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中國文字博物館發布了一則公告: 破譯出還沒有解讀過的甲骨文的,單字獎勵10萬元。
公告發布後,仿佛打開了所有人的财富大門,目前還有2000多個甲骨文未被破解,這就是2個億啊!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殘酷的現實是三年多來,直到2020年,隻有一個人拿走了一個字的破譯獎金,這個幸運者叫 蔣玉斌。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麼,這個“一字萬金”的字是個什麼字呢?它又是怎樣一步步被解讀破譯的呢?
01
這個字竟然是——蠢!
首先要想揭秘這個字,就要先來說說破譯一個甲骨文需要幾步。
第一步:研究文字形态
破譯甲骨文的第一人 孫诒讓先生創的“據形考釋”是認識甲骨文最基本的方法。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因為甲骨文本身的象形性非常強,所以在研究的時候,會先根據甲骨文的形态進行推理,例如人、牛、豬等等,看起來就像一個個的簡筆畫,你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們來看這個字,它看着很像一顆種子,我們初步判斷它可能和糧食、植物有關。
第二步:研究文字的傳承
放眼全世界,漢字和其他文字最大的區别,就是它本身自帶的 傳承性,從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無論漢字如何演變,它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和甲骨文最接近的商代的文字——刻在鼎等東西上的金文對比,發現這個字和“屯”字十分相似,表示一顆種子紮根,有紮根、定居的意思。這也符合我們第一步的判斷:它和糧食、植物有關。那麼這個字真的是“屯”字嗎?
第三步:結合文獻與考古研究
這也是确定甲骨文的最後一步,從商代一些典籍中,發現每次出現這個字的時候,後邊一般都會出現一個詞:方國,也就是商王朝的附屬國,且都是一些不太安分,經常發生動亂的附屬國。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麼,商王朝出兵平定這些附屬國之後,就會安頓定居下來,似乎也有“屯”的意思,難道這個字真的是“屯”?
這就要提到破譯這個字的蔣玉斌先生的研究了。
蔣玉斌先生對比了“屯”字的演變過程,發現這個似乎就是篆書中的“屯”字,但是為什麼讀 “蠢”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字形來看,最初這個字指的是春天到了,植物破土而生,草木開始長出枝葉,這和我們之前的猜測一樣。
後來,人們為了更加生動的表示這個字,在這個字的下面加了兩個蟲子,意味着春天大地複蘇,萬物開始“蠢蠢欲動”。冬眠的蟲蛇在回暖的春天蘇醒後無序、盲目的蠕動,來表示那種到處亂動的狀态或樣子。
但是指像蟲子一樣顯然不是什麼好的表示,而且這個常常和蠻夷聯系在一起,也肯定不是什麼好的評價。
蔣玉斌先生解釋在甲骨文裡這個常常用來表示那些不安分的附屬國。比如動亂的夷國,就叫“蠢夷方”;不安分的盂國,就叫“蠢盂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把這個字讀為“蠢”的話,那麼也就讀通了西周金文裡出現的“蠢淮夷”、“蠢猃狁”,這些都是先動亂,後被征讨的方國部落。
而且這種釋讀和先秦古書中的說法完全對應。
例如《墨子》中記載大禹征讨三苗說“蠢茲有苗、昏迷不恭......”;《尚書》中的周王室對滅亡的殷商稱“蠢殷”;《詩經》中周宣王的大臣方叔征讨南方的荊蠻寫詩唱道“蠢爾蠻荊、大邦為仇”;清華簡《說命》記載“我先王滅夏,燮強,捷蠢邦”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另外,西周金文的寫法稍一變化,就跟《說文解字》中列出的古文“蠢”相合。
蔣玉斌說:“‘蠢’本來就有‘動’的意思,古代把一些動亂、不安分的方國部族稱作‘蠢邦’等。‘蠢’帶有貶斥的意味,現在大家所常用的‘愚蠢’‘笨拙’等意義其實是後來發展出來的。”
但既然想“蠢蠢欲動”的搞點事情,肯定會被強大的王國征讨、平定,這不是自讨苦吃嗎?不是蠢又是什麼?
02
“蠢動”到底從什麼時候變成“愚蠢”的呢?
古時候說一個人腦子不好使是愚。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上智”就是最上等的有智慧的人;“下愚”就是最最愚笨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
《荀子》也雲:“非是是非謂之愚。”就是說把對的當成錯的,把錯的認為是對的,這就是愚,也就是傻。
說一個人表達能力不好用“癡”。“癡”裡面是個“知”,“知”是說的準的意思,那“知”病了,就說不準了,就“癡”了。
《說文解字》裡說:“癡,不慧也。”也有“傻”的意思。
而“笨”是說一個人辦事不利索,笨手笨腳。《說文》:“笨,竹裡也。”《廣雅·釋草》稱:“竹的表面叫做笢,裡面名笨,其白如紙,可手揭者,謂之竹孚俞。”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古人本用笨來形容女孩之純潔可愛,就如白紙一張。哎,怪不得現在說一個女孩兒漂亮可愛叫“傻白甜”,重點詞原來是“笨”!
你看,本來在古代三個字的意思,如今都被一個“蠢”字包了。本來是“蠢動”之“蠢”是從何時變成“愚蠢”之“蠢”的呢?
這就要從韓非子說起了,他寫過一篇文章《忠孝》,裡面有一句話:“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虛名取也。今民儇诇智慧,欲自用,不聽上。”
從中可以看出“蠢愚”是和“智慧”相對的,“智”和“慧”表示聰明之人,“愚”是愚笨、愚昧之人,“愚”和“蠢”連用,與“智慧”相對,那“蠢”也就是愚的意思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這開始,“蠢”、“愚”二字就成了黃金搭檔,經常被人們連在一起使用了。
西漢《淮南子·地形訓》也有:“其人蠢愚禽獸而壽。”其《本經訓》中也有:“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凄怆之志。”另外《淮南子》中還有好幾處有“愚夫蠢婦”這個詞,指愚昧無知的小民,都是愚蠢的意思。
但這時候一般還是寫作“蠢愚”,“愚蠢”則是從東漢的 王充開始使用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王充 《論衡》裡說: “時人愚蠢,不知相繩責也。”
韓愈寫詩說自己:“我昔實愚蠢,不能降色辭。”
慢慢地,無論是笨、愚、癡、呆、傻,凡是和聰慧相對的都被按在了“蠢”的頭上了。
從“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文字的意思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人是賦予文字意思變化的主要推手。如今的很多新詞不也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
花那麼多錢,論證了一個“蠢”字,真有點啼笑皆非的意味,但是這正可見我們社科工作者的認真、嚴謹,這也正是我們的文字一直能夠傳承下來,我們的文化一直能夠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他們真的不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