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的田地裡,一壟壟青翠的大蔥筆直挺立、長勢喜人,萬畝大蔥喜獲豐收。 向上 攝
中新網長治9月28日電 題:山西潞城:“蔥鄉”裡的緻富經
作者 吳瓊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的田地裡,一壟壟青翠的大蔥筆直挺立、長勢喜人,萬畝大蔥喜獲豐收。伴随着收割機隆隆的響聲,農戶們忙着采摘,陸續開始收獲銷售。
“以前,在外地打工,現在,家門口掙錢。”走進張家河村的大蔥産業園,60歲的村民任愛良負責管理大棚,包括栽種、病蟲害防治、除草打藥等,每月能收入4000元左右。
從偏居一隅的小山村,到激活生态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張家河村走出一條農旅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我們村以前是一個偏遠山村,家家戶戶種地為生,村集體基本沒有收入。”張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曹雲喜告訴記者,2018年開始,該村将土地全部流轉,培育和發展大蔥等特色農業,當年村集體收入達到6萬元,2021年增長至28萬元。
伴随着收割機隆隆的響聲,農戶們忙着采摘,陸續開始收獲銷售。 潞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蔥在潞城有着悠久的種植曆史,以“蔥高、白長、脆嫩、味甜”而著稱,是潞城農業的重要地理标志和曆史文化名片。其中,以“熬腦大蔥”最為出名,“熬腦大蔥”在2011年獲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
今年9月,該區還舉辦首屆大蔥文化節“蔥王”争霸賽活動,評出“大蔥種植王”“大蔥銷售王”“大蔥産量王”,通過比賽叫響潞城大蔥品牌,推動大蔥産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讓大蔥産業向高附加值、全産業鍊發展,深加工是關鍵。山西聰和食品有限公司想出金點子——從大蔥到蔥醬,深加工“金鑰匙”打開農産品“發展鎖”。
清洗、攪拌、翻炒……聰和食品生産車間内,工作人員正炒制蔥醬,熱氣混着蔥香拂面而來,經過深加工,一瓶瓶色香味俱全的蔥醬,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從洗到切,經過炒制,再到灌裝,該生産車間日均産量可達10000瓶。
從偏居一隅的小山村,到激活生态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張家河村走出一條農旅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向上 攝
近年來,潞城立足産業基礎和資源禀賦,因地制宜進行産業結構調整,不斷延伸“特”“優”産業鍊條。大蔥産業方面,以大蔥育苗、機械化種植示範、蔥産品銷售及深加工、三産融合等全方位推進大蔥全産業鍊發展,初步統計全區集體種植大蔥主體達到40個、種植面積1萬餘畝。大蔥産業已成為當地民衆增收緻富的特色産業。
今年9月,潞城區舉辦首屆大蔥文化節“蔥王”争霸賽活動。 潞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下一步,潞城區将不斷彌補大蔥産業發展短闆,發展大蔥精深加工和休閑體驗,延伸産業鍊條,提高單位産值和效益,逐步向大蔥全産業鍊并重發展轉變,實現大蔥從“特色産業”到“支柱産業”跨越發展。(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