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孕期定期做産檢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你知道孕期都要做哪些檢查、什麼時間做、做檢查的意義嗎?
看完這篇文章,就清楚了。
孕期的不同階段孕期一共40周280天,分為三段。
孕早期:發現懷孕到孕12周;
孕中期:從孕13周到孕28周;
孕晚期:29周至分娩。
不同階段的檢查項目不同時期檢查的頻率不同、檢查的目的不同。
孕早期
首先,來說說孕早期的檢查項目。
意義:孕早期特别容易發生流産和宮外孕,檢查的目的是判斷懷孕是否在宮内以及胚胎是否有活性。
孕早期要做尿妊娠試驗、超聲、早唐和甲狀腺功能檢查。
尿妊娠試驗:當月經未如期來潮、月經量或時間和以往不同,用一根驗孕棒就可以判斷是否懷孕。
超聲:懷孕後要做超聲判斷是不是宮内懷孕和胚胎的活性。
一般建議你在停經45-50天做,一個月經周期正常的孕婦,這時候應該能夠在宮内看到胚胎,并且有胎心跳動。
這時的超聲還能确定胎兒的數目,以及着床位置是否和前次剖宮産切口有關。
孕早期唐氏篩查:一般在孕11-14周之間抽血化驗。
需要結合抽血化驗以及超聲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計算唐氏綜合征風險。不是所有的醫院都開展。
如果不能做,孕中期還能做中唐。
甲狀腺功能檢查:目前中國的指南中未把甲狀腺功能檢查列入常規,但我個人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在發現懷孕後立即甲狀腺功能檢查。
甲狀腺功能和胎兒神經發育有關,且早孕期最關鍵。
甲狀腺功能也和流産有關。
如果有甲減或亞臨床甲減的要早期補充甲狀腺素。
很多人在孕早期反複抽血檢查HCG和孕酮,來預測胚胎發育情況。有必要做嗎?
正常情況下沒必要。
這些化驗數值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你懷孕在宮内還是宮外,也不能診斷胎兒是否存活,隻有在出血等異常的情況下才需要做,并結合超聲檢查來判斷胚胎的發育情況。
有時候過度檢查會導緻過度治療,也會增加準媽媽的心理壓力。
孕中期
接下來我們講講孕中期的産檢。
産科醫院是從孕12周開始建立産科檔案,在12周-28周期間每4周産檢一次。
建卡時第一次産檢:非常詳細,要了解過去的健康狀況要做全面的體檢,包括身高、體重、血壓、骨盆測量。
抽血化驗也要好幾管血:血常規、血型、肝腎功能、乙肝、丙肝、HIV、梅毒、凝血功能、空腹血糖、尿液常規等。
這些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把不能安全度過孕期的媽媽找出來進行治療或者終止妊娠。
在未來的每一次産檢中都要測量血壓、檢查尿常規。
孕期中每個月都要堅持一次血常規判斷媽媽是否貧血。
意義:孕中期的主要檢查重點是胎兒産前診斷,檢查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疾病、是否有結構異常。
胎兒染色體疾病的檢查常用的辦法是唐氏篩查、無創DNA和羊水穿刺。
唐氏篩查:早唐、中唐檢查是染色體疾病的篩查辦法。
中唐在孕13-18周抽血檢查。
化驗血中的激素水平結合孕婦年齡、體重、孕周綜合計算出來的風險度。
唐氏篩查僅僅是篩查,不能确診,有一定的漏診率,準确率在70%左右。
無創DNA:檢查的不是激素水平,而是胎兒染色體片段。
雖然也不是确診的手段,但準确率接近99%。
如果是高危人群或者是經濟條件允許,可以放棄唐氏篩查而選擇無創DNA。
那些不适合做羊水穿刺的高危媽媽也可以選擇無創DNA,比如媽媽患有乙肝、丙肝、愛滋病、RH血型陰性或者是前置胎盤等。
無創DNA檢查的時間是在12周-26周期間抽血。
羊水穿刺:是胎兒染色體疾病的确診手段,這是有創檢查。
