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考研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畢業首選,他們願意通過學曆深造為自己“鍍金”,以此來對抗“學曆貶值”的無奈。
除了糾結專業選擇,另外一個難題便是學碩和專碩的抉擇,原來學碩地位要遠遠高于專碩,就連職場上,學碩都“高人一等”。随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專碩也逐漸實現身份的升級換代,翻身農奴把歌唱。
在一些熱門考研專業中,究竟是該選擇學碩還是專碩?其中有何利弊關系?接下來,我們一一揭曉。
熱門專業選學碩還是專碩,哪個含金量更高?學曆“歧視鍊”該打破了
和高考一樣,考研同樣有着備受青睐的“熱門專業”,比如法學、會計、教育等,每年都是熱門選擇。
不過,這些專業的學碩和專碩差異很大,無論是備考參考書籍、考試難度、未來就業等方面,都大有不同。
就拿法學來說,它一直是“招生大戶”,也是不少跨考黨的首選之一,大有包羅萬象之勢,你知道其中學碩和專碩的差别嗎?
★法學的學碩學位難度要比專碩高一些,學碩雖然對專業無限制,但考生多為法本出身,一級學科下專業設置非常細緻,更加側重理論研究,熱門專業競争極為激烈。
而法學的專碩招生院校衆多,體系龐大,專業課都是統考,沒有學碩自主命題難度大,很适合跨考黨。
★另外一個熱門選擇便是會計專業,它的學碩和專碩差距可謂是十萬八千裡,從考試科目上就可以窺探出一二。
學碩需要考四門,全科備考,對專業學科要求較高,難度非常大,而專碩隻需要考兩門,難度較低,注重實務技能,就業前景明朗,适合跨考黨。
從上面可以看出,總體而言,學碩初試難度普遍高于專碩,學碩的英語一難度也要高于專碩的英語二,這對于一些英語欠佳的考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點,謹慎選擇。
在學生中間,存在着“專碩就是學碩壓縮版”的偏見,認為專碩學習周期短,用較高的學費換取一個碩士學曆,完全沒有學碩潛心學習來得踏實。
很多專碩研究生為了改變自己“低人一等”的局面,選擇拼命考博,随之競争愈演愈烈,難有盡頭。
學碩和專碩在學科上有差距,本質上卻沒差别,社會上不應該将學碩和專碩作為差别對待的借口,長年積累的“學曆歧視鍊”是時候破除了。
當下學碩縮招,專碩擴招,破除“唯學曆論”,逐漸淡化二者之間的差異
最近幾年,“學碩縮招、專碩擴招”已成大趨勢,比如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從2022年起将不再招收學碩研究生,就可以釋放出一定的改革信息。
這樣的變化也是為打破“唯學曆論”作出的努力,學碩和專碩本身并無差别,關鍵是根深蒂固的“專碩不如學碩”刻闆印象,讓衆人認為專碩低人一等,專碩是學碩的“備胎”,當下任務就是要逐漸淡化二者之間的差異。
學碩和專碩本身側重培養的領域就有差别,學碩培養學術型人才,專碩側重培養技能型人才,可比性并不大,沒必要矯枉過正。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縮小學碩和專碩的呼籲不絕于耳,但真正落實的時候,卻往往差強人意,可見真正的改革之路任重道遠。
準備讀研的學生還需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做好自我定位,如果在讀完研究生之後打算直接就業,就可以選擇讀專碩;如果想要繼續深入研究,那選擇學碩就恰如其分,避免教育錯位,造成資源浪費。
當下社會已經從“學曆社會”向“能力社會”轉變,無論何時,個人能力才是行穩緻遠的秘密武器,這個和學曆有關,但沒有絕對相關性。信奉學曆“歧視鍊”,浪費自己時間,也浪費社會資源。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