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十訣,是古人下圍棋的要素積累和經驗總結。其起源有唐代王積薪創、宋代劉仲甫創等說法,最早記載于南宋陳元靓的《事林廣記》, 《鴻書》、《秋仙遺譜》、《石室仙機》等書也有記載。該訣對後世中外棋界有廣泛的影響。
圍棋十訣
一、不得貪勝 二、入界宜緩
三、攻彼顧我 四、棄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須棄
七、慎勿輕速 八、動須相應
九、彼強自保 十、勢孤取和
細心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越品味越會覺得“圍棋十訣”博大精深而含蓋萬有之妙。今天我們繼續來解讀十訣的第四訣—“棄子争先”,其意思是主動放棄一些意義不大或很難處理的棋子,以換取先手之利,從而獲得全局的勝利。
《棋經》雲:“甯失數子,不失一先。”圍棋中争先固然很重要,但為什麼要和棄子聯系在一起呢?每一個棋子都有一定的效用,該怎樣“棄子”呢?
01 争先總在棄子後
若想很好的理解并掌握棄子争先,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先”。圍棋中的“先”具有豐富的層次和内涵:争取先手,用以占據更具價值的大場或急所;争取主動,用以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争取對全局的控制,以确保在今後的進程中己方可獲得長遠的利益。
謀勢不謀子,胸中有全局。棄子隻是手段,争先才是目的,要想争先,有時必須舍棄一些東西,如目數、厚薄、模樣等等。棋子常常是棋手們不情願舍棄的東西,但往往能棄子才能争先。
棄子在棋局中應用非常廣泛,“棄子取勢”、“棄子求活”、“棄子轉換”、“棄子整形”等。棄子,要求弈者有長遠的目光和全局觀念,不能隻顧一點,要講究互相配合,不計一城一池的得失才能換取總的勝利。所以,初學者在實際應用中要學會作價值判斷。
02 聶老談棄子戰術
“衆所周知,過老(聶衛平恩師過惕生)的棋很靈活,擅長棄子。他有句名言:都丢了,就赢了。意思是把成為負擔的子通通棄掉,丢掉了包袱,下起來自然輕松得多,取勝的希望也就大了。過老曾給我擺過一盤清末國手陳子仙與方秋客的當局,其中有一段精妙的棄子,他在講解時說,你看,這塊棋逃出來多苦呀!給他吃就赢了。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
在我和過老的對局中,我也常常被他的棄子戰術搞得狼狽不堪,明明吃了不少子,棋卻輸了。所以有一段時期,我簡直迷上了棄子,總想下出歇漂亮的棄子來,一盤棋如沒用上棄子戰術,即使赢了也感到十分乏味。久而久之,竟被我悟出了其中的一些名堂,直到現在,棄子仍是我的有效武器。
我認為棄子最能體現一個棋手的心胸。有人僅僅把棄子看做是擺脫對方的騰挪手段,這種理解未免狹窄了一些,實際上,精彩的棄子往往是攻擊型的,這主動送給對方吃,讓他不得不吃,吃了又難受,這才是真正的棄子戰術。”
選自《聶衛平:圍棋人生》
03 舍得的智慧
棄子争先,帶有非常明确的戰略圖謀和目的,是取得既定目标的戰術手段。看似簡單卻包含着豐富的哲學文化,比如“先與後、舍與取、局部與全局”等,它不僅僅是圍棋的戰略戰術,也是人生的謀略和智慧。棄子争先是舍得的哲學,是有目的的放棄或者給予,是擯棄小利而獲得大益。
下棋與生活一樣,若是想要得到些什麼,總是需要有所付出才行。“将欲取之,必先與之”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大家對“棄子争先”多了些了解嗎?圍棋和生活中還有哪些“棄子争先”、關于舍得的例子,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哦!
部分内容、圖片源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