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講這麼一個故事。有兩口子,過日子很小氣,還愛占小便宜,是遠近聞名的吝啬鬼。有一天,妻子去趕集,走到肉攤這個地方,想吃肉,又舍不得買,就站在那裡裝作挑肉,将幾塊肉拿起來放下,還左右手颠倒一番,最後也沒買,沾了兩手油就走了。回家之後呢,連忙把手洗了,然後用這洗手的水和面烙成油餅。到晚上丈夫幹活回來,吃飯的時候覺得今天這餅比平常香,就問妻子怎麼回事。妻子很得意,就在丈夫面前邀功,講了自己趕集蹭豬油的經過,說:你看我多會過日子,多虧我想出洗手和面這個辦法,我們今天才有豬油吃。丈夫一聽,不僅沒有像預料中的那樣把她誇獎一番,反而勃然大怒,哐,一腳把妻子踹到了地上,并氣呼呼地說:你個蠢婆娘,這也叫會過日子?你要是把今天的洗手水倒進井裡,咱家不是一年就都有豬油吃了嗎!
故事有可能是編的,但曆史上像這麼吝啬的人和事,卻真是不少。
古代的吝啬人中比較有名的一位,是西晉的王戎,還是我山東老鄉,老家是琅琊,也就是今天臨沂地區的,他吝啬的事迹,可以說比較經典,《世說新語》中有專門記載吝啬鬼的一卷叫做《儉啬》,總共寫了9個故事,其中有4個都是關于王戎的。
第一個,上來就直接說,王戎這人很吝啬,他的侄子結婚,他隻送了一件薄薄的單衣,而且過後又要回去了。
第二個,王戎後來當上司徒,既貴又富,房屋、仆役、良田等财産一大堆,整個洛陽城裡都沒有人能和他相比。這樣一來,家裡的契約、帳簿什麼的也很多,他因此養成了一個特别的愛好,那就是常常和妻子在夜裡點着蠟燭擺開籌碼來計算,算算每天收了多少租子、掙了多少錢,并以此為樂。
第三個,王戎家有一棵李子樹是良種,結的果子又大又甜,他一個也舍不得吃,都摘了去賣,可賣李子的時候呢,又怕别人會用吃剩的李子核種出同樣品種優良的李子樹來,于是王戎總是先把李核用錐子鑽破再賣。
第四個,王戎的女婿曾向王戎借了幾萬錢,欠錢的時候,女兒每次回娘家,王戎就給她擺臉色看,等到女兒女婿趕快把錢還上,王戎這才變得和顔悅色。
這幾則故事很簡單,但它們透露出來的信息卻不簡單:鑽破李子核、催女兒還錢,說明王戎不僅對别人吝啬,對親戚也吝啬;侄子結婚送禮和自己數錢玩,說明他不僅對家人吝啬,對自己也吝啬。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卻一方面官運亨通,他出身名門,從最早的黃門侍郎,到太守、刺史、禮部尚書,一路做到了尚書令、大司徒;另一方面,王戎在曆史上的名聲還不差,因為他是有名的“竹林七賢”之一。這樣“高大全”的形象,明顯和吝啬鬼的形象反差很大,令人感歎。你說他那麼有錢有勢又有權,還那麼小氣,或許這樣的人隻能用兩個字來解釋:天性。
像王戎這樣的吝啬,還算好的,沒出什麼大事。有的人卻因為吝啬丢了性命,甚至有時候還有亡國的危險。
東晉有個人叫周劄,做到了大将軍,周氏一門也因為他有五人封侯,權勢很顯赫。時間一長,得到了另一位将軍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聯合别人攻打周劄。周劄駐地在會稽,等他得到消息的時候,對方已經兵臨城下,當時在周劄的庫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勸他趕緊拿出來裝備士兵,用來應戰。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周劄平常貪财吝啬也就罷了,到這時竟然舍不得那些新武器,而是将劣質兵器分發給士兵。官兵們見周劄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如此吝啬,也就沒有了為他賣命的決心,結果在敵軍的沖擊下潰不成軍,周劄戰敗,被殺。
比周劄更雷人的是南朝梁廢帝蕭紀。蕭紀是梁武帝的第八個兒子,梁武帝死後在四川稱帝。按說他政權再小也是一國之君,何況擁有富庶的四川,應該很豪爽大方才對,可蕭紀不是這樣。
據記載,蕭紀本人從小勤學好問,頗有雄才大略,本來文治武功都還說得過去,應該能在魏晉南北朝那個亂世成就一番霸業,但就是因為有吝啬的毛病,搞得身死國滅。這是怎麼個情況呢?原來蕭紀當時率軍南下攻打他的哥哥梁元帝蕭繹,為了鼓舞士氣,蕭紀就制了一斤重的金餅一萬個,銀餅五萬個,激勵将士們賣命征戰,立功者賞以金餅銀餅,但是一路上,将士們打了幾次勝仗,蕭紀都因為愛惜錢财未予賞賜,失信于官兵,最後兵敗如山倒,自己也在亂軍中被殺。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梁元帝後來奪了蕭紀的姓,開除族籍,讓他改姓“饕餮”,也算符合了他貪婪吝啬的本性。
其實吝啬鬼并不是中國獨有的,西方也有。歐洲文學史上就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俄國有果戈裡《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英國有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國有莫裡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紮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中國的文學作品中除了《世說新語》的記載,也有《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明人筆記中的迂公等。這些吝啬鬼,或迂腐或兇狠,或多疑或狡黠,或愚蠢或短視,但歸根結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貪婪”。
對于這種貪婪,我們中國人向來是十分排斥的。《禮記•大學》中說:“百乘之家,不蓄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甯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一個國家,甯肯要“盜臣”也就是強盜,也不能有“聚斂之臣”也就是貪污受賄的貪婪之臣。
盜臣是外賊,聚斂之臣是内賊,外賊隻是損害了财物,而内賊卻是傷害的道義,一個國家,當然不能以财産為最高追求,而是要維持正當的道義,才能存之久遠。
貪婪其實是人的本性,所有人的生下來就是貪婪的,而能夠控制住這種貪婪的欲望的,隻有道德和制度。我們往往隻是把貪婪放到道德層面上去約束,但這對君子來說是可以的,對小人來說是無效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所以,能夠約束所有人的,隻有制度。
能出個什麼制度,就讓吝啬鬼消失嗎?這個可能沒有,但是,如果你的吝啬對别人造成傷害,這是可以用制度去約束,或者說用制度往一個更好的方向去促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