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2022龍華妙談會在徐彙龍華會成功舉行。本屆論壇以“龍華妙談?論非遺民俗廟會的傳承與發展”為主題,旨在持續彙聚海派非遺智慧與力量,守正創新,為當下國家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項目“上海龍華廟會”的保護、傳承、活化與傳播做出積極探索,探尋新的方向。
本屆論壇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由中國民俗學會城鎮民俗專業委員會、教育部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由上海市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徐彙區龍華街道辦事處主辦,徐彙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辦公室協辦,東方網承辦。
傳承與保護:民俗廟會需在傳統與現代融合中重建
廟會本是農業文明時代重要宗教、社交、文化和經濟活動,是中國民間最熱鬧、最歡樂的歲時風俗和宗教生活,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擡頭等節日舉行。
“龍華是整個上海中心城區内,文明曆史最為悠久的寶地。龍華廟會是上海地區曆史最悠久的廟會,它依托的便是江南千年名刹龍華寺。”教育部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介紹說。
華東師大終身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城鎮民俗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非遺評審專家、上海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勤建說,龍華廟會不僅是上海地區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廟會,也是華東地區曆史悠久的傳統廟會,是商品集市、民間信仰和民間娛樂三者相結合的綜合廟會。它具有濃厚的商業氛圍,表現了上海乃至華東地區重商的傳統。除了趕集和拜佛外,賞桃花、踏青等娛樂活動也和廟會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關于龍華廟會保護與發展的課題探讨中,蘇智良主任指出,由龍華寺塔、龍華烈士陵園、原龍華兵工廠等共同構成的龍華曆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承載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與紅色文化的豐厚内涵,互通相融,和合共生,構成“開放、創新、包容”上海城市品格的最佳案例。龍華這一獨特而豐富的城市空間,寺塔、廟會、樓台、煙雨,共同構成了江南的雅緻風景。
陳勤建教授則表示,龍華廟是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産,龍華民俗廟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兩者互為依托,為國家級的雙遺産。對它們的傳承保護,從遺産經濟學視角切入,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龍華民俗廟會進入國家非遺,傳承是必須的,但順變和新的建構也是必然的趨向。要搭建一個平台,民俗廟會需在傳統與現代融合中重建。”他說。
在海上妙談·匠心對話環節,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重大項目協調辦公室負責人樂群,上海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守白,徐彙區琺琅器制作技藝傳承人、上海老鳳祥琺琅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徐奇,享新合拓商業管理公司首席内容官林克恒參與研讨。四位嘉賓就非遺煥新的路徑進行探讨,并且重新審視目前非遺項目的創新效果,思考非遺品牌打造、市場開拓及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
煥新與發展:為廟會尋找并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核心意象
江南文化是一種詩意栖居的文化模式。即使是在當下,廟會的主要功能并沒有流逝。但是,在上海這個現代化、國際化程度極高的都市,龍華廟會原具有的許多功能性角色已經被當下形形色色的現代商業、服務業形式所取代(如分類更細更專業的展銷會、城市商圈),舊日模式中的那些闆塊與今天的都市社會、都市文化語境已難以契合。
蘇智良主任認為,如何營造和重塑龍華廟會?正是我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深入挖掘龍華廟會文化所蘊含的優秀傳統、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龍華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文物建築等進行營建,在廟會的設計、街區布局、經營管理和服務環節等方面,融合本地文化、傳統工藝、民俗禮儀、風土人情和現代時尚,相信龍華廟會定能再現繁華與風采。
陳勤建主任指出,今天,民衆對龍華廟會期待的則是其洗淨鉛華之後所沉澱出的文化符号意味,也就是其作為傳統文化遺産的意義與價值。因為這正是當下社會與都市中的“稀缺資源”之一。同時,為廟會尋找并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核心意象是首當其沖的任務,換言之,也就是要進一步明确并強化民衆對龍華廟會的“品牌聯想”。
在論壇現場的海上妙談?市場解密環節上,印力上海、徐彙龍華會市場合夥人楊姿,英富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全球授權展上海項目負責人陳凱,中國美術學院交互媒體青年藝術家InsPUMP主理人、MonoX聯合創始人張琛,上海東方網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上文創主理人許汀雁圍繞非遺民俗類廟會在新消費浪潮下經濟價值的開發與轉化、生态圈創新建設、可持續的産品力與市場力拓展、非遺的數字化及數字非遺的經濟轉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讨論。
此外,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圍繞“當非遺類民俗廟會邂逅數字科創時代”這一主題,闡述數字前沿創新思維及介紹相關案例應用,給予非遺民俗類廟會數字煥新的方向啟示。
活化與傳播:利用新媒體技術講好廟會故事
當前,非遺民俗類廟會正面臨着發展瓶頸問題,亟待打開新思路、注入新智慧、凝聚新共識。而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使社會各界都對今後的龍華廟會活動充滿期待。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張青仁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治理體系的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廟會為團結中國社會的多元主體,探索新時代文化共治理論與路徑提供了新的可能。
他還表示,在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廟會傳統的恢複中,應當積極吸收當下流行文化的元素,将廟會傳統的精神内核與當下流行的文化形式加以融合,再造廟會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聯系紐帶,在繼承廟會傳統精神内核的同時,不斷豐富、發展新時代廟會傳統。
“要積極利用短視頻、實時直播等新媒體技術,以社會大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在網絡空間這一更大範圍的場域中,講好廟會傳統的中國故事,提升廟會在社會大衆的影響力。大力引進文化創意産業,開發多樣性的現代廟會文創産品,提升廟會傳統的經濟價值,打造廟會成為地方社會重要的文化資源。”他說。
他還指出,鄉土社會的廟會是凝聚地方社會團結的機關,是地方社會的活力所在,更是撬動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在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時代,保護、傳承、利用好獨具特色的廟會資源,對延續曆史民俗文化傳統、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着不低估的意義。隻有堅守廟會民俗文化的傳統立場,尊重廟會傳統的基本内涵,弘揚廟會傳統的當代機制,以廟會作為契機,構建鄉土社會多元共治的基本範型,推動廟會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才能讓廟會傳統在新時代裡大放異彩。
編輯:劉力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