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後周禁軍大将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北宋的。
在古代,這無疑是“篡位”。
宋太祖
但是趙匡胤的“篡位”幾乎少有罵名,反而留下“不戮一人而得天下”的仁慈美名。
趙匡胤為何能有這樣的美名呢?除了他自身的作為和後世繼任者及士大夫不斷的“美化”之外,我們也能從他的“登極敕”中得到答案。
一、宋太祖的“登極敕”南宋承儀郎李攸在著作《宋朝事實》完整記載了宋太祖的登極诏書:
“門下:
朕以五運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靈改蔔,王者所以膺圖。朕起自側微,備嘗艱險。當周邦草昧,從二帝以徂征;洎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纂位。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與能屬以敵國侵疆,邊民罹苦。朕長驅禁旅,往靖邊塵。鼓旗才出于國門,将校共推于天命。迫回京阙,欣戴眇躬,幼主以曆數有歸,尋行禅讓。兆庶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曠時,勉徇群心,以登大寶。
昔湯、武革命,發大号以順人;唐、漢開基,因始封而建國。宜國号大宋,改周顯德七年為建隆元年。乘時撫運,既協于歌謠;及物推恩,宜周于華夏。
可大赦天下,應正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應貶降責授及勒停等官,并與恩澤。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并放逐便。其内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給。諸軍内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中外見任前任職官,并與加恩。文武升朝官、内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叙封者,并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并與封贈。諸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内,仰于所在陳首,并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複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鹹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谕招喚,若願在軍食糧者并與衣糧,如願歸農者亦聽取便。
於戲!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變家為國,鴻恩宜被于寰區。更賴将相公王,同心協力,共裨寡昧,以緻隆平。凡百軍民,深體朕意。”
宋太祖登極敕的格式,沿襲了唐代體例。
劇照
敕書開頭和結尾表達自己是受命于天、禅讓繼位,期待君臣同心使國家“隆平”的政治願景。
這些其實都是套話。
登極敕最重要的内容是“大赦天下”的那一段。
二、大赦天下,皇恩浩蕩李攸對此記載的極為詳細,要知道李攸記載了北宋所有皇帝的登極敕,并不是每一位皇帝的登極敕李攸都是一字不漏的抄錄下來的。
陳橋兵變劇照
在記載大赦天下時,很多時候李攸直接是用“可大赦天下,雲雲”這樣的話省略的。
“可大赦天下,應正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應貶降責授及勒停等官,并與恩澤。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并放逐便。其内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給。諸軍内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中外見任前任職官,并與加恩。文武升朝官、内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叙封者,并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并與封贈。諸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内,仰于所在陳首,并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複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鹹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谕招喚,若願在軍食糧者并與衣糧,如願歸農者亦聽取便。”
大赦天下,其實就是收買人心,宋太祖在登極敕中,大赦天下的氛圍極廣,規定在正月初五(登極當日)以前,所有罪犯“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全部赦免。
不僅如此,還對各種人給予“恩澤”:
“其内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給。”
“諸軍内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
“中外見任前任職官,并與加恩。”
“文武升朝官、内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叙封者,并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并與封贈。”
對軍人、官員以及主要官員的父母進行進行封賞恩賜。
除此外,對逃亡者、愚民、奸盜、草寇都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個“大赦天下”可真正是大赦天下了,幾乎未留死角。
可以想象,這份登極敕大大赢得了人心。
登極敕發布後,宋太祖立刻遣人宣示各地,昭告天下。
“遣中使乘傳赍诏谕天下,諸道節度使,又别以诏賜焉。”
三、陶榖的手筆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五日登極赦”出自誰手呢?
史書并沒有明确記載這份登極敕是誰草拟的,不過極有可能出自翰林學士陶榖之手。
因為正月初四周恭帝的禅位诏書便是出自陶榖之手。
《陶榖贈詞圖》中的陶榖
陶榖當時是後周的翰林承旨,負責替皇帝起草诏書。
太祖詣崇元殿行禅代禮,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獨未有周帝禅位制書,翰林學士承旨新平陶谷出諸袖中,進曰:“制書成矣。”遂用之。
趙匡胤兵變回開封後,準備行禅代禮,獨缺周恭帝的禅位制書,極有先見之明的陶榖早就寫好了诏書,從袖中掏出來。
诏曰:“天生蒸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時以革命,其極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國命有歸。咨爾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禀上聖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麓,東征西怨,厥績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謠獄訟附于至仁,應天順民,法堯禅舜,如釋重負,予其作賓,嗚呼欽哉!祗畏天命。”
趙匡胤雖然鄙視陶榖的這番行徑,但是采用了陶榖的诏書。
“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書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
第二日(正月初五),宋太祖正式發布登極敕,很可能還是由翰林承旨陶榖操刀的。
趙匡胤劇照
在各類影視作品中,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很多人對大赦天下的範圍可能是極為模糊的。
讀史書保存下來的宋太祖“登極敕”中大赦天下的記載,可以讓我們對古代皇帝大赦天下有更直觀的了解,也可見宋太祖是不遺餘力地收取人心,消解“篡位”的原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