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16:41:44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1

尹延新 1941年生于濟南,号舜耕山翁,白石齋主。原濟南畫院副院長、濟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濟南畫院名譽院長、山東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山東八大山人水墨畫研究院院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擔任高職美術師(高級職稱)評委和高職美術師理論考題組成員。

白首唯有赤心存 丹青不知老将至

—— 尹延新先生的老格與新變

“坐卧一樓間,因病得閑,如此散才天或恕;結交千載上,過時為學。庶幾秉燭老猶明。”這是林則徐的一副對聯,很能寫出此時我的心境。于我,一病經年,不便外出,坐卧鬥室,屏絕人事,時時展對書畫,權且為卧遊之樂,而友朋時來問訊,更覺是人生樂事。前幾天,尹延新先生來訪。年近八旬的尹先生一頭銀發,仙風道骨、俨然”舜耕山翁”也。人登壽域,尹先生已很少外出,視”閉門讀書、尚友千古”為人生樂事。讀書多了,畫裡畫外的感悟也就多了。若以生肖論,尹先生剛好大我兩輪,算是忘年交,但尹先生有高士古雅之風,不擺一點架子,視我為知己同懷,談吐駿快,高論叠出。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2

蛙聲豐年 136cm×68cm 2012年

近年來,尹先生潛心傳統,在浩如煙海的繪畫史中辨析中國畫的規律與本質,辨析水墨藝術風格、流派、手法的源頭,辨析書畫藝術的哲學淵源與藝術原理,都有會心的領悟,談吐之間不時閃現着他的審美高度與獨特見解,特别是對當代語境下中國畫的筆墨問題,以及中國畫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觀念問題,他都有很好的切入角度、觀念與方法。聽了尹先生一席談,讓我對尹先生的畫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此番,尹先生攜畫而來,以梅蘭竹菊四屏相贈,高情盛意令我感動。展對尹先生新作,欣喜之中我即搜綴裝池,蕭齋素壁間挂此四幅,頓覺滿壁生輝,幾淨窗明,那種與梅同瘦、與竹同清的清雅感受一下子傳遍全身。“人生有味是清歡”,人生曼妙的風景就是内心那份感動的況味-----淡定從容,溫暖沁心,清雅迷人。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3

荷塘月色 136cm×68cm 2012年

自來畫竹者不乏狂态醉意者,似乎隻有臨風長嘯者才覺滋味風韻别于凡俗。尹先生則不然,他寫竹平中求奇,筆墨簡括精煉,不激不厲,意境卻閑靜清幽,而筆勢縱橫處,寥寥數筆即墨氣淋漓,蕩盡脂粉華靡之态,那種秀麗明快的情調卻是閑适野逸的詩意表達,直抒性靈,是典型的文人畫。

蘭為王者香,在花卉中,蘭是一個聖潔的秀者。尹先生寫蘭,墨際毫端皆有自我風神,蘭葉葳蕤的線條縱橫飄逸,花朵則以淡墨稍加暈染,折射出永恒恬靜的意态。有道是“一生蘭半生竹”,尹先生的蘭花清淡秀雅,瘦勁妩媚,疏影逸蕩,清曠自怡,冷香四溢,蕭然物外,實為蘭花精神寫照者。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4

荷塘清韻 136cm×68cm 2012年

尹先生寫菊花,筆法依然是枯濕濃淡兼施并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觸的融合,表現菊花的氣象神态,高遠淡逸,又常以粗筆寫意,骨力遒勁,渾然有氣勢,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既得淳雅之趣,也得沉郁之氣,細加品味,仿佛亦有禅意拂蕩。

曆來文人騷客寫梅者衆,且多以梅寫人,借以表達人生際遇和個人情志,“數點梅花天地心“,尹先生深谙此意,他寫寒梅,疏密有緻,虛實相間,筆法老熟,構圖簡約沖淡,立意高遠清逸,“人與梅花一樣清”,正是畫外之意、言外之聲,人淡如菊、超然物外的意境着實耐人尋味,正是對客觀自然的真切會心與感悟。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5

