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多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和防範技巧,揭秘電詐犯罪組織的層層僞裝。
請看
4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及預防辦法
·手段一 手機号呼叫轉移詐騙 ·
騙子電話恐吓受害人,有人用其身份證辦理的電話卡涉嫌詐騙,在銀行騙取了資金,讓受害人配合調查,需要下載并申請貸款應用APP,讓受害人設置了呼叫轉移,将電話和短信都轉到騙子那邊,以此實施轉移資金的詐騙。
錦囊提示!
不要将自己的手機号設置呼叫轉移給陌生人!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先向電信運營公司核實辦理電話卡的真實性,認準三大運營商官方客服熱線,擔心涉嫌詐騙可緻電跟警方核實。
不要相信任何人通過任何方式索要與知曉本人的動态驗證碼、銀行卡等相關信息
· 手段二 網購退款理賠詐騙 ·
騙子電話、QQ或微信聯系受害人,聲稱購買的XX商品有質量問題,可以進行N倍理賠退款,需要通過支付寶的“備用金”(或稱“理賠金”)進行賠付,在點開領取備用金500元後,對方聲稱多領取了***元,需要将不該領取的理賠金退回去。受害人在給對方轉賬後,騙子會稱需要關閉這個臨時理賠通道,不然每個月都會扣500元 。
接着,騙子會通過QQ聊天的屏幕分享功能(現在還有騰訊會議的屏幕共享),一步一步誘導受害人安裝、申請各類借貸APP,去“申請關閉”通道,從而實施詐騙。
錦囊提示!
天上不會掉餡餅!
試問哪家淘寶店會主動聯系客戶要求退款,且退款購物金額的三倍費用?
網購出現質量問題、訂單錯誤,要求退款退貨時,請在官方網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官方電話核實,QQ分享屏幕極易造成個人信息的洩露,造成後患無窮,正規公司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碰到可以斷定為詐騙分子無疑!
· 手段三 冒充金融公司詐騙 ·
冒充金融公司的詐騙主要利用冒充“官方”應用APP、冒充催收人員、冒充客服工作人員等手段實施詐騙
① 冒充客服人員
騙子會冒充金融借貸公司的客服人員,聲稱利息多收了讓關注公衆号“線上整改服務”,給出财務的賬号,需要立即轉賬還款,轉賬成功後錢會自動退回來。之後騙子會聲稱沒寫備注需要重新轉賬,又提供一個财務賬号。
錦囊提示!
認準金融公司官方客服電話,如遇到有聲稱我公司工作人員要求轉賬,首先需核實清楚對方身份
② 虛假應用APP
騙子通過讓下載安裝短信鍊接中的應用包或非主流與官方的應用商城内的應用APP,此類應用的圖标與名字會與金融公司的一緻,但隻有客服聊天功能或轉載功能可用,其他界面基本就是假設。
錦囊提示!
在貸款前索要費用的行為一律為詐騙行為!
使用應用APP,要從官方網站或主流第三方應用商店内(包括不限于華為、小米應用商店、應用寶等)下載安裝
③ 冒充我司催收人員
騙子會通過冒充金融借貸公司,發送手機短信等方式進行詐騙
短信内容通常會聲稱XXX多次惡意拖欠、逾期,已委托相關部門,向戶籍地與相關法院申請立案審核,如要撤案需聯系XX手機号或座機号。
任何正常還款都需從金融公司自己的應用或公司官方客服人員提供的對公賬戶轉賬進行操作。
不可輕信任何所謂官方的轉賬還款方式
· 手段四 網絡釣魚詐騙 ·
騙子通過在百度、社交社區網站内,留下大量所謂的公司官方客服電話,誘導受害人主動聯系。騙子通常會要求受害人向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進行轉賬
錦囊提示!
任何公司官方聯系方式要認準帶有百度認證的官方網站
要核實清楚對方的身份與所查詢到的信息,不可輕信任何所謂官方的聯系方式,更不要向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進行轉賬
遇到一些覺得不太可信的事情時
拿不定主意的多問問親朋好友,多咨詢警方
建議大家凡是涉及到錢、轉賬的事情要多留個心眼
防止無辜上當,白白受騙
牢記以下六個“凡是”!
凡是自稱“官方”要求轉賬彙款的
凡是叫你分享手機/電腦屏幕的
凡是理賠要你輔助借錢的
凡是索要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的
凡是讓你點擊不明短信鍊接的下載應用的
凡是陌生網站要登記個人隐私信息的
堅決不要相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