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楊萬裡封侯

楊萬裡封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16:49:50

每日7點,文化早餐 ▵ 點擊 讀 史 關注 / 置頂公衆号

博文 | 通識| 知古 | 鑒今 | 有品有趣

☛點擊上方 “讀史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标 ★ ”

為讀史加上星标,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1

文 | 楚橋

來源:楚橋(ye1390151292)

01

南宋紹興二十四年,京城臨安。

城牆下人頭攢動,比肩接踵。

今日大考放榜,場面相當瘋狂。

有人驚呼,有人擊掌,有人搖頭,有人歎息,還有人捶胸頓足,呼天搶地。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已有數人被擡走。

有的是因為當場暈倒,送去就醫。

有的則是被一衆家丁,搶回府中,安排小姐相親。

别覺得奇怪,自古以來,皇榜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最佳的擇偶平台,尤其是名列榜首的狀元郎,更是一些大家閨秀,蜂擁争搶的對象。

跑偏了,接着聊皇榜。

話說這一年的榜單,絕對是全明星陣容:

有本就家世顯赫的秦桧之孫秦埙,有後來官至宰輔的範成大、虞允文,還有主盟文壇數十年的著名詞人張孝祥,以及本文的主角楊萬裡。

另外,若不是秦桧從中作祟,“六十年間萬首詩”的陸遊,應該也能跻身其中。

這豪華程度,在整個科舉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了。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2

02

公元1127年,楊萬裡出生于吉州吉水。

父親楊芾,以“孝”聞名。

《宋史》記載,楊芾每次外出歸來,都會買上酒肉,孝敬雙親。至于妻兒,則隻能聞聞肉香,連湯都喝不上。

紹興五年,吉州大旱,百姓顆粒無收。為了能讓父母果腹,楊芾徒步百餘裡,尋到幾斤大米,返鄉途中,卻遭遇劫匪。

被打得鼻青臉腫後,楊芾仍依然不肯松手。

劫匪大怒:“再這樣我拔刀了啊!”

楊芾痛哭流涕:“我多日粒米未進,這點糧食,全是留給父母的。”

劫匪聽後,竟大為感動,不僅放了楊芾,還送上兩個大餅,略表敬意。

史書沒有記載,楊芾回家後,這些食物,有沒有讓妻兒嘗上一口。

按照慣例推測,楊萬裡和母親,應該隻有眼饞的份。

如此看來,楊芾不是一個好父親。但這樣的評價,卻有失公允。

至少,在讀書這個問題上,他為孩子立了一個極佳的榜樣。

楊芾自幼勤奮刻苦,即便寒冬時節,雙手龜裂,仍然借書抄寫,埋頭苦學,無奈時運不濟,直到中年,仍是布衣之身。

雖未求得功名,卻錄有詩書萬卷,這對于楊萬裡來說,是一筆可貴的财産。

正是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楊萬裡小小年紀,便能出口成章,下筆千言,學識和才華,妥妥地甩了同齡人好幾條街。

1154年,楊萬裡進京趕考,果然進士及第。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3

03

金榜題名後,楊萬裡被授職贛州司戶參軍,四年後,調任永州零陵,當上了縣丞。

當時,崇信軍節度使張浚,因受秦桧排擠,正谪居零陵。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此張浚非彼張俊,前者是南宋著名将領,畢生都在抗金,後者則是秦桧的親信,萬世背有罵名。

楊萬裡剛到零陵,想去張府拜碼頭。

但心灰意冷的張浚,謝絕了所有人。

連續吃了三次閉門羹,楊萬裡才得以進門。

一番促膝長談後,張浚十分賞識這個年輕人:“元符年間,達官貴人衆多,但大多屍位素餐,隻有鄒浩和陳瓘的名字,可與日月争輝”。

鄒浩和陳瓘都是哲宗時期的大臣,曆來鐵骨铮铮,敢怒敢言。章惇為相時,大權獨攬,唯獨對這兩個人,有所忌憚。

張浚同時勉勵楊萬裡,不管是為官還是為學,都必須“正心誠意”。

楊萬裡深以為然,辭别了張浚,他便回到住處,将書房改名為“誠齋”,後來索性以此為号,終身不忘張浚的教導。

在零陵,楊萬裡政務之餘,自然少不了填詞譜曲,吟詩作賦: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豔,看十五十六。

除了《好事近·月未到誠齋》這樣的小令,還有著名的《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也是作于此時:

其一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其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寥寥數筆,閑适與豁達,童真和情趣,都躍然紙上。張浚讀後,不禁連聲叫好,稱贊楊萬裡“胸襟透脫矣。”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4