風靜竹平安 136cm×68cm 2012年

“萬物并作,吾以觀複”,梅蘭竹菊是世間君子。清閑之時,目光常常與尹先生畫作相遇,滿眼望去,蒼茫渾然,宛若天成。以物觀人,在我看來,尹先生就是有着君子之風的溫雅長者,就像他的畫作表達的那樣。我品得出,尹先生的畫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變化:刻意雕琢少了,那種不疏不繁、不枝不蔓、松緊自如、悠然從容,是成熟的味道,就像感觸四季輪轉,秋的意味漸漸濃了,秋的色彩也越發明豔了起來。那種汰繁抑浮、一歸于樸的闳肆之境也正是人生的況味,藝術的化境。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6

清風滿乾坤 136cm×68cm 2012年

一藝之成,良工心苦。畫家的生命氣象、人生曆練、智慧心悟正是通過畫作一點點傳達出來的,尹先生人登壽域,藝攀高峰,正進入藝術上新的境界。中國畫強調“心印”,也就是說,繪畫的空間形态是心靈的顯現,中國畫不僅靠“學”,還須靠“養”,繪畫成功的關鍵還在于“火候”的把握,不在知識,而在智慧感悟和獨特的精神境界。古人說“畫中老境,最難其俦”,意即那種“思清格老”的畫作正是“技近乎道”的标志。毫無疑問,繪畫中的老境是很難達到的極高境界,古拙老辣是自然天真的表現,是超越法度以臻從容自由的境界。你看,尹先生一筆在手,潑墨揮毫,物我兩忘,信手拈來,不期遇而遇,不知其然而然,畫面中撲面而來的是氣息、氣象、氣度,揮灑而出的是一片天籁,正如流水清冷,閑雲高素,是人生格調的自然流露,而其标寄蕭淡,度越流輩,表達出的正是人品與畫品的統一。

白甲蒼髯經典語錄(白首唯有赤心存)7

翠影清姿 136cm×68cm 2012年

“白頭唯有赤心存”,可喜的是,尹先生的老境充滿着絢爛平淡的意味,是腴潤纖濃中的自出高格;淡雅的水墨中充盈着恬适 之情和悠然意趣,正是遠規矩、超法度的自由自在的藝術化境;筆墨酣暢、意趣高古也正是自然、中正、圓融的人生格調。“藝枯在潤,藝老在嫩”,尹先生筆耕不辍,精進不懈,其藝術生命力仍在郁郁勃發之中,“丹青不知老将至”,是之謂也。

唐僧鸾《贈李粲秀才》詩中有句:“前輩詩歌唯翰林,神仙老格何高深。鞭馳造化繞筆轉,燦爛不為酸苦吟。”詩句的意蘊頗能解悟指迷:或古或今,或華或樸,或老格或燦爛,或詩歌或繪畫,似乎皆能以一詣繩之,那就是“鞭馳造化繞筆轉”,造化為大,自然為上。不知然否?尹先生有以教我。

作者:(常誠,1965年出生于江蘇連雲港市,1988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職業報人,學者型書法家,山東大學東方書畫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藝術評論獲得首屆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新聞作品獲得山東省新聞一等獎;書法幼承庭訓,大學期間浸潤于山東大學文化藝術氛圍,獲益于諸多名師指點,追随蔣維崧先生學習多年。書法從唐楷入手,後習二王行書,受蔣維崧先生熏陶,于甲金文字用力尤勤。書法作品面貌清新,自然雅逸,追求書卷氣息與文化意味,含蓄不張揚,平實意味長,正所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而已。)

常誠先生,您辛苦啦,謝謝您為我寫的評論文章,文章寫的很有水平!花鳥畫並非純粹意義上的技法。以意使法的是精神外化物,我自身各方面修養還不夠,很難走到意境,随着年齡變化,悟到中國畫已不是單單的筆墨技法,而是畫人生畫修養啊!——尹延新先生讀了文章後的深情回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