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明明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現任職于天津博物館
“正山堂杯”全國第六屆茶文化書法作品展入展
2021“書聖故裡•中國臨沂”臨書大會入展(中書協)
全國第五屆正書展入展(中書協)
第五、六屆(全國獎)、七屆、八屆全國刻字展入展(中書協)
第六屆西安碑林書法大賽獲優秀獎(最高獎)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展獲優秀獎(最高獎)
第二屆“衛夫人”全國書法篆刻展獲優秀獎(最高獎)
首屆正陽杯書法展獲佳作獎(書法報)
第七屆中青年百強榜入圍前100名(書法雜志)
清風雅韻中華竹都全國竹文化書法大展二等獎(書法報)
學書心得
書法與曆史相伴而行,篆書既是書法的開端,也是中華文明的開端,體系龐大,從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到春秋戰國各地方文字,無不獨具風格,自成一家。
作為篆書的當代書寫者,必須從龐雜的篆書系統中,吸取百家之長,以成自家風貌。《論語·雍也》有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彬彬”就是既脫離了“野”,也不滞于“史”,而将“質”、“文”結合地最恰當、轉化得最适當,“質”在“文”中,“文”不掩“質”,從而最合乎“中庸之道”。
書法正與質文對應。書為“質”,法為“文”。書勝法,則有荒率之弊;法勝書,則有闆滞之病。書不離法,法不掩書,主客契合,合乎人性,順乎物理,法乎天道,如此堪稱“文質彬彬”,入“雅俗共賞”之境,可稱善矣。
作品欣賞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