04

宋孝宗即位後,張浚被再次啟用,先為樞密使,後為右丞相。

在張浚的舉薦下,楊萬裡調任臨安府教授,還沒等到上任,卻逢父親病故,隻得回到吉水服喪。

守孝期滿,楊萬裡剛回到臨安,便搞了一件大事情,寫下一篇《千慮策》,呈上朝廷。

顧名思義,這封奏折,就是專門給政府挑刺的。

樞密使虞允文看到後,大為歎服:“東南竟有此人物!”,立刻推薦楊萬裡為奉新知縣。

到了奉新,楊萬裡發現,百姓納稅意識極差,導緻府庫空虛,财力匮乏,衙役們常年都領不到俸祿,無以養家。

縣丞、縣尉紛紛提醒新來的知縣,趕快加大征收力度,确保稅款足額入庫。

楊萬裡卻一反常态,做出一個驚人之舉:嚴禁公差下鄉收稅,同時将欠稅百姓的名單,張貼于鬧市,要求限期納稅,否則嚴懲不貸。

這種先禮後兵的做法,深得民心。不出一個月,欠稅便補繳了十之六七。

不擾民而稅賦足,這在當時的南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半年後,因宰相虞允文的力薦,楊萬裡又回到京城,擔任國子監博士。

1171年,張浚之子、起居郎張栻,在被孝宗召對時,多次論及唐朝名相張說,這讓同為宰相的虞允文,心裡很是不爽。

于是,虞相爺便找了個理由,将張栻貶往袁州。

張浚和虞允文,是楊萬裡的仕途中,影響最大的兩個貴人。

張浚已逝,虞允文風頭日盛。

正常情況下,楊萬裡都不會去得罪虞允文。

但這一次,他卻挺身而出,專門緻信虞允文,替張栻鳴不平。

雖然沒有改變結局,但楊萬裡的一身正氣,還是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緻好評,很快,他便被提拔為太常丞兼吏部侍右郎官。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楊萬裡的仕途,開啟了直升機模式。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5

先是出任漳州、常州太守,後又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

在廣東任上,他與安撫使鞏湘一起,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潮州叛亂。

孝宗皇帝極為滿意,稱楊萬裡有“仁者之勇”,再次寄予厚望,将其召回京師,先後授職尚書右郎、吏部員外郎和吏部郎中。

短短幾年,楊萬裡連晉數職,風光無限。

至此,他上升的步伐,仍未停止。

太子身邊,缺少一個德才兼備的講師。孝宗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楊萬裡。

于是,他又改為東宮侍讀。

上任當天,太子趙惇攜全體屬官,夾道歡迎,整個東宮,都為之沸騰。

楊萬裡沒有讓孝宗失望,他以過硬的才華和良好的品行,赢得了太子充分信任。

為表敬意,趙惇還親手題寫“誠齋”二字,贈給了楊萬裡。

一時間,楊萬裡名動京師,府宅之外,每天都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前來拜師求學者,絡繹不絕。

就連當朝宰相王淮,都親自登門,咨詢家國大事。

王淮問他:“請告訴我,當好宰相的第一要務是什麼?”

楊萬裡不假思索:“人才,人才,還是人才!”

王淮追問:“那誰是人才?”

楊萬裡拿出一本冊子,上面寫有朱熹、袁樞等六十人的姓名,并标明各人的履曆、性格、才華和德行,以及适合擔任的崗位,這便是著名的《淳熙薦士錄》。

王淮拿到名單後,按照楊萬裡的推薦,逐一安排。

楊萬裡本人,也再次獲得擢升,曆任尚書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和秘書少監。

職位一路走高,心情自然大好,寫下的詩句,都是“氣象萬千,吞吐萬裡”: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殘, 荷花蕩裡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 行了南山卻北山。

其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6

05

官居要職,楊萬裡的憂國憂民之心,也愈加強烈。

1187年,夏季大旱,孝宗召見楊萬裡,尋求應對之策。

楊萬裡坦言:“旱災已有兩月,到今天才研究此事,不覺得遲了嗎?讨論的範圍,僅限于近侍之臣與館職之人,不覺得狹隘嗎?”

怼得皇帝老兒措手不及,尴尬不已。

同年冬天,太上皇趙構病逝。

孝宗準備守孝三年,設立議事堂,讓太子趙惇臨朝代政。

楊萬裡認為此舉不妥,迅速上書朝廷,據理力谏,同時緻信太子:“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父子同時主政,國将大亂。願殿下三思!”

