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又名冬菇、構菌、樸菇等,屬傘菌目,白菇科,金針菇屬,金針菇肉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又十分豐富,其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45%,遠高于一般菇類,特别是賴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豐富,有利于兒童智力發育與健康生長,因此又被稱為“增智菇”,另外金針菇含含有火鍋菌素,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經過實驗證明,經常食用金針菇可預防和治療肝炎,胃腸潰瘍,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等病症,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珍稀食用菌,
在自然環境條件下,金針菇多發生于秋末春初寒冷季節的樹樁上,不熟的金針菇一束束玉立挺拔,形态婀娜多姿。洗菌柄黃白相間,細長脆嫩,形同彩絲,菌蓋金黃泛光型是銅扣富有彈性和粘性,由于金針菇能在一般菌類和蔬菜不能生長的寒冬季節生長,近年來人工栽培金針菇生産發展很快,香菇可以在冬季大量上市,滿足冬季市場對菌類的需求,現金針菇的産量僅次于平菇,蘑菇,香菇,任由小兵來介紹一下金針菇的形态特征、生活條件、以及袋栽金針菇的方法:
一、形态特征;
1、菌絲體;這針菇菌絲體是由孢的萌發而成,通常生長在棉籽殼,木屑等培養基中,呈灰白色絨毛狀,有橫隔和分枝,軍師的不斷生長,相互積集就形成了菌絲體,随着菌絲體的發育,本軍師在機制表面互相扭結成團,逐漸形成的實體原基,原基逐漸長大成為子實體,一部分就是扔在機制内維持其營養體的形态和功能。
2、子實體;姑姑子實體叢生,直徑一般在1至3.5cm左右,菌蓋呈扁半球狀,後逐漸平展,最後翻轉成波形,菌蓋中間厚呈黃褐色,邊緣薄呈淡黃褐色,有細的條紋,面上有一層粘性物質,濕潤時又黏又滑,幹燥時有光澤,菌肉呈白色較薄,孢子光滑,長橢圓形,呈白色或卵白色,
二、生活條件;
1、溫度;真菇是一種低溫耐寒菇類,在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所需要的溫度均比一般栽培的菌類要低,适宜金針菇孢子形成和萌發菌絲的溫度範圍在15至25℃,菌絲的生長溫度範圍在5至34℃,适宜的溫度範圍在23℃左右,溫度超過30℃時菌絲就會停止生長;适宜的實體形成的溫度範圍在5至20℃,形成的适宜溫度範圍在12至15℃。
2、濕度;金針菇抗旱能力較弱,培養料的含水量應保持在60%至6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左右時,菌絲體生長快且不容易感染雜菌,初菇期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至90%,在生産過程中要根據菇體生長階段的不同進行調節;另外,菇棚的空氣相對濕度也要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如菇棚溫度高時濕度要相對調低,以免因高溫高濕而發生病蟲危害。
3、光照;金針菇是一種厭氣性菌類,菌絲體在黑暗的環境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故菌絲體生産階段不需要光照;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除在誘導原基發生至幼骨發育形成階段,需要給予适當的弱光照刺激外,其餘生長階段均需處于光線微弱或基本黑暗的生長環境中,這樣可以有效的抑制菌柄基部絨毛的發生和菌體色素的形成。從而培育出黃白色或乳白色淺字型的優質金針菇。
4、空氣;金針菇生長發育階段要加強通風供氧,以保證菌絲的健壯生長和子實體的正常分化與發育;如菇房内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抑制菌蓋的生長,但是不會抑制菌柄的生長,在栽培過程中,可利用這一特性,在子實體生長期,人為的提高子實體生長菇棚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以便獲得柄長、蓋小且不開傘的優質金針菇。
5、酸堿度(ph值);金針菇喜歡弱酸性的生長環境,适宜菌絲體生長的Ph值範圍在3至8.4,質疑的偏置值在4至7,子實體生長的ph值在6左右。
三、生産時間安排;
金針菇屬于一種低溫性菇類,一般11月下旬開始出菇,從12月至第2年2月為最佳的出菇期,這一階段生長的金針菇品質優良,産量又高,因此人工栽培适宜這段時間應該沒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金針菇早熟品種從接種到采收結束需115天左右,采收3至4潮菇,晚熟品種栽培周期需要75至95天,可采收1至2潮菇,在金針菇生産栽培過程中,應先接種早熟種後接中晚熟種。
