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當月經異常時,不少女性朋友表示什麼都不要,隻求月經正常,希望月經每個月都能準時來,然後正常地走。
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及個人體質等多方面的影響,女性朋友或多或少會出現月經異常的問題。尤其是年輕女性,極易出現月經不調的情況,其中月經量少較為常見。那麼月經量少該怎麼辦呢,可以吃什麼來調節?
如何自查月經量少?
正常來說,每個月總的失血量在20—60毫升之間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是少于20毫升,那麼就說明這個月的月經量偏少。但是這20毫升也難以衡量,大家該如何自查自己是否月經量過少呢?
如果每次月經的持續時間隻有 1-2 天,月經量最大的幾天,白天用 1-2 片日用衛生巾即可,以及點滴出血,甚至用護墊就能解決,隻要符合其中一個條件,那麼就可認為是月經量過少。
月經量少可以吃什麼來調節?月經量少可以吃什麼來調節呢?在回答這一問題前,各位女性朋友需要先自查是什麼類型,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有效調理。
1、血瘀型
表現:月經常推遲到來,經量過少,經血有血塊,且顔色呈紫色或暗黑色。每次來月經時,小腹會有疼痛感。排出血塊後,疼痛感有所減輕。
食療:益母草12克,雞蛋1個,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吃蛋喝湯。可在月經來之前的一星期飲用。
2、痰濕型
表現:體型以肥胖為主,月經來前胸口容易悶脹,月經常延後,月經來潮時經量偏少,且白帶偏多。
食療:山楂、陳皮和荷葉各10克,加水煎湯,日常可代替茶飲。平時還可多吃些白蘿蔔、海帶等祛痰消脂的食物。
3、血虛型
表現:多患有貧血,經血顔色偏淡,臉色蒼白或蠟黃,容易出現頭暈、心悸等症狀。
食療:熟地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烏骨雞半隻、生姜3片,加适量水炖熟,還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蔥等調味料。日常還可吃些養血的食物,如菠菜和蘋果等。
4、宮寒型
表現:月經推遲,經量較少,經血顔色偏暗。月經來之前和來潮時,小腹冷痛,疼痛劇烈時會臉色發青,四肢冰冷。
食療:艾葉10克、生姜15克,加水煎煮剩半碗時倒掉渣。将雞蛋打碎,蛋黃和蛋清與湯汁一起煎煮,待雞蛋熟後服用,每日1—2次。注意艾葉的日用量不宜超過60克,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