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縣脫貧還有268天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633天
春山向曉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欄流
人間四月天,春色正撩人。“清明”小長假期間,康縣陽壩梅園國家4A級景區、白雲山公園、花橋4A級景區、鳳凰谷、大水溝、桂花莊,以及三百裡生态文化旅遊風情線沿途各節點人頭攢動,旅遊市場呈現出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花橋景區,遊客在品嘗美食
據統計,“清明”期間,康縣共接待遊客47500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62.38萬元,同比增長11.8%。全域旅遊“一業興百業”效應凸顯,持續升溫的旅遊市場為全年旅遊發展開了個好頭。
4月5日,清明小長假第一天,陽壩梅園及美麗鄉村旅遊點上已經是遊人如織。“在城市生活累了,來鄉村看看春天的美景,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這個假期過得很享受。”來自蘭州的王女士對記者說。
“人氣爆棚”的景區停車場
定西的劉大姐說:“我們是在電視上知道的花橋,昨天專門帶着爸爸、媽媽和大姨來到花橋,我們一家人特别喜歡和仰慕千年菩提樹,特别喜歡這裡的景觀,六月份我計劃讓老人們在這裡住半個月”。劉爸爸打岔說道:“你們在這裡生活,比神仙還舒服,我喜歡花橋的石頭、花橋的水,還愛吃花橋的飯菜,最愛喝老張媳婦做的面茶,我給這裡點個贊!”
天鵝湖新村遊人如織
近年來,康縣立足生态文化資源優勢,創新旅遊發展思路舉措,全力打造全域旅遊大景區,着力優化全域旅遊軟硬件水平,旅遊質量不斷提升、遊客數量不斷增加、全域旅遊的核心競争力不斷增強。
清明節作為開年來第一個小長假,以陽壩和花橋AAAA級景區、大水溝和何家莊AAA級景區以及鳳凰谷、大水溝、許家河、朱家溝、嚴家壩、莊科村、桂花莊等為主的鄉村旅遊持續升溫,全面拉動了該縣賓館飯店、農家客棧、農特産品等第三産業的高效運行,康縣黑木耳、茶葉、天麻、土蜂蜜、食用菌等原生态土特産品成為遊客搶購的佳品,旅遊扶貧成效明顯。
岸門口朱家溝景區虛無坐席
為了更好地接待遊客,康縣周密部署、部門聯動。縣委、縣政府節前對全縣文廣旅遊、公安、市場監管、衛生健康、交通等相關部門以及長壩鎮、陽壩鎮、城關鎮、岸門口鎮等相關鄉鎮任務分工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大檢查活動。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清明小長假期間全縣旅遊秩序井然有序,旅遊市場環境運行良好。
監制:李 銳 責編:焦楊紅 編輯:苟鵬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