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子義
昆山市(320583),因在昆山之陰而得名。秦末設立婁縣,南朝梁時改為昆山縣。1989年設立縣級昆山市。
轄10個鎮:玉山鎮、巴城鎮、周市鎮、陸家鎮、花橋鎮、澱山湖鎮、張浦鎮、周莊鎮、千燈鎮、錦溪鎮。其中,玉山鎮由昆山高新區管理。境内有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1)玉山鎮【昆山高新區】
因處馬鞍山(又名玉山)腳下,故名 前進西路168号
轄80個社區、23個村:裡庫社區、亭林社區、紅峰社區、玉峰社區、倉基街社區、采蓮社區、柏廬社區、新陽社區、新昆杜區、東星社區、盆讀村社區、朝陽新村社區、朝陽門社區、躍進路社區、紅旗社區、姜苑柱區、花園社區、海峰社區、蕭林杜區、火炬社區、虹橋杜區、楓景苑社區、震川社區、力量社區、勝利社區、濂園社區、周心社區、新此社區、共青社區、長榮社區、紫竹社區、新南社區、大同社區、青淞社區、星海社區、大學園區、茗景苑社區、永盛社區、清水港社區、紫滕杜區、新江南社區、中山社區、馬鞍山杜區、濱江社區、新城社區、泾河杜區、晏江杜區、玉山杜區、正陽杜區、五星社區、南江杜區、楊林社區、大漁杜區、新溪杜區、星辰杜區、失豐杜區、晨豐杜區、明崃祉區、新樂融城社區、葉荷杜區、畢潤杜區、皇倉泾社區、居項杜區、小帆源社區、第城杜區、科數國社區、恩常杜區、萬和苑社區、怡和杜區、紫旭社區;廟燈村、趙厍村、大公村、江浦村、共青村、南漫桁村、五聯村、大演村、經河村、斯樂村、杜橋村、廣福村、唐龍村、新江村、新檸村、馬在村、群星村、景村、南星渎村、感橋浜村、姜卷村、大衆村。
命名經曆:玉山鎮(1958)-城南鄉并入(1986)-城北鎮、兵希鎮并入(2000)-正儀鎮、陸楊鎮并入(2003)
(2)巴城鎮
相傳大禹封巴王于此;吳王阖闾在陽澄湖周築城十二,巴城為其一 新澄路918号
轄17個社區、22個村:巴城社區、芙蓉社區、農場社區、并蒂蓮社區、玉石社區、陽澄湖社區、仁和社區、古澄社區、湖濱社區、新城社區、東湖社區、君子亭社區、年豐社區、臨湖社區、紅楊社區、鳳栖園社區、環湖社區、武神潭村、新開河村、東陽澄湖村、茅沙塘村、巴城湖村、龍潭湖村、馬料江村、紅楊河村、鳳凰村、聯民村、東嶽村、夏東村、華社村、方港村、武城村、西南村、環湖村、綽墩山村、正儀村、榮亭村、陽澄湖村、黃泥山村。
命名經曆:巴城巡檢司(元)-巴城鎮(清)-巴城鄉(1949)-巴城鎮(1986)-石牌鎮并入(2003)
(3)周市鎮
元代周市得名 迎賓東路818号
轄24個社區、14個村:周市社區、新鎮社區、陽光社區、桂冠社區、康泾灣社區、陸楊社區、白塘社區、中樂社區、金威社區、睦和社區、毛厍社區、長泾社區、花都社區、天倫社區、春晖社區、嘉禾社區、鑫茂社區、華城美地社區、白塔社區、麗德社區、迎賓社區、華順社區、梅心泾社區、張家角社區、市北村、東明村、斜塘村、朱家灣村、平莊村、永共村、珠泾村、新鎮村、東方村、許家村、小泾村、陸橋村、橫婁村、新塘村。
命名經曆:周市鄉(1957)-周市鎮(1990)-新鎮鎮并入(2000)-陸楊鎮部分并入(2003)
(4)陸家鎮
因陸姓聚居得名 菉溪路22号
轄9個社區、8個村:陸家社區、神童泾社區、夏橋社區、合豐社區、邵村社區、鄒家角社區、車塘社區、泗橋社區、陳巷社區、陳巷村、陸家村、神童泾村、泗橋村、鄒家角村、夏橋村、車塘村、合豐村。
命名經曆:菉葭鄉(1957)-陸家鄉(1983)-陸家鎮(1986)
(5)花橋鎮
因花橋得名 花溪路358号
