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如果到醫院檢查身體,很多情況下都會驗血。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麼症狀不同的疾病都要用驗血來檢查呢?其實驗血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檢查方式,通過儀器檢驗後,醫生就能分辨出患者存在哪一方面的問題。
血常規檢測會有很多的項目,一般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小闆等。其中呢?每一種項目的數值異常可能意味着你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
1、白細胞
白細胞可以殺死入侵的病菌,當我們體内的白細胞含量過高時,則可能是身體産生了炎症或細菌感染。具體的感染部位就要結合其他症狀分析,比如伴随着咳嗽、痰多,那麼就可能是肺部;如果是耳朵流膿,也可能是中耳炎;如果是全身淋巴結腫大,那麼還可能是惡性的血液疾病。
2、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它的增多或減少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如果中性粒細胞數值過高,則可能出現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出血、惡性腫瘤等問題。當中性粒細胞數值過低時,則可能會出現傷寒、麻疹、流感等問題。
3、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其實也屬于白細胞的一種,它具有免疫識别功能,根據具體功能的不同,又分為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以及自然殺傷細胞。淋巴細胞的增多一般意味着機體出現了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此外一些器官移植的患者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器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
4、嗜酸性細胞
噬酸性細胞又分為生長激素細胞和催乳激素細胞,使我們進入青春期後甲狀旁腺内出現的一種細胞。如果這種細胞的數值增多,那麼很可能就是過敏或者寄生蟲感染導緻的。
5、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我們常說的貧血,那麼貧血的患者再做血液常規檢測就會顯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明顯減少,此時,醫生在通過一些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就能夠給患者确診是否患有貧血了。
6、血小闆
血小闆能夠形成止血栓子,有着凝血的功能,如果血小闆的數值發生變化,往往也代表着身體出現了問題。血小闆增多常見于缺鐵性貧血、骨髓性增生疾病、癌症等疾病,血小闆的減少則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以及巨大血小闆綜合征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