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0 15:48:40

K12在線教育是近些年來非常熱門的賽道,不少資本湧入并促使整個行業不斷向上發展;同時,技術的力量也為K12在線教育帶來了科技與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1

一、概覽在線教育市場

随着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追求更豐富的精神世界,知識在這其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人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經曆着越來越激烈的競争。從幼兒園面試,到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進入社會就業也越來越難。

那麼人們如何獲取更多的知識,在一次又一次的競争中獲得勝利?

答案是獲取更多更好的資源,從而獲得更多更好的知識輸入。互聯網技術幫助我們把這一切變成了可能。教育不僅僅止于線下,而是被人們搬到了線上,線上教育孕育而生。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局限,讓知識的獲取有更多的形式與内容,一切都變得更加有趣了。

根據艾瑞咨詢《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發布報告》,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從2012年開始穩步上升,幾乎一直保持大于20%的增速上漲,雖然近兩年增速有所下滑,但預計在未來兩三年,依舊保持20%左右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3807.4億元。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2

在線教育分為五大闆塊:早幼教、語言學習、K12教育、素質教育、職業教育。這五大闆塊幾乎包含了人們從小到大一生的教育需求。

據艾瑞咨詢《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發布報告》,2019年Q3在線教育領域合計投資金額32.43億元,而其中K12教育占據最大的份額,占總投資金額的48.2%,接近一半。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3

在資本市場上的搶手也代表了K12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國,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一家中最重要的事情,“考入好大學”的“信仰”根植于每一個中國父母的心中。

由于中國國情的影響,教育資源一直都是稀缺的,2017年985大學在各省的錄取率僅處于1-6%水平。進入人們心中好大學的道路格外艱難,從挑選什麼幼兒園,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一切都是為了之後上重點大學做準備,早點作準備就有更足的底氣。

好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好的學習環境、好的老師影響着。除去少部分人可以進入私立學校、出國留學,走上更寬廣的道路,大部分人隻能讓自己在獨木橋上走得更快一點。

競争激烈?那麼隻能讓自己更優秀一點。為了讓孩子綜合實力更強,除了學校周一從周五的正式課堂,家長們不會讓孩子浪費掉周末,甚至周一至周五下課後的時間。

線下輔導的課時費平均100-300元/課時,一般輔導的周期為一學期、一年。課外輔導的潛在市場是巨大的。但是線下輔導機構優質師資有限,尤其是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優質師資一般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并且老師的時間、場地均有很大限制。而通過網絡連接,則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讓三四線城市的學生享受到一二線城市的優質的師資力量。

據艾瑞咨詢,“2017年全國公立K12學校中約有小學生1億,初中生4300萬人,高中生2300萬人(再考察一下當前的數據),共1.6億人共同構築了K12教育的市場。2016年中國K12學生的參加課外培訓的比率除去在線教育與素質教育興趣班已經過半,其中一線城市參培率為68.3%,二線城市為 62.8%,三四線城市較低,為49.7%。“

所以,K12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一直保持高增速,越40%,據艾瑞咨詢《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預計最晚到2021年,會突破千億。

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K12在線教育的模式與未來發展)4

K12在線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二、K12在線教育模式

1991年-2008年,K12在線教育的萌芽期,101遠程教育網、北京四中網校興起,但是由于當時網絡技術水平有限,學生們隻能看到以文字和圖片為形式的在線資源;

  • 2008-2013年,啟動期,國民消費水平提高,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并且互聯網帶寬擴容,在線教育的形式變為錄播課形式;
  • 2013-2016年,初期發展階段,随着雲服務的發展、帶寬擴容、智能終端的普及,各種在線教育全面開花,包括作業等工具類産品、一對一教學等,資本全面進入;
  • 2016年以後,大數據、AI等技術 教育,引領了在線教育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在線小班、雙師課堂等更複雜的産品模式也已經出現。

在線教育是為了改變地區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讓孩子有更多學習形式的選擇,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與效果而誕生。随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從開始的文字 圖片,到後期的錄播課,到現在的直播課,在線教育圍繞着它的使命,極大豐富了其模式與内容。

1. 工具類-作業

無論是十年前還是現在,作業永遠是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題,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盡可能用自己可以看到的方式複習鞏固知識,往往布置很多作業,讓課餘時間塞滿作業。像工作一樣,有時候作業是寫不完的,特别是遇到難題,苦思冥想、挑燈夜讀,依舊無法解出、寫完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如果可以拍下題目,就能在網上查到解題參考呢?如果這樣會讓學生偷懶不去思考,那麼可以讓線上一對一解題老師幫你解答疑惑呢?是不是立刻就解了燃眉之急。

這類産品最重要的,一是技術,OCR、圖題匹配的準确度是否足夠?語言類課程題目,英語和語文,語音輸入也是很好的方式,說一句詩詞,展示出詩詞全文以及相關題目,那麼語音識别技術是否足夠準确?

