴還雨,往來于鄧尉山中,眼前虛岚浮翠,顯出湖光格外明淨,閑雲與高鳥齊飛,令人心曠神怡。下片詠山行時野果打頭、野花盈手,煙霧缭繞,此身如在畫中。全詞烘出清醇的山林氣息,而詞人欣愉之情也躍然紙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