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風中的首篇?#國風大典#何為國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民間神話,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的小說,從中華美食料理到精湛的非遺工藝,從古人的書法篆刻到大唐的敦煌壁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傳,如今正這薪火正熊熊燎原,世界注視着東方10月1日-10月8日,東方鹽湖城2020國風大典震撼來襲,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國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什麼是國風中的首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風大典#何為國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民間神話,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的小說,從中華美食料理到精湛的非遺工藝,從古人的書法篆刻到大唐的敦煌壁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傳,如今正這薪火正熊熊燎原,世界注視着東方。10月1日-10月8日,東方鹽湖城2020國風大典震撼來襲,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國風?
國風是《詩經》的一部分,是《詩經》中最精華的部分,它的内容大多是周代至春秋期間,各諸侯國的民間詩歌。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所以也稱為《詩三百》。
詩經按音樂分類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雅是宮廷樂歌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多是貴族作品或者為貴族服務的作品;“頌”是貴族祭祀祖宗的舞樂,用于宮廷宗廟祭祀;“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民歌包括周代15個諸侯國:《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桧風》、《曹風》、《豳風》,也稱為“十五國風 ”,共一百六十篇。
國風大部分作品是普通的漢族勞動人民的創作的詩歌,反應的也大多是勞動人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
《魏風·伐檀》、《魏風·碩鼠》這一類詩歌反應了當時勞動者對剝削階層的不滿,揭示的是當時的社會黑暗;《周南·芣苢》這類就是對勞動者的讴歌,洋溢着勞動者對于勞動的熱愛,以及辛勤勞作給人帶來的豐收喜悅;《秦風·無衣》這類表達的是将士為了保家衛國戍守邊關的豪情,歌頌的是将士愛國的熱情;《周南·關雎》這種,就是當時人們對于美好愛情的追求,情真意切,充滿生活氣息。
國風的民歌來自不同區域,内容豐富,語言樸實但感情真摯,有很大一部分是對于現實社會情況的描寫,有現實主義色彩。
如今國風大典正在如火如荼中拉開序幕,“關關雎鸠,在河之洲”我們又夢回3000年前那一片小洲,去見那窈窕淑女驚鴻的一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種奔放之美,3000年後我們仿佛聽到那鼓樂之喧,不禁生出對遙遠春天最真切的愛慕和向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