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既沒着涼也沒接觸感冒的家人,可有時會看到他的鼻子吭哧吭哧地不通氣,這時許多母親首先會想到孩子是否因為有鼻涕或有鼻痂而影響了呼吸的通暢,于是往鼻孔内滴點水,用布撚用棉簽往外掏,用專用吸鼻涕的負壓球往外吸等等方法,凡能用的都用盡了,似乎看不到鼻涕了,可鼻子仍不通氣,嚴重時會影響孩子吃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你有一類孩子容易出現鼻堵,這種孩子在醫學上歸入“滲出性體質”。這種孩子往往較胖,眉毛上、眉心處往往可見脫屑樣表現,臉頰上有一些小疙瘩,總之給你的感覺是面部不那麼滋潤、光滑。
有時給孩子穿得太多,包裹過厚也會出現鼻子不通氣,似乎這與過熱有關。此時減少點衣着和包裹,症狀馬上就可以減輕。因此,雖然是新生兒,我們在護理時也不可以過分地捂他。相反,保持室内空氣流通,讓孩子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是改善新生兒鼻子不通氣的好方法。多數情況下,滿月後随着孩子日漸長大,這種症狀會不斷減輕,直至痊愈。
這裡我們還要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鼻的衛生。鼻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呼吸、嗅覺、排洩(淚液和分泌物)和反射作用。保護鼻的衛生才可維持鼻的功能。嬰兒鼻骨發育尚不完全,鼻道較短,易受感染,而一旦感染又容易擴散。所以我們要經常注意看看孩子鼻腔是否清潔,注意常用清水洗洗。冬季可塗少量甘油保護鼻黏膜,還要強調戶外活動使鼻黏膜在冷空氣的刺激下鍛煉得更強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