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牙齒問題,而且要注意口腔保健,如果牙齒出現了問題,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還會造成生活受到影響,導緻了口腔變化大。所以大家應該積極的進行調節牙齒,擔心對身體健康不利,如果長時間的牙齒受損,還會造成癌變。
近日,21歲小夥子小李(化名)因上颌上有一個牙的殘冠,長期磨牙龈,導緻癌變。昨天,醫生别惋惜地說:“本來是一個很小的毛病,隻要拔掉或磨平,就沒事了。”
21歲的小李是邗江區人,近兩月來,他總感覺上颌有一塊地方,隔三岔五地潰瘍。盡管小李知道是那塊潰瘍的地方是因為旁邊的那顆壞牙磨的,可他并沒當回事。
“小夥子說,就是吃鹹的有鹵汁的東西,刺激得疼,别的也沒什麼特别的感受。這就為後來的癌變埋下了禍根。”醫生向記者講述了當時接診的情形。
小李嘴裡的那塊潰瘍,就這樣一直存在着。除了自己難受,嘴裡口氣味還很重。快兩個月過去了,小李每逢吃飯吃到湯汁多的,總面露難受狀,引起家人的重視。醫生說:“病人母親陪同來求診說,看到小夥子裡嘴裡潰瘍的地方有一個洞。那個洞可不是牙齒上的洞,而是血肉組織上的洞呀。”
問清病情及病史,醫生立刻為小李拔掉了那個蛀牙的殘冠。随後又割下潰瘍面的組織做病理化驗。“是癌!”孟志兵心中一緊,當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小李的家人。
接着,小李面臨一個癌變組織的切除手術。相對于其他手術,這個手術雖然在表面,傷害卻一點不比那些藏在體内的癌症大。
醫生告訴記者,首先要把臉部劃開,不僅要挖掉癌變的組織及更大範圍,還要對周遭的淋巴結進行處理……
“手術很成功,術後恢複也挺好,面容卻受到損傷,他的未來發展也受到極大影響。”醫生痛心地說。
牙龈癌發病或與這些因素有關
口腔颌面部的惡性腫瘤以癌最常見,在癌瘤中又以鱗狀細胞癌為最多見,在我國,口腔颌面部鱗癌多發生于40-60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頰癌、腭癌以及上颌窦癌常見,口腔癌在我國長江以北,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45-5.6%,長江以南為1.75-5.18%。
在印度其在全身惡性腫瘤中高達40%以上,按照病理分化程度,鱗癌一般可分為Ⅲ級:Ⅰ級分化程度高,惡性程度低;Ⅲ級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最高,牙龈癌在我國發生率較高,其在惡性腫瘤構成比中居首位,多為分化較高的鱗狀細胞癌。
在臨床上,牙龈癌是的發病還是比較少見的,這是一種口腔颌面部惡性腫瘤牙龈潰瘍下面我們具體認識下引起牙龈癌的原因:
1、牙龈長時間不愈,潰瘍增大,較快或有拔牙後傷口經久不愈,腫塊突出。
2、病理變化部位牙松動和痛疼。
3、向後發展到磨牙後區及咽部時,可引起張口艱苦;波及下牙槽神經時,可呈現下唇麻痹。
4、頸部淋巴結腫大。
5、X線臨床診斷檢查示颌骨呈“扇形”骨質損壞,邊沿呈蟲蝕狀。
6、病理病因組織學臨床診斷檢查确定診斷。
女性糖尿病患者易患牙龈癌
日本愛知縣癌症醫療中心研究人員栗木清典9月30日在福岡市舉行的日本癌症學會年會上說,調查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2倍,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和肺癌等其他癌症的風險也高于正常人。
栗木清典把1988年至2000年在愛知縣癌症醫療中心就醫的1.2萬名癌症患者和經診斷沒有患癌症的4.8萬人進行了比較,調查癌症與本人和家族糖尿病患者的關系。結果發現,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2倍。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子宮癌和大腸癌患病風險高,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家庭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此外,不論男女,糖尿病患者患肝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2倍,患肺癌風險高1.5倍。男性糖尿病患者患與抽煙飲酒相關的咽癌和胰腺癌的風險高2倍多,患與偏食和運動不足相關的大腸癌的風險高1.3倍。
栗木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和多種癌症。
孕婦孕期要小心牙龈癌
有的孕婦患了妊娠期牙龈瘤,直到出現口腔反複出血不止後,才匆匆就醫。孕婦由于内分泌改變,體内迅速增加的孕激素會促使牙龈充血增生,加之口腔衛生不佳,牙菌斑、牙結石的刺激,嚴重者會出現牙龈的瘤樣增生,導緻妊娠期牙龈瘤。
為了避免孕期過度緊張和口腔手術可能引起的菌血症對胎兒造成影響,醫生一般不會給孕婦做手術。在懷孕4~6個月時(妊娠中期),此時胎兒器官已發育成形,這個時期是較适當且安全的治療時機。為此,專家建議,孕前做好口腔保健,包括做一次口腔檢查,做一次牙周潔治(洗牙);拔除常鬧炎症的阻生智慧牙和不能治療保留的殘冠殘根;有不良假牙修複的應拆除;有齲洞,不論大小深淺,都應治療和填補;有慢性牙周炎症,應做牙周系統治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口腔的保健方法,合理的進行調解,擔心自身健康受到傷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合理的進行飲食,平時也要注意口腔變化,很多人容易出現牙龈癌,其危害後果相當大,定期檢查非常重要,發現疾病盡早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