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macbook優缺點

macbook優缺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2:32:22

macbook優缺點?昨晚我在研究B站UP主[先看評測]主編@Mr厲害 的微博,發現他轉發了一條言論很有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macbook優缺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macbook優缺點(聊聊MacBook為何沒能成為主流)1

macbook優缺點

昨晚我在研究B站UP主[先看評測]主編@Mr厲害 的微博,發現他轉發了一條言論很有意思:

原博@魔法師蛋小丁 和我互關很久了,他是一位能言善辯的博主,【低頻PWM調光】的科普就是由他發起,可以說是給國内數碼領域做出大貢獻的人。

但一碼歸一碼,此番對于MacBook Air為何沒能成為主流的因果分析,我個人不贊同。

那位是什麼MacBook Air沒能成為主流?

MacOS系統對于蘋果來說是負溢價嗎?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蘋果 MacBook Air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Apple M1 處理器

8GB 4266MHz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盤

13.3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P3色域 IPS屏

電池容量 49.9Wh

厚 16.1mm

機身重 1.29kg

适配器重 157g

目前售價97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屏幕素質極強,完善的色彩管理

2,無風扇設計,0運行噪音

3,做工精緻,觸控闆手感優秀

缺點!

1,接口種類較少,隻有雷電接口 耳麥接口

2,屏幕邊框寬于行業均值

3,低配版内存硬盤容量較小

【升級建議】

這台電腦的拆解不難,卸下底面的10顆五角螺絲,借助吸盤即可取下後蓋,後蓋沒有祖傳的坑爹金屬卡扣,這點必須好評。

雙通道8GB内存隻能滿足日常辦公和影音需求,内存為闆載無法更換,條件允許建議直接選購16GB版本。

固态硬盤容量512GB,從實測速度來看是PCIe 3.0的固态,和内存一樣無法更換。

【購買建議】

1,曾經的13英寸MacBook Air用戶

2,對續航有非常高的要求

3,對性能的要求較低,僅普通辦公使用

M1版蘋果MacBook Air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風扇散熱,曾經這款産品有風扇,如今更換自研芯片 去掉風扇,性能依舊秒殺帶風扇的老版本,使用體驗直線飛升。

屏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為101.3%P3,色域覆蓋為96.7%P3,平均△E為0.85,最大△E為3.05,屬于這個價位很不錯的屏幕了,再加上蘋果完善的色彩管理,整體觀感很棒。

續航方面,我們使用播放視頻的形式進行測試,在INNA播放器中以120nit屏幕亮度 50%音量播放1080p HEVC 10bit動畫,在11小時40分鐘後完全沒電,比同配置的MacBook Pro低了1小時13分鐘。

噪音方面,由于它是無風扇,所以滿載人位噪音為0dB。

蘋果MacBook Air主要有256/512GB兩種硬盤容量可選,高配也可以定制,但8G 512G售價就已經9799元了,并不便宜。

如果你平時對性能需求不高,買電腦僅用于普通商務辦公、視頻會議、視頻娛樂,那麼無風扇的MacBook Air既輕巧,又安靜,性能也完全夠用。

但如果你對習慣用Windows系統,或者是個财會HR,經常接觸網銀、金稅U盾,那Mac可能會不太适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MacBookAir的拆機實拍圖,無風扇設計。可以看到蘋果沿用了老模具,内部依舊工整,賞心悅目。

室溫25℃

反射率1.00

在滿載狀态下,CPU功耗約2.8W,大核頻率維持在0.828GHz,小核頻率維持在2.064GHz,最高的核心溫度是90℃。

顯卡功耗約2.8W,頻率540MHz。

M1芯片總功耗約6.9W,CPU大核心和顯卡均有大幅度的降頻。

在極限壓力測試下,無風扇的MacBook Air相比Pro,散熱的劣勢被明顯放大。

CPU在壓力測試中隻能小核心維持滿頻,大核心不到1GHz,顯卡從最高的1.2GHz直接降至不到一半的頻率,整個芯片功耗最終因高溫大幅下降。

抛開壓力測試不談,即使在負載較低的Cinebench R23循環測試中,MacBook Air也因散熱問題而無法發揮M1的全部性能,10分鐘的R23循環測試,MacBookAir得分6678,而MacBook Pro循環30分鐘得分7686。

左滑看背面溫度

機身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為46℃,WASD鍵位區域在35℃附近,方向鍵32℃。背面最高45.5℃,中心點38.1℃。

總的來說,MacBook Air的散熱表現一般,極限環境下遠不如13英寸的MacBook Pro,滿載時鍵盤溫度也更高。

這個結果是必然的,如果M1裝不裝風扇都拉不開差距,那做風扇就沒意義了。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條微博,在我看來,這是用兩條看似正确的結論,來佐證一個不相關的觀點。

咱們按照蛋丁的原博一條條分析:

Q:Windows陣營中,能找到性能、功耗、重量、做工和續航接近的産品嗎?

A:綜合考量肯定不能,但Win陣營也能找到同樣【綜合考量肯定不能】的産品。

舉個例子:你找不到像LG gram 17那樣,屏幕大、機身輕、性能弱、做工差的産品。

再舉個例子:你找不到像X1 Carbon那樣,鍵盤好、機身輕、接口尚可、标配LTE網絡,還是16:10屏幕的商務本。

所以很多筆記本,隻要【綜合考量一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性,這不是MacBook Air專屬,它确實很特别,但硬件上并不是無敵的。

Q:如果放低性能和續航标準,允許同重量下更弱的性能 續航,在2~3萬元價位能找到對标1萬MacBook Air的Win筆記本嗎?

A:這個【限定詞】設計得很巧妙,蛋丁放寬了性能 續航,本質上是放寬了核心的“能耗比”——這恰恰是M1最擅長的部分。

所以答案别說2~3萬,就算給10萬,我都很難找出對标的筆記本,因為A/I兩家芯片的能耗比遠不如M1。

第二個問題将MacBook Air的優勢集中在“能耗比”上,但到了第三段,蛋丁幹了兩件事兒:

1,将【M1的能耗比優勢】換成了【MacBook Air的整機硬件優勢】

這是兩碼事,M1是芯片,MacBook Air是整機。

2,将“能耗比”換成了“性價比”

性價比的意思是——性能與價格之比,近萬元的蘋果何來性價比?

在上述兩個地方進行了偷換概念。

然後就得出一個結論——MacOS操作系統對MacBook來說,其實是負溢價的。

這裡又進行了一個偷換概念。

如果說MacOS對MacBook有什麼負面影響,那公認的影響就是——兼容性差,導緻适合購買的人群少。(簡稱“适用面”窄)

MacOS的“适用面”窄,會導緻MacBook溢價能力變差嗎?

或者我換個問法——如果MacBook Air降價1000元,那兼容性會變得更好嗎?

顯然不會。

所以綜上所述,MacBook沒能成為主流,是因為它的【适用面】比較窄,對于适合它的人群來說,MacOS是很好的系統。

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由于MacOS無法兼容常用軟件,所以就算白送給你,也沒辦法完成工作需求。

舉例:如果是公司财會人士,就算蘋果白送你頂配MacBook Pro,你也無法完成報稅,所以這不是【負溢價】的問題,和【價格】無關,這是【适用面窄】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