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古吳地人們的節日美食,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
相傳,春秋戰國時,吳王阖闾為加強防禦,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命大将伍子胥築城,稱之謂“阖闾大城”。
九年後,吳王夫差接位,勾踐攻吳,敗于夫椒,向吳乞降、為臣奴。夫差認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矣,便終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伍子胥多次進谏不成,便悄悄對随從說:“我死後,若有國難,民饑無食,爾可帶饑民往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吳王夫差聽信讒言,子胥受屈自刎而死。三年後,勾踐獲釋歸國,卧薪嘗膽,發憤圖強。不久,吳國固然被越國所滅,餓殍遍野。
這時,曾是大将伍子胥的随從,便帶領衆百姓來到相門城下,掘地三尺,挖到大批城磚,刮開一看,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原來,當年伍子胥奉命築城時早有預謀,使這批“城磚”拯救了許多百姓,避過了糧荒。為銘記大将伍子胥的豐功偉績,從此,吳地的百姓就在每到過年的時節,要吃糯米年糕,既是紀念伍子胥,又含生活“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吉兆。
從此,在“吳疆越地”的海甯,每年一過臘月二十,各家各戶就忙着淘米碾粉。米是剛收獲的上白糯米,碾成的粉末極細滑,手指一搓捏,瞬間從指縫間溜去。農家的年糕,都是在石臼裡用石碓“打”成的。開蒸前,一個自然村七、八戶,會商量好在誰家上蒸開臼,并把石臼、石碓、蒸籠、軋闆都洗刷一遍,各家會送來蒸粉的柴禾。人少的小戶人家,打介一~二鬥米(一鬥約15斤),人口多的大戶人家,就要打一擔米(一擔,也叫一石,約150斤),甚至于更多,因為“炒年糕、湯年糕、熯年糕……”從年初一起,一直要吃到清明。
到了打年糕開始這一天,竈膛裡的柴禾燃得紅紅的,燒竈人的臉膛也是紅紅的。竈火紅,米粉香,整個村子彌漫着濃濃的年味。各家孩子圍着軋闆石臼,跑着,鬧着。最忙碌的要算是“上蒸”的把頭,年糕在下臼槌打前,需把米粉蒸熟了,一籠粉約三四十斤,分數次勻撒入籠才不至于夾生。又需看好火候,不能熟過了頭,否則粉團會塌散。把頭得不時察看蒸籠裡的粉是否熟,他通常是村裡年年被推舉“上蒸”的,有經驗,看粉漸近“肉色”,即要起蒸。一人将木匝的蒸籠兩手合抱,從沸水鍋移至軋闆,将籠撤去。一籠熟粉加籠有五、六十斤,“上蒸”的把頭半天下來,穿着單衣也要汗流浃背。
到了軋闆上的粉團,經初次揉碾後置于石臼中。石槌柄是木制,槌是石質的,會有二十來斤。将一團熟粉團槌成年糕,需要上百下起落,不時有“哼唷”聲傳出,可以想見,槌臼農人付出怎樣的艱辛。糕團移至軋闆,厚薄揉壓勻稱,再用細麻線“切”成條塊,最後用食用粉色“點紅”,就成了糯膩的臼打糕。
注:蘇州、無錫和嘉興地區曆史上都是古吳屬地。越王勾踐獲釋歸國後,吳王夫差增封給越國八百裡疆域,海甯(槜李故地)劃歸越國,地處吳越邊境,故有“吳疆越地”之稱。
(陳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