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3:00:26

唐代作為詩歌發展的盛世,期間出現的大詩人不勝枚舉,在《全唐詩》中記載的詩人就有兩千多位,詩歌數量更是達到四萬八千餘首。在當時,上至皇室貴胄,下至販夫走卒,對于詩歌的接受程度都很高,他們雖然寫不出李杜那麼脍炙人口的經典詩篇,但他們的作品也别具風味。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1

就像起源于唐代民間的打油詩,就屬于當時老百姓的詩情畫意,張打油的那首“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哪怕時隔千年,在捧腹之餘也不由讓讀者叫絕。其實除了民間的打油詩,當時的皇帝們其實也都是寫詩高手,雖然他們在文學名氣上可能不及被譽為“詞中帝王”的李煜,但他們的詩歌依然有可圈可點之處。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2

唐太宗李世民的那首《賦蕭瑀》,其中“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兩句,哪怕曆經千年,依舊振聾發聩。還有千古女帝武則天的《如意娘》《臘日宣诏幸上苑》,這兩首詩一首讓她從長伴青燈古佛再次踏入皇宮,另一首則是讓初登大寶的她坐穩了帝位。這些詩歌雖然并不出名,但也寫得各具特色。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也是一首來自唐代的帝王詩,唐代名家對這首詩都未做評價,但傳于後世,這首詩卻引出了明清兩代名家截然相反的評價。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詩。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3

《幸蜀西至劍門》

劍閣橫雲峻,銮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萦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寫作時間是公元757年。756年,安史之亂進入高峰,安祿山帶兵攻陷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至成都。好在關鍵時刻唐肅宗繼位,擊潰了叛軍,随着安祿山被殺,唐玄宗也得以被迎回長安,這首詩正是從成都返回長安途中所作。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4

“劍閣橫雲峻,銮輿出狩回”,劍門山高聳入雲,山勢險峻,我出狩的銮輿今日終于得以返回。第一句主要是描繪劍門山的險峻,到底有多險峻呢?“橫雲”二字便做了說明,在平原地區看天上的雲總覺得高不可及,但是在這劍門山,這雲也隻是在劍門山山腰的位置,可見劍門山之高。橫截劍門山的雲和險峻的山勢,一同構成了一幅大氣磅礴的山水畫。

次句“出狩”其實寫的就是當初安史之亂爆發後的出逃,不過作為天子不能直接寫出逃,所以便用“出狩”。不過從首句寫劍門山的險峻再到次句寫自己回京,其實不難看出玄宗當時的心情還是頗為愉悅的,畢竟安史之亂終于結束,自己也終于能“回”了。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5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灌木萦旗轉,仙雲拂馬來”則是詳細描寫了途中所見劍門山上的風景。如碧綠屏風的山峰高有千仞,如紅色屏障的石壁全靠五位大力士來開路。叢生的灌木中,車架左轉右轉,旌旗也跟着層層旋轉,仙雲渺渺,似乎在輕拂迎面而來的馬匹。這幾句,既寫出了劍門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也寫出了其上白雲萦繞如同仙境的澄潔清爽。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這兩句則是詩人的抒情。劍閣石壁上有西晉文人張載的銘文,其中便有“興實在德,險亦難恃”之語。當時的玄宗本來就是因為濫用奸人導緻安史之亂的爆發,所以對于張載的銘文也是深有同感,很是欣賞他的才華,感歎治理國家當順應時勢,施行仁德之政。

唐玄宗最美的一首詞(唐玄宗當衆臣的面寫首詩)6

唐玄宗這首詩格調莊嚴,雖然是出逃回京時所作,但大氣磅礴,也不失盛唐巍峨之氣象。不過或許是因為這首詩和安史之亂玄宗出逃有着直接關系,所以唐代名家無人點評這首詩,畢竟一不小心就容易出事。不過明清兩代名家對于這首詩評價卻是很多,明代葉羲昂在《唐詩直解》便評價這首詩“三四對亦不闆,尾聯便拙”;而到了清代對這首詩卻是一緻的好評,沈德潛在《唐詩别裁》中評價這首詩“雄健有力,開盛唐一代先聲”,黃叔燦在《唐詩箋注》中也是不吝言辭稱它“大境界亦寫得宏壯”。

對于唐玄宗這首詩,大家是更認可明代“拙劣”的評價還是清代的“好評”呢?或者你又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