轄15個社區、1個村:花橋社區、新安社區、橫漕社區、徐公橋社區、花溪社區、花安社區、星浜社區、集善社、綠地社區、天福社區、聚福社區、時代社區、楓浜社區、橫墅江社區、聚楊社區、東泾村。
命名經曆:花橋鄉(1956)-花橋鎮(1986)-蓬朗鎮并入(2003)
(6)澱山湖鎮
因西瀕澱山湖,故名 府前路78号
轄8個社區、10個村:澱山湖社區、利民社區、石楊河社區、楊湘社區、澱輝社區、度假區社區、澱湖社區、香馨社區、金家莊村、度城村、興複村、永新村、晟泰村、紅星村、安上村、雙護村、楊湘泾村、民和村。
命名經曆:楊湘鄉(1949)-澱東鄉(1983)-澱東鎮(1988)-澱山湖鎮(1993)
(7)張浦鎮
因鎮内主河道張浦得名 花苑路1号
轄13個社區、16個村:張浦社區、花園社區、振蘇社區、南港社區、大市社區、新巷社區、新吳社區、大直社區、周巷社區、親和社區、錦和社區、蘇巷社區、銀和社區、金華村、七橋村、趙陵村、吳加村、三家村、新塘村、星金村、新龍村、白米村、林莊村、安頭村、姜杭村、尚明甸村、南姚村、大市村、南吉山村。
命名經曆:張浦鄉(1949)-張浦鎮(1988)-南港鎮、大市鎮并入(2000)
(8)周莊鎮
北宋元祐年間,周迪功郎居此,初成村落,因得名 全旺路88号
轄3個社區、10個村:全功路社區、貞豐裡社區、蚬江社區、東浜村、南湖村、高勇村、全旺村、龍鳳村、雙廟村、祁浜村、雲南村、龍亭村、複興村。
命名經曆:周莊鄉(1952)-周莊鎮(1989)
(9)千燈鎮
墩北三十裡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九,與此合為千數,因名 炎東路1号
轄12個社區、16個村:河東街社區、中宅新村社區、石浦社區、古鎮社區、炎武社區、華強社區、馬路橋社區、廟外台社區、淞南社區、年沙社區、美景園社區、錦景園社區、西宿村、支浦村、前進村、大潭村、吳橋村、陶橋村、大唐村、石北村、中節村、石浦村、餘項村、歇馬橋村、陸家橋村、新泾村、施家泾村、盛家埭村。
命名經曆:茜墩鄉(1949)-千燈鎮(1964)-千燈鄉并入(1987)-石浦鎮并入(2003)
(10)錦溪鎮
因錦溪河得名,南宋孝宗之陳妃病殁,以水冢葬于五保湖(今鎮南陳墓蕩)中,遂改原名錦溪為陳墓 普慶路1号
轄3個社區、20個村:幹家甸社區、下塘社區、上塘社區、張家厍村、袁甸村、陸泾村、朱浜村、三聯村、狹港村、南前村、衛星村、顧家浜村、長雲村、聯湖村、阮家浜村、北管泾村、孟子浜村、計家墩村、紅霞村、馬援莊村、盛塘村、虬澤村、周家浜村。
命名經曆:陳墓鎮(1962)-陳墓、澱西二鄉并入(1985)-錦溪鎮(1992)
(11)昆山市開發區
前進東路369号時代大廈
轄44個社區、10個村:西灣社區、珠江社區、西河社區、玉龍社區、司徒社區、合興社區、群益社區、麗華社區、兵希社區、樾城社區、富華社區、美華社區、孔巷社區、平巷社區、蓬朗社區、寶嶺社區、夏駕社區、蓬曦社區、廣志社區、蓬萊社區、蓬苑社區、蝶湖灣社區、蓬晨社區、蓬欣社區、樂和社區、樂善社區、樂康社區、樂文社區、吉星社區、李箕社區、司齊社區、樾河社區、秧浦社區、慶豐社區、樂華社區、寶衡社區、繡衣社區、同豐社區、百靈社區、章基社區、南橋社區、茜步泾社區、河寸泾社區、蓬南社區、兵東村、陸家泾村、盛莊村、新成村、邵泾村、馬塘村、小連村、通輝村、蓬朗村、石林村。另有昆山綜合保稅區社區。
命名經曆: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1985)
注:本文出自微信同名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