當唐氏高危或者無創DNA高危時要做羊水穿刺确診,超過35歲的高齡媽媽也可以直接選擇羊水穿刺。
超聲:是檢查胎兒是否有結構異常的主要手段,在孕18-23周是最佳的檢查時間。
雖然醫學不斷的在進步,産前檢查也不是所有的畸形都能做出診斷,非常遺憾的是會常常漏診,這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但現在超聲醫生已經非常努力了,好多規範要求之外的畸形,比如心髒的其他畸形:房間隔缺損、大血管轉位、胃大泡、小腦蚓部缺失、唇腭裂等,醫生常常能夠給出診斷。
二維、三維、四維超聲的區别
很多媽媽們在做大排畸的時候選擇三維、四維超聲。
三維、四維是超聲科技的一項進步,是在二維圖像基礎上進行三維重建,在診斷胎兒畸形上可能會更有優勢。
但二維圖像(普通彩超)仍然是目前主要的臨床常規檢查方法,不能完全被三維超聲所取代。
另外任何先進的機器不能代替有經驗的超聲醫生。
更多人津津樂道的是,可以給你一張逼真的胎兒圖片或者一張光盤。
在經濟條件欠佳的情況下,認真做好二維超聲足夠了;當有提示可能胎兒異常的情況下,再選擇三維、四維甚至核磁共振。
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在孕中期母親的健康狀況的檢查方面,除了常規的檢查,重點是做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漸增高。
24-28周做糖耐量檢查,篩查妊娠期糖尿病。
肥胖、孕期體重增長過多、父母或者近親有患有糖尿病的孕婦在孕32周要複查一次。
診斷妊娠期糖尿病後需要飲食、運動和藥物來控制血糖。
孕晚期
最後,我們了解一下孕晚期的産前檢查。
孕晚期母親各個系統、器官負擔加重,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症,比如高血壓、心衰、肝腎功能異常等。
因此越是鄰近預産期,産檢越頻繁。
29周後2周複查一次,36周後每周産檢一次。
全面複查
在孕末期複查心肝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複查心肝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全面評估媽媽的健康狀況。
這次評估建議在孕36周左右進行。
如有任何不适都應該報告給醫生并作相應的檢查。重點監控的是準媽媽的血壓狀況。
到了孕末期胎兒有了一定的存活能力,對胎兒的監護也要加強。
一旦發現宮内的環境不适合胎兒,則要終止妊娠宮外救治。
胎兒的監護:主要是胎動計數和胎心監護。
胎動計數:孕30周開始要自數胎動。
胎動很重要,胎動活躍,說明胎兒安好。
胎心監護:36周開始要每周做胎心監護。
沒有宮縮的時候,我們主要看胎動時胎心是否會增快,能增快的說明是健康的;
如果長時間沒有胎動,或者胎動時沒有胎心增快說明胎兒缺氧,必要的時候要終止妊娠。
超聲:懷孕末期要做2-3次超聲,觀察胎兒發育情況,估計胎兒大小,确定胎位,了解羊水情況,評估臍血流、确定胎盤位置,确定是否能夠陰道分娩。
我們了解了孕期檢查的時間表、了解每一項産檢的意義,就能夠認認真真的去安排産檢。
(本文已獲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專家介紹
婦産科醫生王玉玲,副主任醫師,從醫25年。
擅長:治療不孕症、月經失調、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痛經、子宮内膜異位症。
門診時間:每周一、周三全天婦科專家門診。
地址:浦東新區高科西路2699号,二樓B區。
想了解“羊水過多/過少的影響”、“臍帶繞頸是否危險”等孕期相關問題,關注公衆号“母嬰家庭課堂”即可獲取,還有價值30元的語音課福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