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史料記載的晉景公“如廁,陷而卒”;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大便用力過猛,心髒病發作猝死”;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排便時昏迷,随後駕崩”;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因便秘誘發冠心病而離世……
“便秘君”并不是老百姓所認識的“小問題”,事實上往往就是這個“小問題”導緻了更為嚴重的并發症,讓我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它不僅會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也是制約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我國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為4%~6%,并随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可高達22%。
“清道夫”的爺爺就是一位頑固性便秘患者,所以小時候的記憶裡,各種類型的“通便藥”時常在我腦中浮現。也許是家庭困難的緣故,爺爺從來沒有便秘就醫的經曆,而是變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江湖郎中”。這是古往今來老百姓對“便秘君”的膚淺認識,濫用藥所導緻的并發症屢見不鮮。
針對“便秘君”的治療方法五花八門,其實“未病先防”和“早病早治”理念是治療該病的黃金法則,今天将由清道夫帶領大家學習“自然療法”,讓我們的便秘達到“不藥而愈”的目的。
什麼是自然療法
随着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合成藥物毒副作用的危害及現代病、富貴病、醫源性疾病和藥源性疾病的大量湧現,人們要求“回歸大自然”的返璞歸真的呼聲日益高漲,“自然療法”理念逐漸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和重視。
所謂自然療法是一種除了外科手術、放射療法、化學藥物以外的無創傷、無痛苦的自然治療方法,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内逐漸形成了一門橫跨預防醫學、臨床醫 學和康複醫學的應用醫學學科。
事實上,自然療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黃帝内經》中就有記載“天人合一”的觀點,形成了食物療法、運動療法、推拿療法、心理療法和起居療法等多種療效确切的自然療法。
運動療法篇
排便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有效合理的運動對于促進胃腸蠕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專業角度分析,排便過程是一個“技術活”。常用的運動療法包括跑步、跳繩、八段錦、揉腹運動、腹式呼吸、提肛運動等。
1、腹式呼吸
中國養生術認為:“呼吸到臍,壽與天齊”。腹式呼吸鍛煉的主要是人體腹腔中的膈肌。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是保持腸道功能發揮的重要條件。同時腹部是人體任脈、足少陰腎經和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訓練腹式呼吸能帶動脾胃的升降功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有助于發揮正常排便功能。
2、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在古代被稱為“回春術”,是一種重要的傳統養生方法。《養生十六宜》提到“谷道宜常提”,孫思邈認為“谷道宜常撮”,被乾隆黃帝推崇是重要的“養生功法”。提肛運動能有效訓練盆底肌排便協調性,能有效改善排便,特别是對以盆底組織肌肉松弛為主的便秘患者。
①夾腿提肛法:仰卧,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左右後放松,重複10~15次,每日2~3遍。
②坐立提肛法:坐在床邊,雙手叉腰後起立,同時肛門收縮上提,持續5秒後再放松,重複10~15次,每日2~3遍。
③踮足提肛法:站立位,雙手叉腰,踮起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後再放松,重複10~15次,每日2~3遍。
3、揉腹運動
揉腹養生,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易筋經》中就有揉腹法的記載;在唐代孫思邈也有“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的養生之道;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著《延年九轉法》記錄“仙人揉腹法”較為詳細;日本漢醫湯本求真認為:腹者,生之本,為百病之根。
中醫認為:“順者為瀉,逆者為補”。便秘和積食者以順時針揉腹;腹瀉和便溏者以逆時針揉腹。
手法要點:先用右手中指點穴5分鐘,取上脘、中脘、下脘、天樞和大橫等穴為主;再以肚臍為中心,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緩慢揉腹,平心靜氣,保持正常呼吸節奏,持續時間為20~30分鐘。
腸道養生有訣竅,自然療法是首選
運動療法講科學,腹式呼吸吐納氣
提肛運動回春術,三種方式可選擇
揉腹運動講順序,順逆補瀉要相宜
保持節奏不能忘,暢通無阻常相伴
現代社會,我們的業餘時間被電子産品所“占領”,“葛優躺”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常态,随之帶來了身體器官的損傷,被統稱為“富貴病”。其實,亞健康人群隻要選擇合理的運動鍛煉,大部分疾病都能迎刃而解。這就是傳統自然療法的魅力所在,也是當今社會值得推崇的科學養生方法。
本文作者:吳禮龍
雲南中醫藥大學附屬曲靖醫院(曲靖市中醫醫院)肛腸盆底中心主治醫師,雲南吳佩衡扶陽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二級工作站成員。中華便秘醫學會副秘書長、雲南省肛腸盆底疾病專科聯盟秘書長,雲南省中醫藥學會青年中醫工作委員會委員。
擅長:頑固性便秘、大便失禁、腸易激綜合征、特發性肛門直腸痛、痔瘡、肛裂、肛瘘、肛周膿腫、腸梗阻、盆腔疼痛綜合征、壞死性筋膜炎、直腸脫垂、結腸炎、結直腸癌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