二是題庫,學生在産品中能找到問題的答案的基礎,在于題庫中有這個題目或者相關性很高的題目,所以豐富對于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2. 課程類-錄播課

錄播課的形式算是在線教育課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名師雖然無法跨越地理和時間的限制,給遠在其他城市的學生上課,但是可以通過錄像的方式,将自己上課的過程錄下來,有需求的學生看到這些視頻,也算是接收到優質課堂的樣子。但是問題在于,無法保證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效果。

學習本身不是一個輕松有趣的過程,處于K12教育階段的孩子(通常為5-18歲)本身大腦及身體發育不夠健全,自控能力不足,難以在脫離周身的課堂環境和老師的監督下自主完成學習,且視頻教學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屏幕帶來了距離感,課程内容隻是單向的強輸入,而沒有雙向的輸入與輸出,更難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3. 課程類-直播課

由于錄播課體驗與效果很一般,在雲服務的發展、帶寬擴容、智能終端的普及之時,各大在線教育平台紛紛将課程升級成了直播課。

直播課改變了視頻課程隻有單向輸入的局限,在小班課或者一對一課堂中,老師可以直接看到學生的表情,聽到學生的回答,全方位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當前狀況,像線下面對面上課一樣進行及時糾正與反饋,增強了課程的互動性,也有一定的監督作用。

不僅是模式的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體驗,提升課程的效率。

各大在線教育平台也有多次的技術升級,引入大數據 AI技術,将學生的課程反饋進行數據分析,打造更加個性化的體驗。

比如運用技術分析學生的行為,了解注意力的狀态,從而平台可以在課程界面上對學生進行提醒,或者将學生的狀态反饋給老師,讓老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狀态,這在線下課程也是很難實現,老師的注意力也有限。

課後,通過分析學生測試的結果,也能給學生調整課程進度和題目難度,真正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做到因材施教。

在語言學習中,比如英語可以運用智能語音識别,對學生進行糾錯,提升學習效率。利用技術提升體驗與效果,也是在線教育平台對于線下教育的區别與核心競争力之一。

4. 課程類- 一對一

直播模式雖然讓學生與老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互動,但是當平台為了均攤成本,一個直播課招越來越多學生的時候,直播課漸漸與錄播課差别不大了。

而一對一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在線教育技術上與師資上的優勢,同時課程中老師的精力全部在當前這一個學生身上,可以為學生定制專屬的課程方案。

所以一般一對一課程有以下流程:測試 → 講新課 → 鞏固 → 測試 → 查缺補漏 → 鞏固 → 深化。科學的方案設計 專屬教學與陪伴,保障了一對一課程的效果。

但是一對一的成本很高,老師在直播課程中隻能服務一個學生,無法利用邊際效應分攤成本,讓一對一的課程價格昂貴,而企業的利潤也有限。

5. 課程類-OMO

(1)雙師課堂

對于較多人數的直播課,互動效果很有限。雙師課堂的模式為線上名師加上線下輔導老師的人員配置,線上老師負責主講課程,線下輔導老師負責個性化答疑、針對性輔導、查漏補缺、鞏固練習等課堂落實服務。

課程的主要内容是名師在輸出,雖然名師無法觀察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态,但是輔助老師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角色,輔助老師在線下進行針對性輔助,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跟蹤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陪伴與關懷。有課上、課下都有老師參與,家長們也更加放心。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在屏幕面前上課互動性差,課後學習效果無法保障的問題。不論是什麼模式的課堂,學生在課後的學習複習情況都是不可知的,在學校裡,有班主任進行督促與檢查,而在校外,這種角色一般都是缺失的。

(2)私播課

除了雙師課堂,新東方開創的私播課也是一種很好的課程形式。

私播課是在周一到周五零碎時間看的課程視頻,内容主要是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查缺補漏的30分鐘左右的小視頻,不影響正常上課,并且配套打卡、疑問講解等服務。

這是對學生周末的線下課一個很好的、有針對性的補充。

講課的老師與周末課程的老師一緻,相當于是在上學日的空隙時間,給學生開的一個小竈。

并且因為是對線下課程的補充,并且收入分配制度采取分成制,收入的60%歸周末線下課程的老師所有,所以課程并不需要通過補貼或者平台導流、廣告的形式促進課程的轉化率,老師自發地有很強動力去推廣課程。

在2015年上市時,新東方的私播課就已經開始盈利,僅秋季一個季度,中學部通過spoc就收入1100萬。

三、K12在線教育行業未來發展

在線教育的技術賦能目前是一個優勢,往後依舊是,當下一次技術全面升級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體驗與效率,一定又是一次颠覆。

目前來看,VR、AR、MR技術的發展,可能會給教育體驗與效果帶來全面升級——沉浸式的體驗與3D效果,會大大提高孩子們的興趣,不受物質、位置、時間的限制,充分結合身體與大腦,讓學習更加符合大腦運作的方式。

比如:

  • 你可以戴上vr眼睛解剖青蛙,拿着放大鏡去觀察内髒的詳細結構,并且有該部位的詳細說明,可以進行星際旅行、暢遊原始森林、進入血管/細胞……
  • 兒童繪本中畫着大象的頁面上方真的出現一隻會動的、會發出聲音的大象。
  • 學習化學的時候不僅近距離觀察分子結構,還可以将原子随意組合成分子。
  • 學習數學的時候,可以手動移動的坐标中直線,看看移動後坐标的變化,而不是把這些全部放到腦子裡,并且在這個空間中你可以在線與其他夥伴進行互動,一起學習。

當技術真的發生革新的時候,一定會創新出更多的教育模式。

本文由 @Trista‘s _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