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詩詞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品簡介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袅娜;後兩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将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賀知章,唐代詩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為人曠達不羁,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全唐詩》存詩十九首。其寫景之作,清新通俗,無意求工而有新意。
詩詞鑒賞
首句寫樹,用碧玉比喻,把柳樹描寫得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寫出了柳樹一身嫩綠,充滿青春活力。
第二句寫柳絲,承接第一句的比喻,把柳絲比喻成美女身上綠色的絲織裙帶。
三四兩句寫春風。第三句由“綠絲縧”繼續聯想,提出疑問:這些如絲縧一樣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設問之中贊美巧奪天工的細細柳葉;最後一句給出答案,是二月的春風姑娘那靈巧的玉手手持剪刀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拟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别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這首詩的構思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
妙喻鑒賞
這首描寫春柳的小詩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為詩中通篇妙喻。第一以“碧玉”喻柳葉柳枝,表現晶瑩剔透的綠色;第二以綠絲縧喻柳條,形、色、神兼備;三以剪刀喻春風,化無形為有形,突出了春風的靈巧,新穎别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