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曆來被佛教尊為神聖淨潔之花,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曆史,是我國傳統名卉之一,被人們譽為花中君子、翠蓋佳人,曆代文人為之歌詠,繪畫大師為之揮灑丹青,創作出無數贊美荷花的名篇佳作。,并且極力宣傳并倡導學習荷花的這種清白、聖潔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頤在名篇《愛蓮說》中也明确表達了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暗示人們學習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另外,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蓮稱荷,與“和”諧音。 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飛燕構成一幅“何(荷)清海宴(燕)”圖,喻為天下太平。佛教的八寶吉祥,以蓮花為首。古代以蓮花和魚剪成圖紙張貼,稱為“連年有餘”,表明社會富足。 另外,民間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執荷花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早在流傳古今的《詩經》中,便有将蓮花比作美女的記載。《國風·陳風·澤陂》中說:“彼澤之波,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寝寐無為,涕淚滂沱。”描寫一男子将蓮花比作久已傾慕的美女,許久未能見到,傷心不已。不管是醒着還是睡着,眼淚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來。
詩仙李白《古風》中有“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王昌齡的《采蓮曲》中有“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白居易在《龍昌寺荷池》中有“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
我們都知道蓮藕的絲很長,牽扯在一起,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和某人藕斷絲連”,其實就是說男女之間還有聯系,也即我們所說的愛情。其實用荷花來象征愛情早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在《采蓮曲》中寫到“牽花恰并蒂,折藕愛連絲”,也即以并蒂蓮和藕絲不斷,表示男女愛情的纏綿。蓮最适合作純潔、美好愛情的象征,加之“藕”與“偶”諧音,藕斷絲相連,“并蒂蓮開”,都非常适合表示愛情的纏綿不斷。
南宋楊萬裡詩中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的千古絕句。
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的美妙詞句,更是脍炙人口,為世人詠傳。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是無形之畫,畫是有形之詩。書骨、樂韻、詩魂乃畫之“三昧”。将詩作為畫中之魂,是曆代畫家的畢生追求。畫家筆下的荷花,并非自然物的再現,而是飽含作者本人的情感和經過藝術加工的意中之花;它似人又似花,似花又是人,人即花,花即人。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間來。花替我代言,我替花傳神。這種借物寫心,物我相照的表現手法,正是中國畫所特有的本質内涵。
千百年來,無數畫家為荷花傳神寫照,畫出了千萬佳作精品,無不在表現着荷花的筆情墨趣和詩情畫意,它是我們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産,值得我們繼承和發展。
或許大家還不知道,其實荷花的全身都對人們有着巨大的作用。蓮藕可供人食用,蓮子是滋補佳品,藕節、蓮子、荷葉等是中醫治病的好藥材。荷花花葉能供人觀賞,荷花生長的地方,還有淨化水質、優化環境、美化風景的作用。曆代也有很多關于荷花的美好傳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