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用戶:風pin
現在說起大衆SUV的名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會一臉問号,探歌探影探嶽,途铠途觀途嶽途昂外加L或X的組合很容易搞混,去4s看車之前都要先查一查到底是一汽大衆還是上汽大衆的産品以免抓瞎。毫無邏輯的命名方式将車型認知門檻擡得非常高同時嚴重降低了車型辨識度。這次筆者深度體驗的T-ROC探歌是一汽大衆SUV産品線從低到高第二款,定位小型SUV的探歌除了大衆高級的品牌光環,開起來怎麼樣?DQ200匹配在探歌上會不會拉垮?相比同價位對手如何選擇?筆者借着出遊機會租了一台來一探究竟。
車型:2021款T-ROC探歌280TSI(低配),國6B排放帶GPF
動力系統—
21款探歌全系都是280版本,高功率EA211 幹式DQ200的組合對于筆者再熟悉不過,畢竟之前離合器糊掉多次最後被迫賣車的A3就是近似總成。但再開探歌筆者發現調教區别還是非常明顯的。日常駕駛(D模式)探歌油門邏輯非常慵懶,經常踩下近一半行程車都沒啥反應,變速箱也不降檔。此時轉速不到2000渦輪也起不來正壓,遇到上坡路段偶爾還會輕微拖檔。而當踏闆行程踩過一半,變速箱會突然降一至兩個檔,引擎上到扭矩平台來個動力躍升。開探歌逐漸踩下油門的過程有點像叫醒一個熟睡的人,嘿起床了,沒反應。起床啦,還沒反應。他喵的快起床!人一下彈起來:嗯!嗯?
不願意降檔加上動力躍升讓探歌油門響應像個台階很不跟腳,日常駕駛探歌總會感覺動力系統脫節,想要開順需要很長時間摸索其節奏(精确拿捏不走與竄之間的油門深度)或者直接躺平,這與之前國5排放A3天壤之别。如果說油門不線性隻是影響駕駛體驗,那降不到最低檔位可以說是标定缺陷了,這個問題嚴重封印了探歌動力水平。如果捂住尾标讓我盲猜可能會認為是230低功率版本。需要說明,在行程中筆者按要求加注的95号汽油,并反複嘗試過幾十次情況完全相同。具體是探歌從60km/h巡航狀态kick—down(踩下全力加速按鈕)隻能降到3檔無論D或者S模式。這時隻能從3200rpm開始幹拔而實際上手動模式可以退入2檔,體感上二檔加速明顯快了很多。同樣的從100km/h巡航轉換到全力加速,變速箱隻允許降至4檔,但手動模式可以降到3檔。即便是3檔5000rpm轉速距離6500rpm紅線還有挺長的距離。這樣的标定問題抹平了探歌相比同級别2.0自吸對手(chr,cx-30)的動力優勢。
當然探歌也有比之前A3或者其他近似總成的大衆車做的好一點的地方,例如起步過程以DQ200來說表現就算不錯,抖動和頓挫可以接受。即使打開autohold和啟停俗稱DQ200噩夢起步模式,探歌也隻是框!的一闖随後借着闖的勁頭就換到2檔了。另外,穩定踩踏深度的加速過程整體還算比較連貫,渦輪進來突然“起飛”打亂節奏的情況在探歌上優化的比較好。探歌油門雖然随深度反應非常慵懶但随踩踏速度的響應還是比較敏感的。也就是慢慢踩到一半可能才降檔發力,而腳下快踩逗一下油門可能剛踩30%就已經連降兩擋了。
激烈駕駛手動模式也是加分項,變速箱預位判斷非常激進中低轉速降檔比升檔快很多并且降檔自由度很寬,降至1檔都毫不猶豫。另外筆者特意在山路反複嘗試高負載升降擋沒有出現A3之前離合器打滑似的異響也沒有傳來燒糊的氣味。非常不錯!