太子一聽,吓得不輕,連忙婉拒了父皇的邀請。

趙構尚未安葬,翰林學士洪邁便奏請聖上,提議将前宰相呂頤浩等人,與高宗一起配享太廟。

呂頤浩雖然功勳顯赫,卻剛愎自用,心胸狹隘,且“為利所移,非宰相才也。”

楊萬裡堅決反對,指責洪邁所為,無異于“指鹿為馬”。

這話說得,就有點過了。

孝宗果然大怒:“洪邁若是趙高,那朕就是秦二世了!”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幾日後,楊萬裡被趕出京城,貶為筠州太守。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7

一年後,太子趙惇即位,是為宋光宗。

楊萬裡随即應诏回京,擔任秘書監。

外放歸來的楊萬裡,傷疤未愈卻忘了疼,一個月内,竟連上三道奏折,提醒新皇要勤政、節儉、果斷、親君子、獎直言。

好在光宗是他的學生,楊萬裡提出的建議,不講條件,悉為施行。

但好景不長,1194年,太皇太後吳氏的外甥韓侂胄[tuōzhòu],與皇室宗親趙汝愚聯手,密謀發動政變,逼迫光宗退位,扶持太子趙擴登基,史稱宋甯宗。

甯宗繼位後,韓侂胄等人自是權傾朝野,隻手遮天。

身為光宗舊臣,楊萬裡對韓侂胄之流,當然痛恨之極。

韓侂胄的私家園林落成,邀請楊萬裡作記,并告訴他,文章寫好後,立馬可進中書省。

楊萬裡斷然拒絕:“官可以不做,文章絕不會寫。”

韓侂胄心生怨恨,立刻進宮面聖,建議甯宗将楊萬裡外放出京。

楊萬裡索性辭去官職,領了一份閑差,回到家鄉吉水,從此幽居十餘年:

老夫歸去,有三徑、足可長拖衫袖。一道官銜清徹骨,别有監臨主守。主守清風,監臨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臨水,作詩三首兩首。

休說白日升天,莫誇金印,鬥大懸雙肘。且說廬傳盛事,三個閑人眉壽。揀罷軍員,歸農押錄,緻政誠齋叟。隻愁醉殺,螺江門外私酒。

——《念奴嬌·老夫歸去》

晚年的楊萬裡,生活極為簡單,“老屋一間,僅庇風雨,長發赤腳,三四書童”:

名高身又貴,自住小村深。

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

——徐玑·《見楊誠齋》

他蟄居鄉野,韓侂胄的勢力卻如日中天。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8

期間,甯宗曾下過N道诏書,要求楊萬裡回京,他都以年邁體衰為由,拒不赴任。

朱熹還專門寫信,規勸楊萬裡應“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更不能以樂天知命之樂,而忘與人同憂之憂,毋過于優遊,毋決于遁思,則區區者,猶有望于斯世也。

倔強的楊萬裡,卻連寫兩首小詩,回應朱熹:

其一

江風索我吟,山月喚我飲。

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

其二

青白不形眼底,雌黃不出口中。

隻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風。

人事、世事、天下事,老夫不聽、不看、不說,隻管吟詩飲酒,伴月賞花,你能奈我何?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歸了。春歸了。落梅如雪,野桃紅小。老夫不管春催老。隻圖爛醉花前倒。花前倒。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憶秦娥·新春早》

但說歸說,楊萬裡的心裡,仍然牽挂着朝廷的政局和前線的戰況。

1206年,一意孤行、衆叛親離的韓侂胄,硬是将“宋師北伐”,指揮成了“金兵南侵”,外敵沒有趕走不說,又葬送了大宋諸多國土。

聞此噩耗,楊萬裡悲憤至極,當即寫下“韓侂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

又寫下遺書一封,留與妻子,交代後事,便撒手西去,享年八十歲。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9

06

楊萬裡與陸遊、範成大、尤袤并稱“中興四大詩人”。

他的早期作品,受“江西詩派”影響較深,雕字琢句,強調“無一字無來處”。

但他師法古人,卻不拘泥于古人,後期文風轉為輕松活潑、淺顯自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誠齋體”: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酒樓。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其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到了晚年,他甚至寫出了這樣的句子: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

一杯未盡詩已成,誦詩向天天亦驚。

焉知萬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團月。

并笑稱“老夫此作,自謂彷彿李太白”。

和陸遊一樣,楊萬裡也是一位愛國詩人,多次冒死谏言,痛陳求和之弊、屈膝之辱、失土之恨,提醒皇帝“節财用、薄賦斂、結民心,民富而後邦甯,興國之計,就在于此”。

他為人剛正,論事切直,不僅效仿鄒浩、陳瓘等先賢,鐵骨铮铮,敢怒敢言,且視富貴如浮雲,從不為功名所累。

到京城任職的第一天,楊萬裡就計算好了回家的盤纏,鎖置箱中,藏于卧室,并告誡家人,不得購買大件物品,以免增加歸途的負擔,随時随地,準備棄官走人。

正因如此,後世的解缙,才給了他這般好評:

文章足以蓋一世,清節足以勵萬世。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10

. End.

如何為讀史添加星标?

三秒教會你!

楊萬裡封侯(楊萬裡當官的第一天)11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精選好物

喜歡的朋友一定要 贊 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