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兩河口水電站
随着中國将5萬噸鋼材運上千米高山建造大壩,那他們要建造什麼級别什麼規模的大壩,才會用得到這麼多的材料?實際上,這一次中國想要建造的超級大壩,高度達到295米,控制面積達到6萬平方公裡,這樣的大壩,其規模顯然是非常驚人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選擇建造這麼一座規模龐大的大壩呢?
圖為兩河口水電站
中國為什麼要将5萬噸鋼材搬上千米高山并且建造這座自身高度高達295米的超級大壩?因為建造這座超級水電站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利用這座水電站的力量來進行發電,還有着對雅砻江水資源進行控制的用途,從而确保這一長江上遊有着最為龐大水利資源的河流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圖為洩洪當中的兩河口水電站
但想要做到這點對于中國來說也并非什麼容易的事情,雅砻江上遊,固然有着極為豐富的水能資源,但想要開發這些資源并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最簡單直接的一點就是雅砻江上遊附近的公路網絡并不發達,如果想要将水電站所使用的鋼筋和混凝土運送到建設點,其難度會變得非常高;倘若不使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來建造這座超級水電站,那光就運送鋼筋水泥以及其他原材料所需要的耗費,将很有可能超越這座水電站的建設成本。 但道路運輸能力有限,隻是兩河口水電站在建設過程當中所需要面對的一系列問題之一,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在于,這座水電站位于海拔3千米之上,這不僅意味着像是鋼筋水泥等各種原材料運輸的難度大大提升,而且還意味着人員和裝備在這高海拔地帶所能發揮的作用将會因為高原反應的爆發而明顯降低,于是,中國在建造兩河口水電站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如何就地取材,盡可能降低所需物料的運送數量,還需要考慮建設人員和設備有沒有能力解決就地取材任務當中的石材和黏土開采,以及運輸的問題。
圖為建造當中的兩河口水電站
所以,兩河口水電站,才會是這幅土心牆堆石壩的模樣,也隻有使用這樣的設計,才能讓受到動力限制的設備,以及體力不足的工程人員能夠在運輸能力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完成這一水壩的建設工作,也因此,中國才會在建造兩河口水電站的時候進行,仔細考量,從而确保這座自身重量遠遠超越下遊白鶴灘水電站的超級電站對山體造成的影響被控制在可控範圍内,以避免兩河口水電站,以及其儲蓄水的巨大額外重量對該區域周邊山體和地下結構層造成破壞,從而導緻不必要的損害。 盡管兩河口水電站這樣的高原區域高級水電站的建造相比于下遊的電站來說更為艱難,但兩河口水電站的建造成功也意味着中國對雅砻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水平達到了人們能夠想象得到的極限,以及在高原地區建造大型和超大型水電站的能力,這也會讓中國在開發其他高原水能資源體系的時候,具備更為豐富的經驗,以及在建設過程當中遭遇更低的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