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傍晚,我站在過街天橋上,望着遠方绯紅的晚霞,忽然感覺此時北京的天空像是和我在雲南支教時看到的天空重合了。恍惚間,我又想起了那段難忘的時光,久違的思念之情湧上心頭。此時,手機突然響起了視頻通話的邀請,點開一看,屏幕裡露出七八顆擠在一起的小腦袋,正是我想念的那群孩子們,“老師老師,Nuo hati zhuoma(你在幹什麼)?”熟悉的面容,熟悉的開場白,我落寞的情緒瞬間一掃而光,不禁開心地笑起來......
結束支教已經一年多了,我和孩子們仍然會時常視頻聊天,他們總是會用哈尼語來“考驗”我,聽到我仍可以用簡單的哈尼語回應他們,他們就會表現得很開心。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話題大都圍繞着學習、生活以及學校的一些變化。孩子們也會問我:“老師,你什麼時候再回來教我們啊?”工作忙碌的我并不能準确地回答他們這個問題,隻能告訴他們:我一定回來看他們!
結束支教回歸都市後,我入職到了《意林》雜志社擔任編輯工作。我想一種生活方式的結束,并不意味着一段關系的斷裂。雖然現在的我不能給他們上課、不能帶他們寫詩、不能陪他們一起散步……但我卻希望以另外一種方式,給予他們一些遙遠的幫助。
偶然的一天,我照例在工位上翻看雜志,正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一個念頭忽然閃現在腦海中:如果能讓孩子們的詩歌刊登在雜志上就好了!我想,哪怕就是小小的一個角落,哪怕稿費才幾十元,但如果能讓大山孩子們的詩歌被更多的人看見,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和認可。
在和雜志社的領導溝通後,孩子們的詩歌開始在《意林·全彩Color》上陸續刊登。刊登的第一首是俄垤小學五年級李福春的詩歌——《太陽與陽光》,就在定稿的當晚,我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壓得很低,旁邊還有隐隐的笑聲,在我不斷地“盤問”下才知道,竟是李福春同學和她的一群室友。我端起老師的氣勢,問她們:“為什麼這麼晚了還不睡!”她們激動得不行,叽叽喳喳地說:“老師,我們很開心,睡不着……”聽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聲音,我知道我做的這一切都有了意義。意外的是,在李建邦同學的詩歌《我看見風》刊登之後,他的媽媽也聯系到了我,說她和建邦爸爸都非常高興,還特意問我在哪裡可以買到雜志……
來自孩子們的喜悅和家長們的認可,讓我更加堅定了要繼續為孩子們争取發表作品的決心。我想,留守孩子身上的每一點變化,都能夠讓不能長期陪伴在她們身邊的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這樣,小小的詩歌便承擔起了另一份“職責”。
脫離支教老師的身份已經一年多了,現在的我依然能時常回想起和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那時的快樂、汗水、感動,永遠真實而鮮活。雖然我的支教工作結束了,但我和孩子們的故事仍在繼續。即使現在身處山的這一邊,我依然想讓孩子們知道,山的那邊不是另一座山,而是可以努力抵達的夢想之地。他們的未來會像俄垤山頭升起的太陽一樣,耀眼,燦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