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2:37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智齒其實就是人類口腔内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是人類最晚長出的牙齒因為是在智力發育日趨成熟穩定的18-25歲之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征,所以就被大家用“智齒”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替代了原本的學名---第三磨牙,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智齒不痛就可以不用管它)1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于智齒的8個真相

智齒其實就是人類口腔内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是人類最晚長出的牙齒。因為是在智力發育日趨成熟穩定的18-25歲之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征,所以就被大家用“智齒”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替代了原本的學名---第三磨牙。

關于這顆遲遲萌出的牙齒,網絡上流傳着許多謠言,下面就跟随着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主任沈山醫生将這些謠言逐個擊破。

謠言1:“聽說拔智齒會掉智商”

智齒的本質隻是一顆普通的牙齒,與我們口腔中的其他所有牙齒一樣,都是由牙髓、牙本質、牙釉質、牙骨質、牙周膜以及周圍牙槽骨組成,它們都是由外胚層和外胚間充質相互作用發育而來。

其中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齒神經是下牙槽神經的神經末梢,下牙槽神經來自下颌神經,是三叉神經的分支。三叉神經雖然是顱神經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溫觸覺的感覺以及控制咀嚼運動,跟智力和記憶沒有任何關系!

對于部分患者拔牙後出現短暫的頭痛、嗜睡等所謂的”拔斷腦神經”的症狀,沈山認為這與拔牙時使用的麻醉劑和患者身體及心理素質有關,而非“掉智商”的表現。

謠言2:“聽說拔智齒可以秒變錐子臉”

“最近幾年,有不少年輕女孩隻要長了智齒就會來拔掉因為總覺得可以瘦臉。但其實,決定人臉大小的東西是骨骼和肌肉,而非牙齒。”沈山醫生說。

對于一少部分患者拔完牙齒後臉頰确實有變小,沈山認為是因為拔牙後患者服用的食物都較為稀軟,降低了口腔的咀嚼力度,進而對咀嚼肌産生了影響,使得肌肉因為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而暫時性的縮小。

大部分患者拔牙一段時間後面部腫脹消退,在視覺上也有瘦臉的效果,實際上骨骼和肌肉并沒有什麼影響臉型的變化産生。大部分人要想瘦臉還是需要整形美容手術改變面部輪廓。

謠言3:“聽說智齒不痛就可以不用管它”

對于要不要拔智齒這個問題,沈山醫生說:“還是要根據患者情況和智齒的生長情況來定。”

例如,

導緻牙疼腮疼下巴疼的智齒,拔!

會塞牙的智齒,拔!

僅上牙或下牙一方長了智齒的,拔!

阻生了,拔!

此外,還有長了智齒正在備孕打算要小孩的患者,也要拔!

為此,沈山醫生特别為我們展示了幾張圖片,介紹智齒生長的幾種情況:

沈山醫生提到,像第三張圖片中顯示阻生智齒引起囊腫,囊腫又破壞了牙根的情況就比較嚴重了。為此,他特别列舉了需要拔牙卻遲遲未拔可能造成的後果

1、塞牙更加嚴重,冠周發炎疼痛,鄰牙齲壞甚至并發牙髓炎,牙周炎!

2、颞下颌關節紊亂,疼痛,彈響,甚至張口困難!

3、智齒伸長,咬牙龈,黏膜損傷潰瘍!

4、牙列擁擠,促進牙齒移位!

5、孕期發炎,治療更複雜!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不拔呢?總體來看,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1、上下智齒都正常長出,并且能夠咬合吃嘛嘛香。

2、智齒牙根靠近下牙槽神經或其他重要結構,拔了可能有後遺症,而且不拔問題不大。

3、因為某個磨牙長得不好或出現問題需要拔除時,智齒需要作為備胎被前移填補空缺的位置。如果智齒長得不正,但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也可以矯正!

4、患者具有明确拔牙禁忌症,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等,如若沒有控制至合适指标,則不宜拔牙。

5、“拔牙太疼了!”對于心理嚴重恐懼,可能并發嚴重并發症者,不宜拔牙。

針對最後一種情況,沈山還特别說道:因為每個人的痛感不同,所以拔牙帶給患者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患者可能拔完智齒跟沒事兒的人一樣出去就下館子了,有的患者或需要依賴止痛片才能度過。

對于怕痛卻需要拔牙的患者,可以選擇下午來,避開上午的痛覺敏感期。此外,女性患者還需要避開生理期,避免貧血、加重痛經情況的發生。

沈醫生還強調對于保留的智齒,智齒護理很重要!因為智齒長在最裡面,最容易被忽視。早晚刷牙要到位,可選用小頭牙刷,智齒也要仔細刷;飯後及時漱口,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學會用牙線清潔牙縫。

謠言4:“聽說拔顆智齒很貴要上萬”

牙科手術費用是由醫生診療費、材料費、藥物費等多方因素組成,而且價格的高低還會受到病人病情、就診地區及不同醫院收費标準的不同而有所出入。

但就智齒來說,拔除一顆正常的智齒費用區間大概在500元左右,而阻生智齒的拔除費用會稍貴,具體要根據牙齒的生長情況來定,一般會在1000元以上。

本期專家:

沈山: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主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醫療中心副主任醫師、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博士,擔任頭頸外科學會青年委員、口腔全科醫師協會常委、整形美容協會口腔分會委員。

作者:王雪 通訊員:張燦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