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秋天養脾胃,3種“黃金菜”絕不能錯過!還能防癌通便,體虛、便秘的人必吃
經過一個夏天的濕熱攻擊和貪涼刺激,入秋後,人的脾胃相對來說都比較虛弱。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負責将人體所需營養轉運吸收,并散布到全身。如果脾胃一虛弱,身體便缺乏動力,食欲不振、拉肚子、便秘等各種小毛病就找上門來。
圖源:壹圖網而在五行中,黃色屬土,對應人體的脾髒及胃。因此,秋季養護脾胃,日常飲食不妨多吃點黃色食物——
秋天養脾胃,最該吃這3種“黃金菜”!
1、南瓜
都說“秋瓜壞肚”,這是因為大多數瓜類偏寒涼,因此不建議秋天多吃。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南瓜,卻是個例外。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益脾胃、養護肝氣功效,對久病氣虛、脾胃虛弱、食少腹脹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圖源:壹圖網
更重要的是,南瓜在保護胃粘膜方面上也有一手!南瓜富含膳食纖維和果膠成分,其中果膠能保護胃腸道黏膜,讓其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潰瘍的愈合,從而養護脾胃。同時,它還有助于促進潰瘍面愈合,尤其适合胃病患者食用。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食用南瓜能預防胃粘膜潰瘍。
圖源:壹圖網
南瓜除了有助養脾胃外,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這同樣要歸功于南瓜富含的膳食纖維和果膠,這些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腸道排空,幫助排便,從而減輕腸胃負擔。此外,果膠還能和體内多餘的膽固醇結合在一起,可以使膽固醇吸收減少,血膽固醇濃度下降,再加上南瓜的熱量很低,因此,三高患者也可常吃。
秋日想要養好脾胃,不妨将南瓜搭山藥一起吃。山藥同樣能補養脾胃,還可補虛、增強抗病能力,搭着南瓜一起吃,既能養“後天之本”脾髒,又能補“先天之本”腎髒,很适合秋天吃。
食療推薦:南瓜山藥盅原料:南瓜一個,山藥30克(或可根據南瓜容量大小調整)。
做法:山藥蒸熟後碾成糊狀,南瓜切掉頂部,放在碗中;将山藥糊放進南瓜内,隔水蒸30分鐘,然後根據個人口味調味,鹹、甜均可。
作用:這是國醫大師鄧鐵濤鐘情的養生食譜之一。這道菜能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口感細軟、清淡,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都方便食用。
圖源:壹圖網
注意:南瓜的選擇,品種上沒有特殊的講究。為便于制作,建議選個較小、方便操作的。
2、紅薯
秋天正是新鮮紅薯上市的季節,它可謂是美食界的“大衆情人”,味美價廉,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愛。紅薯可不僅味美那麼簡單,還有不俗的養生作用。中醫認為,紅薯入脾、腎二經,既能滋補脾胃,又能夠滋補腎陰,使人身強體壯。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可使人“長壽少疾”。這評價不可謂不高!
圖源:壹圖網
值得一提的是,紅薯還在通便和防癌方面表現優異。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吸收腸道内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便,這有助于緩解便秘(尤其是老年性便秘),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預防腸癌的發生。此外,紅薯還含有較高的類胡蘿蔔素和獨特的類黃酮成分,它們都有助于預防癌症的發生。
如果想要保留更多的營養成分,又想吃得健康:最好是選擇蒸着吃!當然了,縱使紅薯的好處那麼多,那也不能完全代替主食,否則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再說,紅薯吃多了,容易在人的胃腸道内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腹脹、打嗝、吐酸水等不适。因此,吃紅薯一定要注意控制量。根據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的薯類攝入量為50~100克,也就是說一天吃一小根紅薯就夠了。
圖源:壹圖網
小提醒:表面有黑色、褐色斑塊,且内部呈黑綠色的紅薯,千萬不要食用,否則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嚴重還會造成肝腎損傷。最好不要空腹吃紅薯,否則會産生大量胃酸,使人有“燒心”的感覺。
3、玉米
玉米,也叫“珍珠米”,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從古至今都備受大衆寵愛。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經、腎經、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健脾滲濕、平肝利膽的作用。《本草綱目》認為,玉米能“調中開胃”,《本草推陳》則稱它為“健胃劑”。因此,入秋後脾胃不好或食欲不佳的人,平時可以多吃點玉米。
圖源:壹圖網
玉米既可煮着吃,也可用來熬粥,還可磨成粉來做窩窩頭等。但要說最養脾胃的吃法,那還得是熬粥。食療推薦:玉米碴子粥做法:把打碎的玉米粒和芸豆泡軟,倒入鍋中,大火煮開,然後改用小火熬,等玉米煮開花,一鍋香噴噴的玉米粥就熬好了。除了食療養脾胃外,平時我們還可以按揉下“養脾胃第一穴”——
常按揉“養脾胃第一穴”,脾胃一天比一天好!中醫認為,中脘穴是胃經的募穴(即經絡中氣血最充足的地方),被認為“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常按揉中脘穴,有助于脾胃恢複運化功能,把體内的濕氣、寒氣運出體外,達到養脾祛濕的目的。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
圖源:家庭醫生原創
按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按揉,15~20分鐘為宜。小提醒:飯後不适宜馬上按揉,可以休息20~30分鐘後再進行。
(養生每日推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