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元朝的行中書省制度有所耳聞。元朝的陝西行省、甘肅行省、湖廣行省等都屬于今中國的領土。但元朝在中國之外亦設行省。比如說在緬甸設立征緬行省,在朝鮮半島設立征東行省等。那麼這個征東行省到底是什麼呢?
在介紹征東行省前,為了更好地理解征東行省,可以先看看與征東行省相關的幾個概念。
上圖_ 高麗蒙古戰争高麗蒙古戰争發生于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最終高麗投降,成為元朝的征東行省
征東都元帥府
元朝伐日,顯然是遠征。為了更好地保障後勤供給,便于指揮,元朝人在高麗設立了征東都元帥府。1274年,元朝人倚仗征東都元帥府和元朝高麗聯軍進攻日本,途中遭遇風雨, 遠征失敗,征東都元帥府也跟着被廢。
1277年,元朝重設征東元帥府,并在高麗駐軍,更加注重控制高麗。此時征東都元帥府已經不僅是遠征日本的軍事機構, 還是元朝控制高麗的一個工具。高麗攝于元朝實力,又是納貢又是遣使朝拜。也許是有感于與高麗宗藩關系的穩定,1278年, 元世祖撤高麗駐軍,将征東元帥府遷至元朝東京(位于今遼甯遼陽)。
由上看出,“征東都元帥府”算是征東行省的雛形了。
上圖_ 高麗王室
征日本行省
在《元史·本紀·卷十一》中首次出現了“征日本行省”,即“及征日本行省阿剌罕、範文虎等西錦衣、銀鈔、币帛各有差。”阿剌罕是元朝萬戶,在擔任征日本行省官職前是元朝江東宣慰使,此前也一直在長江地區和宋兵作戰。後來,阿剌罕率四十萬蒙古大軍征日本,至浙江慶元時在軍中去世。如此看來,阿剌罕是南方将領。範文虎也是南方将領。根據就近原則,元朝應是在南方地區設立了征日本行省。
雖然征東元帥府依舊在元朝東京,但很多征東元帥府的北方将領也在征日本行省兼得職位,比如說征東元帥洪茶丘成了征日本行省的行省右丞。
如此一來,元朝内部就出現了兩個征日本的軍事指揮中心,一南一北,互相配合。
1281年,征日本行省被廢,而後征東行省成了元人常提的概念。
上圖_ 元征日本遇到“神風”
征東行省
征東行省,全稱“征東行中書省”。征東行省全名首次出現在1281年,元世祖賜高麗國王“征東行中書省印” 。高麗國王于是開始盡力幫元朝打日本,奈何路途又遇飓風,元軍又失敗了,而征東行省也随之被廢。
1283年,元朝又授高麗國王為“征東行中書省左丞相” ,又設征東行省,随後廢。1285年,元朝三立征東行省,1286年又罷。
1287年,元朝擱置征日,在高麗國設立征東行省,使得征東行省成為宗藩關系管理的常設機構。元朝後又多次在征東行省增設官員等,意圖把高麗完全納入統治範圍。
元末, 高麗恭愍王撤去征東行省理問所等多個官所,恢複中書門下省等舊制,想要慢慢擺脫元朝控制,獨立發展,征東行省名存實亡。
至北元辛禑王時,征東行省廢除。
由上可以看出,征東都元帥府、征日本行省與征東行省的設立都與征日本息息相關,其中征日本行省與征東行省由于都是“行省”,所以看起來相似之處更多。但征日本行省主要設于元朝版圖内,是一個臨時的戰時指揮機構。而征東行省的主體應該為高麗國,其不僅是為便利元朝兵事而設,還體現元朝與高麗宗藩關系。
上圖_ 元代行省 圖
征東行省主要有哪些統治機構呢?
總的來說,征東行省下設以下機構:左右司、都鎮撫司、理問所、儒學提舉司等。
左右司負責管理征東行省日常事務。其可以向高麗傳達元朝皇帝的旨意,也可以将高麗官員的上書上交給元朝皇帝,是元朝與高麗溝通的橋梁。
都鎮撫司負責管理和平時期的軍務。其長官大多為高麗人,分為都鎮撫、副都鎮撫兩級。
理問所掌法律訴訟,下設監獄。理問所以元朝法律判定是否違法,還有權更改高麗的司法判決。
儒學提舉司負責科舉、學校事務。在高麗參加科舉及第的人,有機會被儒學提舉司選中參加元朝的會試。
這些機構在名稱上沿襲元朝,在職能上明顯為元朝人在高麗實行統治服務。這樣看,征東行省可以算作是元朝的特别行政區。
上圖_ 征東行省(元朝)
征東行省主要有什麼功能呢?
應該說主要有以下三個功能,即征伐功能,供給功能和朝貢功能,以及防禦功能。
1.征伐功能
由上可以看出,征東行省本意就是為征伐日本,征伐功能是其前期的重要功能。
如《元史·本紀·卷十二》就記載,1283年,元朝給征東行省送去元大都制造的回回炮,以及衣甲、軍鈔等作戰用品,提醒征東行省做好征伐準備。
元朝人雖然負責征伐日本的主要決策,但高麗人亦可以參與決策。如高麗的忠烈王曾向元朝方面請求參與商量行省大小軍情公事,而“差發使臣以赴朝廷,亦必使與賤介同往。”後來在忠烈王的争取下,參與征日的高麗軍官都獲得元朝印信,得以管領高麗軍。
上圖_ 日本收藏的“蒙古國牒狀”,即忽必烈給日本的國書
2.供給功能和朝貢功能
征東行省具有供給功能。1283 年,元朝準備出征日本,于是派遣使者要高麗王做好準備。元朝需要高麗提供上萬兵力,六百五十艘船,十萬石糧食。
征伐,首要的就是兵力。高麗與日本隔海相望,如果高麗出兵,就能減少元朝運輸兵力的壓力。造船,是渡海剛需。糧食,是軍事後勤必備的。可見,元朝是直接把征東行省當成了自己重要的供給站了。
不過早期頻繁的征日,使得高麗負擔很重,高麗國内也怨聲載道。
和平時期,高麗人則是需要向元朝人納貢。除了普通的珍寶外,高麗還得向元朝進貢極具特色的“高麗貢女”。
上圖_ 孛兒隻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
3.防禦職能
和以往的中原王朝一樣,元朝也很重視高麗的邊防作用。征東行省不僅僅有征日本的職能,還有防禦日本倭寇的功能。
1283年,元世祖在征東行省設置合浦萬戶府和全羅鎮邊萬戶府,并配置兵船,使征東行省“威震邊面”。
在元朝期間,征東行省也協助攔截了不少倭寇,保衛了元朝的安甯。
《元史·地理志》曾經如此評價元朝和高麗的關系:“高麗守東藩, 執臣禮惟謹, 亦古所未見”。征東行省雖然設立不到百年,但它見證了元朝和高麗的交往曆史。在交往過程中,元朝一直設法對高麗加強統治和控制,亦給高麗帶來了許多先進的事物。比如說經由征東行省的溝通和提議,高麗引入了納粟補官之制和鬻爵之制。
作者:夏祯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元史》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