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中科院院士汪集旸的一句話火了。
“地球其實不是圓的,它更像是一隻萊陽梨。還是歪脖子的一個梨,上頭小底下大。”
今年87歲的汪集旸院士在抖音《院士開課啦!》中這樣說。
汪集旸是我國著名的地熱和水文地質學家,大半輩子都在和地球、能源打交道。
汪院士這句話讓網友們紛紛震驚,明明從小看到的地球儀都是一個滾圓的球體,怎麼長着長着還能變形狀呢?
這一切還得聽汪院士慢慢道來。
地球不是正球體的,像顆萊陽梨
在汪集旸院士看來,地球的形狀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雖然地球儀總是被做成滾圓的形狀,但地球其實具有非均勻的特征。科學家們根據地球的形狀做測量,很快發現地球不是圓的,也不是橢圓的。而像是一個上面小,下面胖一些的萊陽梨,還是歪脖子的那種。
而更有意思的是,地球的形狀也許和熱脹冷縮有些關系。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其實也是一個海半球,一個陸半球。一般來說海半球出來的熱量多,而這也恰好是地球這隻梨下半部胖的部分。
網友:雖然沒怎麼聽懂。但記住了,地球像顆梨。上面小,下面大。
地球相當于一個中年人很多人都知道,地球已經活了45億年。但地球還能活多久呢?
汪集旸院士說,地球還能存續的時間其實大概也是45億年,在汪集旸看來,這代表地球仍然處于壯年期。像一個人一樣,如果一個人能活90歲,現在的地球正處壯年,精力充沛、能量非常大。我們的開發不過是九牛一毛。
網友開起玩笑,暫時不需要自己變身奧特曼拯救地球了。不過根據汪集旸的科普,咱們可以投身地熱研究,更環保地愛地球。
中國地質學泰鬥李四光曾提出: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應該開發出來,造福人民。
在《院士開課啦!》中,汪集旸提出了自己對能源的設想。如果我們能像建立地下水庫一樣,建立一個地熱能源庫。讓地球像充電寶一樣,我們抽出一部分地熱,存儲一部分地熱,使用能源和儲存能源相互結合。要是可以完成這樣的技術革新,那麼人類将會踏入可再生能源的新時代。
87歲院士寄語年輕人在《院士開課啦》,汪集旸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曆。
他笑着說,以前以為搞地質就是遊山玩水。可進了北京地質學院後才發現,學地質可不是遊山玩水,“往往越是沒人去的深山老林我們學地質的越要去,而一些名山大川反而去不成!”汪集旸說。
上世紀60年代在四川野外工作時,汪集旸曾幾次路過峨眉山卻都沒能上去,泰山也是在上世紀70年代調查礦山地熱時才上去過一次。
在汪集旸心裡,勤奮和興趣是學到真東西的兩大關鍵。
要是不學地質的話,他應該會去學醫。地質和醫學是他心中世界上最古老的兩門學科,也需要對各個方面廣泛的興趣和思考。在汪集旸看來,如果青少年想學地質,要了解的幾乎是生活裡的一切,刮風下雨冷暖礦物質化石……真正學好地質的人,需要對地球有真正的興趣,然後刻苦鑽研。
在《院士開課啦》節目的最後,汪院士真心地向青年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一是勤奮學習,二是誠實做人,不要搞歪門邪道哦。隻有這樣才能學到真東西,好東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