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真知計劃#來吧,小夥伴們,在這個美麗的周末,咱們一起侃侃行測吧。
公考10年,記憶中行測最高成績是84分(山東省省考),但是找了半天圖片,隻發現了前幾年80.9分(山東省省考)。剛看了半天也是無緣面試的第4名,卻記不得什麼崗位了。
這個成績,申論分也不是很理想。
這樣看,我還是有點墨水可以舞弄的。
我分析:
行測,60分以下,8成可能:裸考。2成因素,準備了點,但是遭遇了國考或者稍微高了一個難度的省考。
60-75分,算是中配。如果申論發揮穩定的話,入面的概率五五開。這一段分數的人,能占參加行測考試的8成。
75-85分,鳳毛麟角,哪怕在山東省省考,這個分數段的人也不是很多,特别是80 ,我們可以稱之為:神。
至于85以上,隻能稱:大神,已經可以算是非人類。完全可以成為考研名師張老師嘴中,北京動物園展位買票觀賞的主。
看完這,我覺得公考行測出題組還是很有水平的。極端的分數,可控。平均的分數,可測。大家夥組團丢人,不至于分數太低到“出奇憤怒”。畢竟,你63分,他65分,我67分,看上去稍微差個幾分,但是都距離面試起跑線還有一點距離。
要知道,無論是缺0.1分,還是缺20分,面試線都可以狠狠羞辱你一頓。個人認為,缺0.1分還不如缺20分。畢竟,這個時候你還在幻想,前面3個人萬一有點意外,自己順利遞補上。那完犢子了,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那段時間完虐失戀!搞不好,就跟瘋子一樣,天天念叨。
說白了,行測,你想考砸、考好都很難。
但我既然,提了這個話題,肯定是想分享點幹貨,希望咱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最終小跑上岸,開啟新的生活。
那今天,先來談談第一個小目标:行測省考75分、國考70分。
這個目标,難度系數7。還好,能跳跳腳夠到。
刷真題。
我的經驗,有時間,做套題。沒時間,做專項。套題,必須要紙質版,實打實用筆能劃能寫能塗。專項,手機各種APP,言語理解和表達、常識判斷、判斷推理輪流(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個人覺得不适合),放空大腦享受這個過程。
這個刷題過程,要持續多久,因人而異。我碎片化時間,基本都用手機APP刷了題,現在某軟件已刷題目5000 。15個題目,平均用時8分鐘,準确率10-12個,偶爾全對。
整錯題。
我發現,很多小夥伴真題刷完對完答案之後,就沒有之後了。這樣的路子,你永遠弄不懂自己為啥會整錯,為啥總是和考點擦肩而過落入陷阱。
我個人覺得,能把80%的錯題的考點整明白,才會真正領會到刷真題的意義。整理錯題的過程,要有一個知識面外擴的思維。比如:數學運算路程問題、幾何面積計算,往往都是很多知識點的集合。
錯題記錄本,值得每個小夥伴擁有。
找技巧。
世間技巧太多,咱們要做的就是在刷題和整理錯題的過程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
比如,做題順序技巧。對有強迫症的小夥伴們說,千萬千萬不要按照出題人的順序,折磨自己。要不通常狀況下,都會折在數量關系或者圖形推理上。因為,出題人就喜歡在這些地方設伏。
我推薦的路子,先常識、二言語、三邏輯、四資料、五數量。這個路子,伴随着用腦從淺到深一個過程。
再比如,取舍技巧。120-135題量,如果遇到1分鐘做不出來的題目,膽子大一點,跳過他也放過自己。人家出題人很明白的,設計題目當初就按照一定的數量比例對付咱們,總有那麼幾道題,就是玩,您想在考場上做出來的可能大概有一個棗核那麼大。更有甚者,尤其是個别數量關系,考點就不是計算、邏輯、分析,人家就是奔着咱的運氣概率來的。
解析看上去都有難度的題目,真要遇上,放手吧。
這樣的題目,在考場上,隻能放過他們,才能成全自己。
刷真題、整錯題、找技巧,這三個點搭配做好,省考行測75分,不是夢。
說這麼多,我還是想小夥伴們自己去嘗試。多嘗試,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和技巧。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地走一遭。
嘗試的路上,少有能一次成功的。大多數的我們,要經過長期的淬煉,才能百煉成鋼。這個過程,請一定不要輕易放棄。
大家夥都是成年人了,咱們之所以不斷努力的根源就是想越來越好。既然考公是其中的一條路,那我們為何不努力拼一把?
堅持 努力,總歸,你的努力會變成分數,成就你之前的付出。加油,我在岸邊等着各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