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走在大街上,除了熟悉的中國面孔外,也經常能見到金發碧眼或全身漆黑的外國人;我們身邊也會有不少人去國外留學,或者長時間在國外投資、工作等。
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人們不再拘泥于某一座城市,甚至某一個國家,更多的是将全世界當作舞台,去學習、工作和生活。幾乎每個國家,都會有大量的外國人長期生活,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更加不會例外。
過去的三四十年間,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吸引了無數外國人前來旅行、工作或定居,比如在廣州就有幾萬非洲人從事外貿工作等。
但随着來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對外國人的管理,也成了一大問題。我們也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外國人不遵守中國規定的情況,比如去年疫情期間,北京一位坦桑尼亞籍男子不遵守新冠肺炎期間外籍人員集中隔離規定,自行居家隔離期間又不停居委會和警方勸誡多次出門。
為了更好應對這種情況,在2020年2月27日,中國司法部在網站上公布了一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住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卻沒想到此稿一公布,就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
最後,司法部、國家移民管理局表示,目前此《條例》還處在向社會征集意見的階段,将根據公衆的意見再進一步研究完善,暫時不會倉促出台。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反對《條例》的實施呢?答案還得從《條例》内容本身尋找。
01 《條例》勢在必行
前文已經說過,如今的社會開放和包容性更強,大量中國人在國外工作或定居,大量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或生活,已經是既定事實,而且這種情況在将來還會越來越普遍。
當我們在國外工作或生活時,希望自己的合法權益能得到保障,外國政府也希望我們能遵守它制定的法律法規;同樣的,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也期望自己的合法權益能有所保障,中國政府也想要這一群人能遵守它制定的法律法規,所以這樣一部針對外國人管理條例,是必不可少的。
實際上,它并不是第一部針對外國人的管理條例。早在1985年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中,就對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進行了規定,目前這部法律已經廢止。
在2004年,公安部、外交部又頒布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第一次在國内統一了外國人永久居留的審批标準,并開始發放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也就是“中國綠卡”。
後來又陸續發布了一些,針對獲得永久居住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的權利和義務相關的政策,在2016年公安部就《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這一次的《條例》征求意見稿,不過是持續推進這項針對外國人管理制度的推進而已。
我們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方式日新月異,而針對外國人的管理辦法,還停留在2004年,也無法滿足如今的需求,新的政策出台勢在必行。
此次《條例》全文不過5000多字,共53條,主要就是想确定一個标準,哪些人可以來,哪些人不能來,來的人享有哪些權利,又該遵守哪些規則,以及承擔哪些義務。
也表明了我們的态度,對于我們國家發展有利的人,我們竭誠歡迎;對于那些危害我國利益的人,則是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02 為啥那麼多人反對
從現實角度來說,《條例》的出現有助于我國引進更多高新技術人才,推動國家的進步;也有助于創造更和諧穩定的社會,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安居樂業。
但如果去看網絡上文章的相關評論,則會發現人們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比如:
“堅決反對什麼永久權!講得頭頭是道,實是引狼入室,不顧後果!”
“我們需要外國貨,不需要外國人長期在中國居住,更不需要叛逆者回國。”
“超國民待遇是巨大的威脅!法律上的其他是重大的隐患。”
“畢竟是外國人,違法犯罪還得外交解決,後患無窮。”
其實,從這些評論中,可以看出來人們反對的立場有三種:
其一,純粹從情緒出發,以曆史上外國人曾侵略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為依據,對外國人的不信任,同時認為《條例》一出,會吸引更多外國人,中國的文化、種族等會受到嚴重沖擊;
其二,是擔心和不滿中國人辛苦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創造出的成果,被外國人輕松得到和享受,甚至在待遇上會優于中國公民;
其三,是不滿一些中國人想着法子拿到外國國籍,又通過永久居住條例,在國内撈金的行為等。
總結起來,人們反對這個《條例》的态度有兩種,一種是不論你說什麼我就是不同意;另一種是《條例》給出的方案不能讓我接受,後面這一種也正是它引起軒然大波的原因。
03 我們最該擔心什麼
确實,從《條例》的内容來看,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内容太模糊,沒有明确的量化标準,另外則是外國人獲得永久居留權的門檻太低,也就涉及到國内平等待遇的問題。
為什麼會說《條例》的内容太模糊呢?咱們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第十一條:
“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推薦,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那麼,請問突出貢獻的标準是什麼呢?是貢獻1個億的GDP,還是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或者是發明了某項造福人類的技術?
雖然此條例下有一些解釋,比如“為中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情形,但你會發現此解釋跟沒有解釋一個樣,隻是規定了領域,卻沒有給出一個達到“突出貢獻”的标準。
并且最後還有一條“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其他情形”,“其他”二字就相當于前面說的内容都等于白說,這一條的内容也可以簡化為“隻要你做出了突出貢獻就可以獲得永久居住權”。
至于“突出貢獻”怎麼解釋,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了,那會不會出現更多不公平公正現象呢?
再比如,《條例》第十九條:
“外國人因其他正當理由需要在中國境内永久居留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其他正當理由”是什麼理由呢?我喜歡中國文化算不算?如果按照這一條的标準,就相當于前面的話又白說了,當不符合以上那些情景時永久居住時,就可以用這個理由來解釋。
實際上,不僅僅是這個《條例》存在這種太寬泛的問題,在我國還有不少法律文件也是如此,也正是因為中國有許多人吃過虧,這一次才如此較真,通過反對的形式來要一個明确的衡量标準。
制定《條例》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訂一個行事的标準,如果沒有明确的标準,通篇都是概括性語言,又何談照章辦事呢?
咱們再來說一說國内待遇平等的問題,《條例》第十七條:
“外國人有家庭團聚需要,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後面三條解釋中,明确了家庭團圓的需要的具體人員,為配偶、未滿18歲的子女,以及年滿60周歲且境外無直系親屬的直系親屬,也規定了配偶和除子女外的直系親屬,必須在中國境内共同生活5年。
這一條有明确标準,但我們都知道國内不同地區,戶籍制度管理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如果外地人想要落戶,要求是非常嚴苛的。
比如,外地人如果與北京戶口的人結婚,想要拿到北京戶口隻能是在與配偶結婚15年後,如果某位外國人在北京取得了永久居住權,他的配偶就可以在婚後5年拿到北京永久居住權。
如此,人們擔心的外國人優于中國公民的情況就出現了,也就增加了待遇不平等的可能性。
而在以往對外國人的管理中,确實存在一些隐性的“超國民待遇”現象,不少地方不自主給外國人特别照顧,此次《條例》出台引起如此多的人反對,也算是對之前外國人在中國的管理情況不太滿意,擔心一旦出台文件會加劇這一現象。
此種擔憂不無道理,但不可因噎廢食,不能因為這種擔憂而一味的鬧情緒反對政策出台,而是要幫助它變得更完善,讓它能真正起到為我國招攬高科技人才的目的, 實現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理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