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睡眠,你知多少?
睡眠作為一種生理過程,是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人體很多活動在睡覺過程比清醒時更活躍,會消耗更多能量,糖分和氧氣燃燒也會更加快速。在睡夢中我們體驗的另一個世界與現實中世界幾乎一樣真實。
晚上睡覺是補充體力最好的方式,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養生方式,自古以來就有”不覓仙方覓睡方“的傳說。高質量睡眠不僅能消除疲勞,而且在睡眠過程中又重新補充了身體所必須的物質,為第二天的活動和工作保證了足夠的精力。想維持身體康健,就必須使睡眠和活動交相更替,以取得平衡。
那麼怎樣的睡眠才算是優質睡眠呢?
針對這個睡眠質量的問題,早在2017年,美國睡眠協會就發布過一份"睡眠質量建議",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份來自權威機構關于睡眠質量的推薦指标,報告提供了有關于優質睡眠的自測,大家不妨對比一下自己的情況:
(1) 入睡快,入睡時間在10~15分鐘
正常情況下,人躺在床上10~15分鐘就能睡着,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點,就說明存在入睡困難問題。當然這不排除未做好睡覺的準備又或是睡前玩手機或電腦造成的。
(2) 睡眠深,呼吸深長不容易驚醒;
(3)在床上,約有85%時間在睡覺
你可以用睡眠效率公式(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在床上的時間)算出睡眠好壞。
(4) 醒來後能快速入睡
一般來講成年人突然醒後能在20分鐘内安然入睡,而老人則需要半小時,這種說明睡眠質量還不錯。但如果醒了就再也睡不着,這就是早醒,同時也是其中一種睡眠問題。如果一個人在7天内就超過三天睡不着覺,且持續三個月,這就屬于失眠,可以考慮看醫生了。
(5) 白天頭腦清晰,清爽舒适,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睡眠欠佳時,入睡時間長達30~60分鐘以上,難以入睡;睡眠中醒來至少一次以上;第二天清晨或白天仍感覺疲倦乏力、頭腦昏沉、精神萎靡不振。
睡眠對于我們來說如此重要,為什麼會經常失眠呢?
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像是身體方面或精神方面的疾病等。總結有下面幾點:
(1) 違反生物鐘:像是黑白颠倒工作者、出國旅遊穿梭不同維度,有時太興奮也睡不着,但比較短暫;
(2)承擔太大壓力:人遇到太大壓力,像工作、學習、考試、金錢等方面超過了人能承擔的負荷,就會造成晚上難以安眠。當代生活節奏快,壓力越來越大,會産生緊張、壓抑等情緒,神經長期處于緊繃狀态,造成神經衰弱,就會出現淩晨失眠現象。
(3)原發性失眠:通常是先天操心型的人,容易緊張、焦慮,有時睡眠質量也不好,遇到重大壓力就更睡不着了。還有些原發性失眠者,可能找不到任何原因。
(4)睡中異常,如打鼾等::睡中異常包括打鼾、夜驚、夢遊、睡驚、夜間癫痫及睡眠癱瘓等,都會影響正常睡眠。其中打鼾最為常見。打鼾又叫做呼吸暫停綜合征,有這種行為的人群,呼吸道容易閉塞,導緻呼吸暫時停止,引起大腦缺氧讓人驚醒,有時還會伴随頭痛、胸痛等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或改變睡姿,防止壓迫心髒。
(5)藥物:如有些人服少量類固醇會失眠,大量則精神異常。平喘藥如支氣管擴張劑使心跳加快,興奮神經而睡不着。
(6)醫源性:醫生給病人安眠藥或病人自己服用安眠藥,久而成習慣,最後藥物也失效了,夜夜便會失眠。
但在中醫看來失眠多數因肝火旺盛所緻,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醫認為肝藏血,主疏洩,肝氣郁結就會使髒腑功能失調、氣血兩虛,進而導緻肝火過旺無法排解,而血歸功于肝,氣血失衡必然就會導緻夜晚失眠。
所以針對失眠患者,楊護士長建議:日常需多注意這3個細節:1、作息有規律,養成自己的生物鐘
人體有個生物鐘,當你生活規律,睡意往往會在每天晚上差不多的時間向你襲來,向你發出睡覺訊号,如極度疲倦,眼睛模糊,腦袋反應慢,精神不集中,身體感覺冷,以及我們最熟悉的打5哈欠等。這時如聽從你身體的這些“明示”,上床睡覺,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内睡着。這時是入睡的最佳時機。過了這個時機,你的醒覺意識又會升高,變得很精神、清醒,到那時再去睡覺,就要費力得多。
2、睡前少喝水
夜間陽人于陰,髒腑功能減低,大 量飲水傷脾,水濕内停。且睡前大量飲水,夜尿增多,常需起夜亦影響睡眠。
3、飲食要适宜,晚餐以清淡為主
飲食宜少食多餐,睡前進食既不宜過飽,也不宜過少。飲食過飽,消化不良可緻胃部脹氣而影響入睡。晚飯吃得太少,胃中空虛,會因感到饑餓而猛醒,中醫學所說的“胃不和則卧不安”就是這個意思。
平時多吃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富含有各種必需氨基酸的優良蛋白質、維生素B和維生素E、維生素C等食物也有助于睡眠。@南方健康@頭條健康
#健康科普排位賽##把健康帶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