操控回饋——
雖然日常代步駕駛體驗相當難受但是進山以後探歌就像活了一樣,操控感給了筆者很大驚喜,在山路開探歌小跑有挺強的樂趣。首先是制動踏闆,踏闆力很大有些沉重是直男喜歡的力度,初段緊緻沒有任何虛位。雖然是普普通通的單活塞卡鉗但從快速踩踏到制動力建立速度極快,有點ap競技卡鉗的味道,入彎前的制動過程探歌總能給人信心。
從制動過程到入彎轉換時車頭響應不錯,作為高底盤SUV避震器中後段支撐算相當好了。探歌的動态不是那種車尾非常靈的前驅車,例如三門版mini轉動方向像撥動杠杆,極限範圍内mini給人車尾感覺非常滑,一轉車尾就扭過來推着車頭入彎。探歌算是操控感很好前驅車的另一種風味,轉動方向入彎過程車尾不會扭動,但這個過程能讓駕駛員清晰感知前輪狀态,給人提着前輪往彎中送的反饋。
出彎階段,EA211偏向中低轉發力特性讓探歌出彎足夠力。即使ESP全開遇到扭矩過大車輪打滑的情況,介入也非常柔和幾乎在車頭往外滑的一瞬間才會介入限扭,而不像一些車輛突然切斷或者過度幹預動力。同時還要再誇贊一下變速箱手動模式,關閉ASR手動1檔即使瘋狂打滑觸碰紅線也不會立刻升檔,大部分情況下隻要不超轉檔位都能搶着降下去。
進山之前,筆者完全沒有想到探歌山路操控感會成為整車最大的亮點,就像一個平時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人突然剪了胡須,細節考究盛裝出席在你面前一樣讓人眼前一亮。日常代步慵懶脫節的動力系統一下子激進起來,升降檔飛快出彎有力;日常過濾很一般,顫動多且散的避震器後段支撐硬朗,無視自己高底盤SUV的身份;日常手感一般甚至高速中位都有些飄的轉向系統卻能在過彎時讓駕駛員清晰感知前輪狀态;這些組合起來讓我得出超出預期的觀點:10幾萬想買操控型SUV探歌很好的選擇。
效率與油耗——
測試探歌高速油耗當天25度開空調,總裡程113km,平均時速94km/h。最終表顯油耗6.4L/100km,而跳槍加油實測值卻達到了7.69L/100km,由于相差過大,我認為車和加油站肯定要有一個背鍋的。但由于行程限制,未進行更長裡程重複測試。若探歌高速油耗在6.4L/100km-7.7L/100km之間,即使考慮到SUV風阻高速路上下坡較多的情況,筆者仍然認為探歌動力系統效率一般。
P.S.城郊混合路況,累計50km,平均時速46km/h,我跑出的表顯油耗6.8L/100km僅供參考。
動态質感與NVH——
動态舒适性方面,避震略松散顫動多NVH很差。上文表揚了探歌激烈時避震器支撐性,但遺憾的是日常代步應對坑窪颠簸探歌避震會失去韌性,震動吸收有時也無法一次性到位會有多餘顫動。轉向手感不算出色,扣分點在低速略沉重同時高速行駛中心區域有些模糊,中心感差。探歌對橫風比較敏感,轉向标定對于輕微修正時反饋不佳會加劇恐慌。另外,探歌高速行駛靜谧性差,轟隆隆的胎噪路噪伴着A柱風聲讓本就不咋地的音響變成聽個響。引擎中高速高檔位再加速過程還會有明顯的抖動傳入車内,從方向盤和踏闆都能感覺出來。
靜态方面——
前排高分後排一般,尾箱空間不錯。探歌前排乘坐感受很棒,坐姿低,方向盤握感很好,外加巨大的調節幅度,長時間駕駛疲勞感低。美中不足是座椅肩部突出較多背膀較寬的人會隔。後排腿部空間不錯,但是乘坐感覺不理想。坐墊很厚前部上翹,配合大衆祖傳突出來的頭枕,人坐進去感覺折角小于90度被夾在中間。
後備箱可以很容易放下兩隻大行李箱(24 26)外加一些提包,強于CHR這樣的對手。儲物方面無功無過,但總有些細節需要吐槽,例如排檔及後方杯架位置設計很低沒有合理利用空間做出多變的中央扶手箱或者上下雙層儲物格,實際上探歌扶手箱小的可憐約等于擺設。
内飾還是上時代大衆祖傳的布局,視覺上相當樸實但功能用起來順手。低配亮點配置例如LED頭燈,基礎巡航,中央屏幕(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清晰度上乘反應速度不錯,還支持Carplay)對于筆者這樣硬核人士足夠用了。用料方面,除了方向盤座椅和排擋頭其他全是敲起來啪啪響的硬塑料。
與同價位對手如何選擇——
探歌在路上能見度挺高,我猜很大比例買家選購探歌時的需求隻是一部空間OK,相對小巧,用來日常代步的小SUV,但遺憾的日常代步我想不出來哪個同價位對手比探歌難開。如果将M20A CVT組合的CH-R和探歌相比,那日常代步體驗是天堂地獄般的差别,前者順滑流暢後者慵懶脫節,同時CH-R熱刀切黃油般的轉向手感與柔韌的底盤更是能把探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如同标題所說,這是一台偏離了很大一部分用戶需求的非典型大衆,将自己優點刻意掘地三尺埋起來等你發現時可能是一臉驚歎與問号。外觀看起來平平無奇,代步也是懶洋洋的,然而這些都是僞裝,一進山你才會察覺事情并不簡單。雖然文章很大篇幅都在吐槽探歌,但是筆者開完其實還有些回味,因為他很有性格隻是不适合大部分探歌潛在買家。當然,如果你需要一部10來萬小SUV家用,卻仍然有着追風少年的内心開車激烈的話,探歌會是你很好的“僞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