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喬布斯在2007年發布第一款iPhone以來,這款智能手機就徹底改變了手機行業的面貌,而手機本身也收獲了各種好評。
然而,有一樣表揚是iPhone從來沒有獲得過的,那就是“信号強度”。
從早期進入國内的iPhone 4,到最新的iPhone 13系列,“信号好”這樣的誇獎從來沒有在iPhone身上出現過。小黑随手一搜,都能找到對每一代iPhone信号的吐槽。
不過,這一問題或許将在幾年内得到改善,傳說中的蘋果自研基帶似乎即将登場。
蘋果還未發聲,高通率先“洩密”
關于自研基帶,蘋果始終沒有發表任何消息,隻有郭明錤這類專業爆料人士才對蘋果自研基帶進行過預測。
在今年5月,他曾表示蘋果的5G基帶芯片可能會在2023年的iPhone機型中首次亮相。雖然郭明錤的爆料一直以來都有着較高的準确性,不過這一預測在當時并沒有旁證可以參考,再加上關于蘋果自研基帶的消息多年以來真真假假,也就沒有太多人當回事了。
▲ iPhone 12開始,蘋果重新開始使用高通基帶
但在剛剛結束的高通投資者大會上,高通CFO阿卡什·帕爾希瓦拉(Akash Palkhiwala)公布的預測數據則讓大家開始重新評估蘋果自研基帶的未來。
根據他公布的預測數據,到2023年,高通僅會向蘋果提供iPhone所需基帶芯片的20%,而在2024财年結束前(2024年9月前),高通的總收入中,來自蘋果的收入将降至個位數。這些數據或許說明,蘋果自研基帶真的要在2023年登場亮相了。
其實,蘋果自研芯片的傳聞一直不斷。2019年,蘋果整體收購英特爾的基帶業務,也正是為了自研基帶而做的舉措。
從2019年到2023年,4年時間或許真的足夠蘋果打磨一款基帶芯片,iPhone的信号也有希望到那時得到改善了。
基帶不是關鍵,設計才是重點
信号問題困擾了iPhone十幾年的時間,什麼時候iPhone的信号能得到改善,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之一。
不過,即便大家都知道基帶芯片與信号質量有着直接的關系,但恕小黑直言,換用自研芯片并不見得能讓iPhone的信号變得更好。
基帶芯片的實際作用,類似于電腦上網所要使用的“貓”,即調制解調器(Modem),它的作用是處理手機将要發射到基站的信息,并處理從基站傳來的信号。
簡單地說,就是處理信号。
但在手機通信過程中,還有許多其他工作要做,例如信号的發射、接收,就需要另外一組元器件:射頻前端和終端天線完成了。
射頻前端,是用來放大、切換、過濾不同頻段信号的元件,它直接決定了手機通訊傳輸的距離和質量。而終端天線則是直接用來發送和接收信号的元件。這兩類元器件不僅在手機中非常重要,在iPad、筆記本電腦,乃至遙控器中,都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在采用了高通基帶的iPhone 12系列和iPhone 13系列上,iPhone的信号依然乏善可陳,原因就可能出在射頻前端和終端天線上。
▲ 華為P40的射頻部分
特别是終端天線的設計,是影響iPhone信号表現的一大原因。在這一方面,蘋果一直以來都有着自己的想法(然後就翻了車)。
早在iPhone 4發布後不久,關于iPhone 4信号問題的吐槽就充斥了整個互聯網,而造成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就是天線設計。
而在首款5G iPhone:iPhone 12系列上,由于供應商提供的5G天線模塊尺寸過大,因此蘋果決定再次由自己操刀,設計iPhone 12系列的5G天線。
因此小黑覺得,不論可能在後年登場的蘋果自研基帶實力如何,如果不在射頻模組和天線設計兩方面下點功夫,那iPhone的信号依然隻能停留在“夠用”的程度,困在地下車庫中的iPhone用戶們,依然脫不了困。
另外,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蘋果的首款自研基帶将大概率是外挂基帶。至于什麼時候可以用上功耗更小的集成基帶,讓iPhone不再與充電寶強綁定,小黑也隻能拭目以待了。
圖源:高通官方、百度搜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