四、培養料;
1、原料;人工栽培金針菇的原料主要是棉子殼和木屑,棉子殼的盈利呀,價值含量豐富,通氣性好,添加适量的輔料即可以獲得高産,魚金針菇沒有分解木質素的能力,采用木屑栽培時其營養來源主要依靠輔料來提供,所以木屑培養料中輔料的用量要大,才能獲得較高的栽培效果,除棉子殼和木屑外,還可以用睡眠稻殼,稻草粉以及甘蔗渣等栽培金針菇。
米糠和麸皮含有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人工栽培經金針菇最好又經濟的氮源,是人工栽培金針菇最佳輔料,添加輔料時要選用新鮮的米糠和麸皮,凡結團成礦腐敗變質的不可使用,另外,用尿素也可代替米糠和麸皮,可以提高産量,降低生産成本。
2、常用的培養料配方:
(1)、棉籽殼97%、尿素石膏粉過磷酸鈣各1%;
(2)、棉籽殼80%、米糠或麸皮18%、過磷酸鈣和石膏粉各1%;
(3)、棉籽殼40%,木屑38%、麸皮或米糠15%、過磷酸鈣和石膏粉各1%;
(4)、雜木屑75%、米糠或扶貧23%、石膏粉和過磷酸鈣各1%;
(5)、甘蔗渣40%、棉子殼35%米,米糠和麸皮20%,玉米粉3%、石膏粉和過磷酸鈣各1%;
五、栽培場所;
最适宜黃色金針菇出菇的溫度為13℃。白色金針菇的出菇溫度為11℃,溫度過低會影響菇類的發生與分化,含量低,品質差;溫度超過18℃,人工顔色加深均蓋上易産生褐斑, 因此,根據金針菇的栽培特點,人工栽培設施主要應考慮:溫度保持在12℃左右,光照強度低于10勒克斯,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至95%,并且還要具有良好的通風透氣條件。
六、人工袋栽金針菇的方法;
1、裝袋接種;
選用長35至38寬17cm的聚丙烯或低壓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裝料,裝料高度約袋帶長得3/5即可,裝料時要邊裝料邊壓時,袋邊不要留有縫隙,培養料的表面要平整,然後套上頸圈,用中間打孔的塑料膜和報紙封口,也可以将袋口折兩道,直接用塑料繩紮口,裝好袋後,按常規方法進行高壓或常壓蒸汽滅菌,滅菌後待培養料冷卻後開始接種,一般情況下一瓶菌種可接30至35袋, 接種後用無菌幹燥的報紙換去潮濕的報紙;如用塑料繩直接封紮的培養袋,要加大接種量,一般情況下每瓶菌種這種20至25袋,接種後袋口緊折一道,袋口不要紮的太緊,以便于發菌。
二、菌絲培養;接種後菌袋把培養室内培養,培養袋袋口向上單層擺放帶一袋之間要留有空隙,菌絲培養期間應以保溫為主,中午氣溫是較高時要進行通風,培養室内要求黑暗、幹燥、通風,适宜的環境條件下,30至35天菌絲即可長滿袋。
三、催淚;
菌絲長滿袋後,要将菌袋移至菇棚,隆重向整齊擺放,每排橫向擺放6至8袋,縱向應該是長短而定,你排中間要留35至40cm長的走道,以便于管理和采收,培養室内的溫度範圍應控制在13至15℃,如采用自然溫度栽培,環境溫度偏高時,白天要關閉門窗,夜間要加強通風,有效的利用夜間低溫降低棚室内的溫度,如果氣溫偏高,可以搶在寒流到來之前抓緊時間把菌袋移至菇棚進行催蕾,當溫度偏低時,應充分利用白天的較高氣溫,提高棚室内的溫度,夜間則要關閉門窗防止棚室溫下降,催蕾期間,棚室内的空氣濕度要保持在80%至85%,同時,還要經常向地面和空間噴水保濕,通風應結合噴水保濕進行,每日通風2至3次。
四、低溫育菇;低溫可以抑制骨體的發育速度,提高骨重之間整齊度和分支的形成率,經過低溫培育的右骨組織緊密,菌柄粗壯均帶成型,有利于形成品質優良的商品菇;因此,菇蕾發生後棚室内的溫度應降至8至12℃,空氣濕度應保持在85%至9%,每天要揭膜通風一次,以保證菌袋内有充足的新鮮空氣,另外,還要采取遮光或弱光管理,防止菇體過早着色。
五、菌柄伸長期管理;
這一階段棚室内的溫度要控制在11至15℃,棚室内的空氣濕度要保持在90%左右,适當增加菌袋内的氧化碳濃度,這樣可以抑制菌蓋生長,促使菌柄迅速生長,具體管理方法如下:
1、寒冬季節要注意保暖,避免棚室内的溫度降到0℃以下,早晚不可通風;
2、适當增加噴水次數,棚室内的空氣濕度要保持在90%至95%,噴水時多向地面噴灑,減少空間噴水,更不可直接向子實體噴水;
3、減少棚室通風量,防止菌蓋生長過快或開傘,不要揭開棚膜進行通風,每2天通風一次即可,采收前2至3天應停止通風,減少噴水。
6、采收;當菌柄長至18至20cm時,就要及時采收,過早或過遲采收對金針菇的産量質量均有影響,适時采收才能獲得高産優質的商品菇,
人工栽培金針菇可采收3至4潮菇,産菇後期,由于金針菇菌絲本身的自然衰退和病蟲害的危害加重,再加上氣溫的升高等等原因,出菇稀少,長勢衰弱,繼續管理已經沒有經濟價值,此時要及時進行清料,由于菌糠中殘留的金針菇菌絲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其它的多種營養成分,可用30%至50%無污染的菌糠與新的栽培料混合後再次栽種金針菇,也可用于栽培平菇、草菇、雞腿菇等菇類。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