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的故事就從千尋一家的搬家開始。
爸爸開車,媽媽坐在副駕駛,千尋則在一堆雜物的包圍下,半躺在後座上。
千尋手裡捧着一束花,是朋友送給她的離别禮物。離别的愁緒淡淡萦繞,她情緒低落,不住地自言自語。
搬家一定不是千尋所希望的,但一個孩子的想法,又有什麼用呢?
開車的父母覺得千尋的不開心是小題大作。他們讨論着附近的超市、商店、學校,對即将到來的新生活頗有興趣。
汽車開到路盡頭,千尋對黑暗的隧道表現出害怕的樣子,而他的父母卻仍然堅持要往前走,還說千尋:“别那麼膽小嘛!”
千尋緊張地想抓住媽媽的手,媽媽卻說:“你幹嘛粘我這麼緊,都不好走路了。”
到了神秘的街市,空無一人,隻有袅袅的炊煙和誘人的香氣在空中飄散。千尋隐約感到不安,想叫父母都回去,他們卻置若罔聞。
找到食物後,爸爸媽媽不顧千尋的反對,拿了很多大吃特吃起來。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貪吃的父母變成了豬,千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們變回來。
千尋的父母,就是很多父母的寫照。
他們不重視孩子的感受,不理會孩子的情緒,在情感上沒有和孩子建立起連接。
他們并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幾句類似“這有什麼好生氣的”、“看人家多堅強”、“沒什麼好怕的”這樣的話,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給了孩子安慰。
可是實際上呢?卻隻讓孩子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獨。
就像千尋一樣,心裡的不舍、害怕、緊張、不安,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知曉、沒有人注意。看似和父母一起,實則完全割裂。
真的是我說前門樓子,你說胯骨軸子。
這樣的父母,缺少“共情”的能力。他們從心裡覺得孩子的想法無足輕重,根本不願踏進孩子的内心世界。
共情,是和孩子産生情感鍊接的有效方法,也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配置。
共情,簡單來說就是對對方情緒的理解。這種理解不是同情憐憫,而是一種就事論事的态度。
比如,孩子走路摔了一跤,不小心磕破了膝蓋,哭了。
有的父母會幫孩子吹着傷口說:“哎呀好可憐,真希望受傷的是媽媽(爸爸)。”
有的父母會看着孩子說:“要勇敢,一點小傷沒事的。”
有的父母會擁抱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一定覺得有點疼。”
第一種父母讓孩子自憐自艾,第二種父母過于冷漠疏離,第三種父母才做到了共情。他們用行動和語言向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息:我理解你現在的感受,我會陪你一起度過難關的。
共情,首先要善于傾聽。從孩子的話語、表情、語氣中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和感受,然後才能回應他們的情緒,與之産生情感上的共鳴。
當父母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語,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理解,從而産生愉快的體驗。很多時候,他們也隻是想表達一個情緒而已。
就像千尋,她也知道搬不搬家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隻是對以前生活環境和老師同學不舍的情緒需要釋放。如果媽媽能理解她,她很快就能從這樣的情緒裡走出來。
當我們在和别人交流時,如果能感到自己深深地被理解,那麼什麼樣的壞情緒都會得到化解,孩子也是一樣。
那種被看到、被關注、被重視、被理解的感覺,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會幫助他更好地成長,擁有在生活中披荊斬棘的能力。
會共情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