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法?□ 王靖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上面點贊最高的回答是:“小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它們已經成了我現在的骨和肉讀書,其實也是如此”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思想、言行、形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 王靖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上面點贊最高的回答是:“小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它們已經成了我現在的骨和肉。讀書,其實也是如此。”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思想、言行、形象。
近兩年給我觸動最大的書莫過于畢淑敏老師的散文。畢老師是一名内科醫生,有着藏北高原十一年軍旅生活的人生體驗,心理咨詢師、文學碩士、作家、旅行者……獨特而豐富的生活閱曆和角色,成為畢淑敏散文創作的寶貴資源。
畢淑敏的散文質樸真誠,訴說的是對世界的驚奇,對生命刻骨銘心的感悟,對生活始終不變的熱愛。精彩而充滿智慧的文字在書中随處可見,她還善于借小故事将我們麻痹許久的神經重新變得敏感起來,恢複我們對生活應有的感知能力。
最喜歡的是畢淑敏的幸福卷散文集《在不安的世界裡享有幸福》,該書分為“幸福是内心的歡喜”“幸福是家的溫暖”“幸福是心中有愛”“幸福是被你需要”“幸福随處都在”五個章節。她說:“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人們常常隻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時,撿起地上的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她。”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認識了一個新名詞“心甯度”,畢老師說,心甯度的首要條件,是對這個世界,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心甯,一生就系上了幸福的安全帶。
通過閱讀,我理解的“心甯度”是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排除幹擾,放下幻想的同時,既立足當下,又心懷遠方;既了解世界,更了解自己。樹立目标與方向,用一顆安甯的心,明澈的眼,細細感受生命旅途中遇見的人與風景,懂得照顧,能體察别人的感受;懂得諒解,能同情别人的處境;言語溫和,行為有禮,踏實努力,溫暖明媚;安靜成長,勇敢堅強,不念過去,不畏将來,不困于情,不擾于心,内心裡所擁有的平和度、安甯度、豐盈度。
其實關于幸福的理解,或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讀讀畢淑敏老師的這套“幸福卷”,相信你也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獲。
德國詩人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人生多苦難,在成長的曆程中,我們要面對的責任、擔當、痛苦與挫折,一樣都不會因為祝福而減少,讀書雖然不能免去這些生命的考驗,但是多讀好書一定會增長我們的智慧與見識,讓我們明辨是非,懂得思考與選擇;帶我們到達暫時去不了的地方;閱盡本不知曉的世事人情;教我們學會愛、珍惜和感恩。
多讀書、讀好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願我們在讀書的道路上攜手同行,從容堅定!
作者:
來源: 春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